2019公開課《三角形的面積》這節課的自我評價語文

2023-01-15 13:27:06 字數 1376 閱讀 3927

「教書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為熟悉的一種稱呼,從最初的門館、私塾到晚清的學堂,「教書先生」那一行當怎麼說也算是讓國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種社會職業。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並非源於教書,最初出現的「先生」一詞也並非有傳授知識那般的含義。《孟子》中的「先生何為出此言也?

」;《論語》中的「有酒食,先生饌」;《國策》中的「先生坐,何至於此?」等等,均指「先生」為父兄或有學問、有德行的長輩。其實《國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長者,有德之稱」的說法。

可見「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師」之意,倒是與當今「先生」的稱呼更接近。看來,「先生」之本源含義在於禮貌和尊稱,並非具學問者的專稱。稱「老師」為「先生」的記載,首見於《禮記?

曲禮》,有「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其中之「先生」意為「年長、資深之傳授知識者」,與教師、老師之意基本一致。  我的這節課較好的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特點,教學效果很好。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實,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死記硬背,關鍵是記憶有技巧,「死記」之後會「活用」。不記住那些基礎知識,怎麼會向高層次進軍?尤其是語文學科涉獵的範圍很廣,要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單靠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基礎知識抓起,每天擠一點時間讓學生「死記」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豐富的詞語、新穎的材料等。

這樣,就會在有限的時間、空間裡給學生的腦海裡注入無限的內容。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從而收到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功效。 1、教學結構清晰簡潔

這節課我首先以舊引新,激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創造了良好的認知準備狀態。以此引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為了完成目標,我設計了讓學生動手操作、討論、對比、概括的平台,探索出三角形的面積。

然後緊扣主題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讓學生鞏固練習。

家庭是幼兒語言活動的重要環境,為了與家長配合做好幼兒閱讀訓練工作,孩子一入園就召開家長會,給家長提出早期抓好幼兒閱讀的要求。我把幼兒在園裡的閱讀活動及閱讀情況及時傳遞給家長,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長朗誦兒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長共同配合,一道訓練,幼兒的閱讀能力提高很快。

2、注重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獲得過程中,我讓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用三組三角形動手拼一拼,討論得出基本結論,孩子們在操作討論中就會產生學習交流的願望。之後通過小組展示,全班的討論、交流,給學生提供了乙個心靈溝通,分享創意、辯析真偽及完善結論的寬鬆環境,順利實現原有數學知識結構的擴充和新的認知結構的建立。

再通過課件的演示使同學們更具體、清晰地弄清了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後,它們間到底有什麼關係。同時又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突破了教學難點,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注重課堂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在生生、師生群體互動之後,學生已初步形成知識網路,也就產生了去粗存精,歸納總結的慾望。當將三角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行四邊形,找出它們間的關係,討論:

「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從而啟發學生依靠自己的思維去抽象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得出計算公式,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公開課《三角形的面積》教案含教學反思

公開課教案 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84 85頁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推導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理解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之間的內在聯絡。2 通過操作使學生進一步學習用轉化的思想方法解決新問題。3 理解三角形的面積與形狀無關,與底和高有關,會運用面積公式求三角形面積。...

公開課《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教學反思 含試卷

三角形的面積計算 這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積計算方法,並能運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解決實際問題。根據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教學重點應該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自己...

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之公開課教案

課題 13 2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1 教學目標 經歷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sss的過程,體會利用操作 歸納獲得數學結論的過程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 邊邊邊 條件,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 通過對問題的共同 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三角形全等條件的探索過程 指導學生分析問題,尋找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