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厭學學生問題

2023-01-10 07:12:04 字數 2875 閱讀 6898

4、壓力過大造成學生厭學。事物發展到極端,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學生的學習心理也是如此。

過重的學業負擔,容易使學生產生心理疲勞,導致厭倦而厭學。在片面追求公升學率的重壓下,社會與家庭將負擔交給學校,學校將壓力付給教師,而教師則將負擔轉嫁給學生,於是便產生了一些違背教育規律的現象,拼命延長課時,加班加點,學生從早學到晚,雙休日也不得休息。此外,各種資料五花八門,各種考試名目繁多,學習象沉重的大山,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他們沒有品嚐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真味,有的是苦海無邊的酸楚,有些學生沒有頂住壓力便造成厭學。

5、家庭方面:一是認識不足,聽之任之。落實減負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採取的切實措施,許多家長信奉所謂「樹大自然直」的道理,以為既然減負了,課餘時間就該有孩子支配。

由於小孩子的自制力差,禁不住遊戲廳、網咖等外界事物的**,無心戀學;二是「多多益善」,與前一種家長的思想恰恰相反,許多家長盲目從眾,或要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在放學或節假日,讓其參加各種「特長班」,但很多情況下都不是孩子的意願;三是對於單親家庭甚至孤兒來說,缺少父愛或母愛,不能及時教育,不能安心學習,時間長了,會使其遠離學校,遠離課堂。

學生的厭學是多方面,還有的學生可能只是在某個科目上厭學。可能是因為不喜歡某一學科的老師,因此便討厭這門課,也可能是對某一位老師的批評不能接受而造成對某一學科的厭學,因此,對學生厭學的分析應是多方面的,這裡也就不做過多的闡述。

2、結合以上原因,我想從以幾個方面做起: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要讓學生喜歡學習,先讓學生喜歡要他學習的人」,這是「理想教育」的乙個重要理論。古人云:

「師者,人之模範也。」教師要熱愛本職工作,增強民主平等意識,把他們看成乙個獨立的個體,關心、尊重、幫助他們,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主題班會和個別談話法,多與之交流溝通,使他們以開放的心態、心情舒暢的進行學習。同時,微笑是友善的表露,是相互交流的基礎,是心理素質良好的體現。

班主任要時刻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用微笑去面對學生,使他們覺得老師是平易近人的,是可以交心而談的。特別對於經常被冷落的後進生,我們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後進生一旦得到班主任的微笑,他們會把它當作最珍貴的禮物。

微笑給了他們一種安全感,一種溫馨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他們更容易獲得成功。如考試差的學生,我們可以用微笑去鼓勵下次考好;紀律差的學生,我們用微笑地、機智地告訴他們怎樣去遵守紀律……所以我們要記住一句話:

冷漠是離心力,它使學生離我們越來越遠;微笑是同心力,它不斷拉近我們與學生的距離。另外,教師要多學習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的理論知識,正確處理好師生之間存在的矛盾和衝突,形成以融洽的師生關係。實踐證明:

師生之間平等的交流和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這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前提。

2、情感補償。許多事例表明,父母離異,其子女情感殘缺;家庭變故,其子女情感孤僻;家教粗暴,其子女情感壓抑。這些都可以說是學生厭學的導火線。

求情感平衡,是人的正常心理,但是把握不當,則容易出現偏差,發生不良行為,產生不良後果。

情感是教育的潤滑劑,也是化解厭學心理的良藥。學生熱愛老師,往往會將這種情感遷移到學習中來,似乎覺得不學好就對不住關心愛護自己的老師。而對於那些情感飢渴者,教師更應付出無私的愛,並且要想辦法建設班集體這一溫暖的家庭,讓他們生活在情感豐富的學習生活中,這種情感場具有巨大的磁力,會緊緊吸引住學生,使他們不至於尋找不正規的情感補償。

例如:我班學生小黃自小父母離異,他被父母當成皮球踢踢踢來踢去,都不願撫養他。使孩子從小就養成了待人冷漠,不願與人溝通的毛病,學習也提不起興趣,學習成績很差,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我便對症下藥,在班上,鼓勵同學們多與該生交流,發現該生情緒上有問題時便及時與其溝通,問明原因,及時解決,每一點進步也不吝表揚。

