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修訂後的簡單分析及應對策略

2023-01-10 09:57:02 字數 3223 閱讀 7659

——以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為例

(拉薩那曲高階中學巨海波)

筆者是**的一名普通高中政治教師,**自治區自2023年9月份開始在高中學校全面啟動了新課程改革。思想政治課使用的教材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包括4本必修教材,分別為《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最新的教材相對於2023年使用的教材已經作出了部分的調整修訂,筆者就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23年3月第4版,2023年5月第11次印刷版本(以下簡稱「舊教材」)與最新的2023年3月第4版,2023年6月第5次印刷版本(以下簡稱「新教材」)進行比較,以思想政治必修1《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為例,闡述筆者對教材修訂的一些簡單看法。

一.修訂的內容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型別

1.教材上的部分材料,包括**資料、學生活動的資料以及個別輔助文等進行了修改

如舊教材中第4頁闡述物物交換時,給出的**資料為「鹽」、「矛」、「咖啡」、「紅珍珠」、「牛奶」,其中牛奶使用玻璃瓶子裝的,咖啡是在乙個瓷器杯子裡,最初的物物交換出現在原始社會末期,這顯然不符合史實。在新教材中上述**改為「鹽」、「布匹」、「糧食」、「茶葉」、「馬匹」,更加符合時代特點。此外,還有一些與時俱進的修訂,如將傳統電視機的**改為液晶電視機,在信用卡一節增加了pos機的**資料, 。

雖然都是一些小小的細節,但能看出教材修訂者的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在此也向他們表示敬意。

2.部分教材內容進行了刪減

如貨幣的基本職能「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需要觀念上的貨幣,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需要現實的貨幣」知識點;供求影響**「買方市場、賣方市場」知識點;影響消費水平的因素「物價變動對需求的影響」知識點;消費型別「按消費物件消費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知識點等等進行了刪減,刪減的內容筆者認為多是一些繁瑣的概念或與時代發展不相符合的內容,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教材容量,減輕了學生負擔。

3.部分教材內容的邏輯順序進行了重新整合

如舊教材在闡述「商品的基本屬性」這一知識點時,將其放在「一般的等價物」的概念後利用小字部分闡述,新教材將這一知識點提前到課本首頁,放在商品的含義後闡述,且在教材的正文中明確指出「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還有貨幣的發行規律,舊教材安排在 「貨幣的基本職能」這一知識點後進行闡述,新教材將其推後到「紙幣」這一知識點後進行闡述,而且將原有的貨幣發行數學公式變成了文本性說明,這些修訂使得教材的邏輯順序更加合理,便於學生掌握。

4.對個別知識點進行了重新定義

如商品與貨幣的概念,舊教材的表述分別為「這些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是商品」和「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是貨幣」,新教材分別修改為「這些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成為商品」和「這些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成為貨幣」。前者強調的是表述性定義,後者強調的是過程性定義。後者更能體現商品和貨幣的發展歷程。

紙幣的概念,舊教材的表述為「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新教材修改為「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並強制使用的」。知識點的修訂意味著教材核心內容的改變,這是最值得廣大教師重視和反思的。

由於文章內容有限,這裡不一一枚舉。總之,教材內容的修訂筆者認為可以概括為「知識框架不變,繁瑣內容刪減,更加貼近生活,更具時代氣息,更利學生學習」。

二.對重點知識點修訂的反思(以「供求影響**」為例)

當教材的重點知識點修訂後,教師應從「為什麼」和「怎麼樣」倆個角度進行分析,即該知識點為什麼修改和該知識點的修改是否合理。下面筆者就以「供求影響**」這一知識點為例進行闡述。

「供求影響**」這一知識點在舊教材的表述大意為「當供不應求,商品的****;當供過於求,商品的**下降」。新教材修改為「當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給減少,商品的****;當商品的需求減少、供給增加,商品的**下降」。對比之後可以看出,主要的變化是「供不應求」修改為「需求增加、供給減少」,「供過於求」修改為「需求減少、供給增加」。

