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

2023-01-10 15:00:07 字數 3586 閱讀 6398

一、數與代數

(一)對數的認識,分三個階段安排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即準備課。準備課就是要為兒童正式學習數學知識做一些心理上和知識上的必要準備,同時也為教師進行正式教學做好一定準備。

通過本單元的教學,初步了解學生數數、認數字的情況,使學生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會數、認、讀、寫10以內的數和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數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第二單元:比較。會比較並用數學符號表示10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初步的推理能力。通過多種具體活動的比較,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體會「比」的方法,並學會有條理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3、第七單元:加減法(二),「捆小棒」。會表示20以內的兩位數,並理解位置原理,進一步發展數感。

以上幾單元都是通過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呈現學習內容,讓孩子們結合生活情境認識數的意義。

例如:讓學生自己看數去發現「可愛的校園」中的數學資訊,體會數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基數),教材每乙個數都通過主題畫讓學生數各種實物,突出它們的數量都是某一數量;結合「快樂的家園」進一步認識「1」的豐富的意義,再遷移到對2、3……的認識,並初步體會數還有表示順序的作用(序數);結合「小貓釣魚」的情境,觀察魚的數量變化,發現「0」可以表示沒有,同時也要知道0也可以表示起點和界限,再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

另外,這幾個單元還體現了兒童從「動作把握→圖象把握→符號把握」反覆迴圈的認識發展規律,並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體驗。

例如:生活中的數,是讓孩子們動手數數,看圖說數、認數、讀數、寫數;

比較是讓他們先數出數目比大小,再看圖自己比大小,然後會用數學符號表示數的大小關係;「捆小棒」這一節是讓學生在計數器上表示數,經歷20以內數的具體操作及認識過程,初步體會十進位制的記數方法。

再例如第二單元的比較,教材的設計非常有條理:

比一比:讓同桌兩位同學經歷比較高矮的實踐活動,體驗比高矮的正確方法,並進行交流。

說一說:你怎樣判斷螞蟻爬行路線長短的思考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稱一稱:比較1只蘋果和1只梨的輕重,先掂一掂,再稱一稱,體驗稱是比較物體輕重的好方法。

練一練: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或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學習傾聽和質疑。

(二加減法

1、把解決問題和學習「加減法」結合起來。數的分解與合成不再是學習「加減法」的邏輯起點,在實際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學習經驗出發,讓他們自己提出數學問題,經歷從問題情境抽象出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數學化」的過程與學生認識和發展過程是統一的。

例如:有「幾支鉛筆」「摘果子」「乘車」「搭積木」等,都是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編排的。

2、加法和減法的安排有分有合。

如:加減混合安排的課例:

「小貓吃魚」「猜數遊戲」「看電影」「有幾隻企鵝」「分蘋果」「搭積木」等。

在我們看來,加減混合安排的意圖,便於理解加法與減法的關係。讓孩子們在實際學習中不斷體會,從而運用。

有時,同乙個情境可以提出加減兩方面的問題,有利於學生對加減法關係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3、鼓勵演算法策略的多樣化。在傳統教學中, 「演算法單一」「答案唯一」禁錮了學生的創造性。而目前提倡的演算法多樣化有利於一題多解,有利於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尊重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演算法。

但不存在適合所有學生的最優演算法。

例:「有幾瓶牛奶」?

用畫呈現情境:兩箱牛奶(每箱可裝10瓶),其中一箱有9瓶牛奶,另一箱有5瓶:9+5=?

