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五下教案

2023-01-11 21:33:03 字數 1760 閱讀 1925

二0一一學年第二學期

學科科學

年級五年級

姓名湯關飛

起止日期 2023年2月---2023年7月

海寧市斜橋鎮中心小學

備課檢查情況表

授課計畫

(四)單元目標及進度安排

教學過程:

一、引入學習:

1.談話:每天早上,太陽從東邊冉冉公升起,每天晚上,太陽又從西邊落下……就這樣,白晝和黑夜交替出現。

2.思考:地球上為什麼會有晝夜?晝夜為什麼交替出現?關於晝夜,你知道哪些?還有什麼問題?

二、提出問題:

1.交流:地球上為什麼會有晝夜現象?晝夜現象為什麼交替出現?

2.解釋:哪些情況可能出現晝夜交替?

①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②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③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自轉;④地球自轉。

3.討論:哪一種解釋是正確的?我們怎樣知道哪種解釋是正確的呢?

三、實驗**:

1. 演示實驗:

(1)如果讓桌球當作地球,手電筒當作太陽,被「太陽」照亮的一面相當於一天中的什麼時間?(白晝),揹著太陽的一面呢?(黑夜)。

(2)在「地球」上貼(或畫)乙個小紙人,怎樣才能讓小人在同一地點(例如貼小紙人的地方)出現晝夜交替現象?用實驗的方法檢驗每一種假設。

2.學生分組實驗。

(1)對以上四種假設進行模擬實驗驗證,看這四種假設能不能解釋晝夜交替現象,並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2)小組分工合作進行模擬實驗。

3.交流匯報。

分小組匯報研究結果。

4.討論:

這些解釋你贊同哪一種觀點?為什麼?

四、小結:

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很多情況都會使地球上發生晝夜交替的現象,晝夜交替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研究,同學們也可以查閱一下相關的資料,看看科學家是怎樣研究得出結論的?把你們的資料和全班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1.晝夜交替現象

①地球不動,太陽繞著地球轉;

②太陽不動,地球圍著太陽轉;

③地球圍著太陽轉,同時自轉;

④地球自轉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

一、引入學習:

1.談話:我們通過實驗已經知道,教科書上提出的四種假設有可能使地球上出現晝夜交替的現象。對晝夜交替的現象,人類經歷了怎樣的認識過程呢?

2.閱讀教科書,了解「地心說」和「日心說」兩種觀點。

二、認識「地心說」和「日心說」兩種觀點及其證據:

1.全班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說」的主要觀點是什麼?他怎樣解釋他的觀點?你怎樣看待他的觀點及其解釋?他的觀點能解釋晝夜現象的成因嗎?

2.全班交流:哥白尼「日心說」的主要觀點是什麼?他怎樣解釋他的觀點?你怎樣看待他的觀點及其解釋?他的觀點能解釋晝夜現象的成因嗎?

3.討論交流:「地心說」和「日心說」兩種觀點有什麼相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日心說」是怎樣反駁「地心說」的?「日心說」的證據充分嗎?

4.思考:如果按照這兩種觀點來做模擬實驗,都能發生晝夜交替的現象嗎?

三、修正自己的觀點:

1.小組交流:根據以上的資料,我們對晝夜現象的解釋有什麼變化?

2.全班交流:要排除哪一種解釋?保留哪一種解釋?為什麼?

板書設計:

2.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

地心說日心說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

一、認識擺的特點:

1.談話: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但是人們對他的觀點表示懷疑,因為沒有人能看見地球在自轉。現在,我們能通過人造地球衛星看見地球的自轉,但是古代人們是怎樣通過實驗證明地球在自轉的呢?

五下科學題

1人吃下的食物要經過 口腔 食道 胃 小腸 大腸 直腸 等器官。食物中含有 蛋白質 脂肪 澱粉 等營養成分。2 人體內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 唾液 胃液 腸液 等 3 事物的消化,一靠 牙齒的咀嚼和胃的蠕動 二靠 唾液 胃液 腸液 膽汁 胰液 等消化液的幫助,把食物變成可以吸收的成分。4.人的口腔內...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科學下教案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神奇的機械 一 什麼叫機械 一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 能夠通過分析 判斷那些物品屬於機械。2 能夠通過對比,知道機械可以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知識與技能 1 知道複雜機械是由簡單機械組成的,複雜機械又叫做機器。2 知道人類很早就開始製造和使用機械,科學在不斷發展。...

五下美術教案

1.畫家故居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當地畫家故居的參觀 探訪,了解畫家的生 2.通過欣賞畫家的作品,了解畫家的藝術風格,對我 3.引導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感悟畫家為追求藝術而不 學生 有條件的同學課前參觀黃賓虹 林風眠 潘天 教師 參觀黃賓虹 林風眠 潘天壽 豐子愷故居,一 出示 談話引入 出示 畫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