這樣的修改是否合理呢?筆者希望借助例項進行說明。

「供不應求」即供給《需求,這種情況下****,「供過於求」即供給》需求,這種情況下**下降。這樣的表述看似毫無破綻,實則不然。假設10個人買蘋果,每個人想買1個蘋果,現有蘋果只有1個,即供給(1個)《需求(10個),這種情況下蘋果****。

其它條件不變,蘋果的供給增加到9個,依然供給(9個)《需求(10個),但是由於供給的增加,理論上**相對只有1個蘋果時會有適度的下降,於是就出現供不應求,**下降的情況。上述例子同樣適用於供過於求的情況,可以得出供過於求,****,由此可見舊教材上的表述並不是十分嚴謹。

筆者認為舊教材關於「供求影響**」的表述有乙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判斷****或下降必須以「供求平衡「(供給=需求)時的**做為比較標準,即供不應求時,**相對「供求平衡」時的**有所**;供過於求時,**相對「供求平衡」時的**有所下降。新教材在修訂該內容時,拋棄了直接對比供給與需求的大小關係的表述,採用供給與需求變化性的表述,即「需求增加、供給減少時,****」,「 需求減少、供給增加時,**下降「。這樣的表述邏輯更嚴密,更準確,但相對舊教材的表述,學生理解的難度也增加了。

僅舉一例,意在拋磚引玉。可見,對於修訂後的內容,教師應結合舊的內容進行反思對比,把握其變化的內涵,做到日新月新我常新。

三.教材修訂後教師的應對策略

教材內容的修訂要求教師也要有相應的對策,核心是「不斷創新、善於反思、終身學習」,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不斷創新,更新課堂教學

教材修訂後的變化要求教師的觀念、教學策略等也要隨之更新。對於舊教材中的重要知識點而在新教材中已經刪減的,就不必揪住不放,應該大膽放棄,更不應該為了顯示自己的博學,對已經刪減的內容大講特講,增加學生負擔。對於每一節課的知識體系、重難點要根據課程標準重新把握,教師備課的素材、課堂的設計、學生活動的安排等要根據新知識進行準備。

2.善於反思,準確把握新知識

對於新教材中相對於舊教材修訂的一些重點概念內容等,教師首先要進行自我學習,要善於反思,準確把握,弄清修訂的原因、目的及修訂後的本質內涵,這樣才能給學生傳授準確、更新的知識。切不可為了避免麻煩,按照舊教材中自己熟悉的內容去簡單應對。

3.終身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身為人師,應該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對於教材的修訂,教師應該主動「接受」,並樂於鑽研,平時可以借助於各種**,了解新變化,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

新教材的修訂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特點,總體是好的,但筆者對個別之處有一些個人看法。如「紙幣」概念的表述由舊教材的「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修改為「紙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並強制使用的「,修訂後的概念本身就是一句不完整的表述,也未能解釋清楚紙幣的本質,對這一概念的修訂多少有些倉促。當然這只是筆者的一家之言,不當之處還請廣大同仁批評指正。

(作者單位:**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縣乃瓊鎮拉薩那曲高階中學,851400)

鄉村初中學生的不良行為及簡單的應對策略

作者 朱雲生趙惠文 新一代 2014年第06期 摘要 隨著科技的發展,資訊化的推進,手機的大量應用,學生們對社會的認識有著他們自己的理解,家長的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學校 家庭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關鍵詞 初中學生 不良行為 矯正策略 一 鄉村學生的不良行為及表現 一 學生上網。有的學生上網時是為了...

學生「習得性無助」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二 教學方法不合理 有意義學習理論認為,在學習中,新觀念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概念有三種聯絡 上位 下位與組合。原有觀念為上位的,新學習的觀念是原有觀念的下位觀念,這一學習稱為下位學習,原有觀念是下位的,新學習的觀念是原有觀念的上位觀念,這一學習稱為上位學習。對學困生而言,一般對上位概念的學習大多感到力...

面試中出現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一 引言 現代化社會中,現代化的意識與觀念,現代化的裝置手段,使得人才流動日趨頻繁,各種面試也就日漸增多而顯得重要。此時,對企業來說,為了篩選 吸引到合適的人才,也就是更加注意尋求理想面談方法,講究面談藝術。通過面試,招聘雙方都可以獲得更全面更真實的資訊,以便組織做錄用決策,同時求職者也有機會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