在生活與學習上給予了無私的幫助,讓他感受到老師同學對他的關心愛護。多次到該生家家訪,勸其父親為了不耽誤孩子的將來也應該給孩子多一些的愛。通過老師同學愛的付出,重樹孩子生活的信心,孩子的臉上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學習成績也進步了。

3、勤鼓勵,驅動前進。

美國**林肯說:「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讚。」不管是誰,都想聽到別人對自己的稱讚與肯定,尤其是自己感到孤獨、氣餒時,更想得到別人的鼓勵。

班主任都鼓勵過學生,尤其是那些優秀的學生。但是回想一下,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給了他們多少的鼓勵與支援?後進生本來就自卑,得到的鼓勵少之又少,所以他們對自己也越來越失望了。

其實,後進生都渴望進步,他們在苦苦探索前進的方向。他們就像在黑夜裡摸黑走路的人,有火把才能找到前進的路。而這把火把就是鼓勵。

班主任要勤於鼓勵,使他們走出黑暗的困境,找到光明的前途。

4、善於表揚,培養自信。

心理學家指出,當乙個人得到賞識時,他心裡就有了一種成就感,就會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而乙個有信心的人,會更積極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表揚就是一種賞識,對學生具有極大的激勵作用。

我們班主任不僅要學會表揚學生,還要努力創造使學生獲得表揚的機會。如在平時的考試、聽寫中,後進生有進步的,就要及時表揚;在搞衛生中表現好,也要表揚。紀律有進步的後進生,更應該表揚……我們還可以舉行一些後進生也能得到獎的競賽,使後進生也得到表揚。

在不斷的表揚中,後進生的自信心會漸漸樹立起來。

5、設目標,感受成功。

班主任在鼓勵、表揚後進生的同時,還要讓他們時常感受成功的愉悅。因為成功的愉悅是有力的推進器,它能催人奮進。班主任要根據後進生的實際情況,設立合理的目標,讓他們踮足可及。

在設立目標時要因人而異,設立多層次的目標。只要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就應給予獎勵,讓他們感到成功並不難,感到有成就感。如對乙個經常遲到、曠課的後進生,可先要求他不遲到,德育月評成績合格,就應給予獎賞,就能使後進生長期保持愉悅的狀態,感到成功的樂趣和存在的價值,不斷努力。

總之,為了預防和「**」學生厭學心理,班主任需要做許多的工作。需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提高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還要營造良好的外在學習氛圍,採取多種途徑和方法,提高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高雅的生活情趣,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使他們得到了更多的微笑、鼓勵、表揚,他的心裡感受到了溫暖、友善,得到了鼓舞,有了人生的美好追求,就會在在快樂中學習,漸漸變成乙個優秀的人。

幫助厭學學生

學生厭學是當今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令教師和家長感到非常頭痛的乙個問題,也是班級管理中的乙個難點。厭學主要表現為對學習毫無興趣,視學習為沉重的負擔,儘管面對各種紀律的約束,仍無法維持正常的學習活動,經常以逃學的方式逃避學習,嚴重者會導致輟學。導致厭學的原因有許多,有社會方面的原因,由學校方面的...

關於厭學學生的教育與輔導

厭學已經成為當今中小學教育所面臨的乙個重要問題。很多學者也在研究這個問題。針對這樣的學生,其實我們可以做得很多。通過一定的舉措,他們完全可以重新產生學習的興趣。一 厭學及其表現 厭學,顧名思義就是討厭 厭惡學習,對於學習已經喪失興趣,產生了仇恨心理。部分學生厭學,差不多是乙個世界性教育難題.據調查,...

對厭學學生的教學策略

摘要 社會的不斷進步,導致競爭的日益加劇,學生的壓力也逐漸增加,厭學情況也越來越嚴重。本文主要立足於對厭學學生的現狀的分析,同時闡述自主合作的重要性,對教學的影響,提出自主合作的策略,這對未來的教學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關鍵詞 學生 自主學習 合作策略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知識產業也在不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