(1)直接去數圖中的兩箱牛奶。

(2)先手數出9根和5根小棒,放在一起數。

(3)觀察圖發現,先從5瓶箱裡取出1瓶把另一箱裝滿,答案是14瓶。

(4)把有9瓶的箱當成滿箱,這樣共有15瓶,再減1瓶,得14瓶。

(5)9+5=9+1+4=10+4=14

(6)9+5=5+9=5+5+4=10+4=14

(7)9+5=5+9=5+10-1=15-1=14等等。

4、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體現數學的價值。

在教學中,要讓孩子們感受生活中有大量的數學資訊,數學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並培養學生主動地嘗試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和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例:從「操場上」開始提出「你還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此後,教材至少有5處提出同樣的問題和要求。可以說會提出問題比會理解問題更重要。

二、空間與圖形

(一)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分兩個單元進行。

1、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通過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孩子們會用上、下、左、右、前、後來描述看到的物體,體會這幾個方向,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2、第六單元,認識物體。教材打破了傳統教材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先認識體,再認識面。

(二)空間觀念是自覺地把握空間,使用圖形的意識和能力。

1、以圖形為載體,以生活空間中物體的位置關係和形狀為學習活動的主題。

2、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身邊物體的位置和順序。

3、會用直觀地辨認長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在教學中要注重創造情境和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經歷在現實中描述與交流物體間的位置與順序,例如:「你相鄰的同學是誰?」「教室裡有什麼?

」「指一指」文具盒的上下、左右、前後6個面等;讓學生動手做,獲得空間與形象思維的體驗,例如:「我說你擺」動手搭你喜歡的東西等。

三、分類與統計

(一)經歷分類活動,感受分類的必要性。

1、在日常生活的分類(如:「整理房間」、「整理書包」等)活動中,體會分類的必要性,以及分類活動的結果與分類標準有關。

2、在「整理房間」時,給定標準對事物進行比較,分類,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

3、在「整理書包」時,由學生自主選擇標準,體驗活動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分類就是把同類的物體劃分在一起。這是學生理解數概念的基數含義的基礎,可以為以後學習看圖數數,學習加、減法含義做些準備,還滲透著集合思想。教學時只讓學生按一定的標準把同類的物品用線圈起來,不給學生講集合這一術語。

(二)經歷統計初步活動,感受統計的必要性。

1、統計是一門資料處理的學問。 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包括:資料的收集;資料的整理;資料的描述(統計圖表);資料的分析(作出推斷)。

2、統計活動的每個環節怎樣進行,要讓學生小組討論。共同出注意,想辦法,經歷全過程。

3、統計圖表是統計的必要手段,而非目的。

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簡單的調查活動,初步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和同伴進行交流。

四、實踐活動

在實踐活動中,要讓學生充分自主,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1、經歷觀察,調查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主觀性知識);

3、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作用。

當學生學習新知識時,鼓勵他們採用探索的方法經歷由已知出發,經過自己努力或與同伴合作,獲得對新知識的理解,而不是採用「告訴」的方式。

當學生面臨困難時,引導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總結所獲得的經驗,而不直接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當學生對自己或同伴所得到的「數學猜想」沒有把握時,要求並幫助他們為「猜想」尋找證據,根據實際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他們的「猜想」。

當學生對他人(包括教科書、教師)的思路,方法有疑問時,鼓勵他們為自己的懷疑尋求證據,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結論作為思維的目標從事研究性活動,即使學生的懷疑被否定,應當首先對遵循事實、敢於挑戰「權威」的意識給予充分的肯定。

《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目標 教材說明與教學建議

一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與長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2 通過拼 擺 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徵。3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 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4 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二 教材說明...

倒推教材分析和教學反思稿修改soft

倒推 是一種應用於特定問題情境下的解題策略。通常情況下,已知某種數量或事物按照明確的方法和步驟發展 變化後的結果,又要追溯它的起始狀態,便適合用 倒過來推想 的策略加以解決。本節課在前面兩輪集體備課和一輪試上的基礎上,特注重以下幾方面 1 通過課件展示再現具體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填一填 ...

《圓柱和圓錐》單元教材分析

第一學段 長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圓的初步認識 長方形 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 五年級上冊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 五年級下冊 長方體 正方體 的表面積和體積 六年級上冊 圓的認識 圓的周長和面積 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 圓錐的體積 此主題相關 如下 一 單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