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滾翻教學設計 水平二

2023-01-09 03:03:04 字數 1369 閱讀 7618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樂於參加體育活動,並樂於向同伴展示運動動作。她們都比較活潑、思維反應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強。但是自我約束能力差,絕大部分同學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在集體活動中與她們團結合作,完成活動任務。

二.單元教學目標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技巧的基本知識,通過多種練習的形式,使學生初步掌握技巧的基本動作。通過學會單個動作,進而學習簡單組合動作,並幫助和啟發學生開展一些創意活動;發展學生體能,提高靈敏、協調能力;培養克服困難,團結協作,敢於在體育活動展示自我的精神。

三.單元教學計畫

四.指導思想

以新課標為依據,遵循「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發展學生為本,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師生共同愉悅的學習,活動氛圍。 結合教材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充分感受體育運功的快樂;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難的能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 教材分析

技巧是小學三至四年級體育教學的主要教材內容之一,比一二年級滾動與滾翻教材提高了動作的難度。三年級學生是柔韌和靈敏素質發展的敏感時期,有一定的運動能力,但感知事物直接視聽和形象為主,抽象思維能力還較差,思維方式和認知事物往往離不開具體形象事物。教學內容從學生喜愛的仿生動物開始,過渡到簡便易行的單個動作,然後上公升為適合學生實際的難度組合動作。

六.學練過程設計

本課在教師的指導下,採用分散與集中,友伴分組的教學組織形式.以教師的啟發誘導,學生自主嘗試練習為主.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校」「**學習」「合作學習」,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體育運功的愉悅,並能很好地掌握運動技能技巧。

1.課堂常規:培養良好的教學常規。

2.準備活動:教師創設遊動物園情景,讓學生模仿在遊覽過程中所見動物的走與跳.在**的伴奏下,在教師的語言引導下,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模仿動物的走與跳.充分活動身體各關節。

3.複習前後滾動,讓學生深刻理解前後滾動,團身緊滾動快的動作要領。

4.學生自主體驗嘗試前滾翻動作.互相**動作。

5.學生大膽展示動作,學生評價。

6.教師評價表揚,講解動作要領.示範動作。

7.學生友伴分組練習前滾翻動作,互幫互助練習。

8.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練習.語言表揚激勵學生,注重個體差異,進行差異分組.對動作掌握差的學生進行斜木板,雙腿間夾紙輔助練習.鼓勵學生勇敢嘗試連續前滾翻練習。

9.遊戲,障礙接力賽:教師創設小猴必須跨小溪,鑽山洞,繞過小山才能摘到果子的情景,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遊戲的積極性.學生分組進行比賽,由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擺設小溪、山洞、小山。

10.放鬆舞蹈:在優美的旋律伴奏下,師生共舞,動作優美舒展,身心得到充分放鬆。

11.學生自評,教師評價,表彰鼓勵。

小學體育課《前滾翻》教案

教學設計前滾翻

水平一 二年級 前滾翻教學設計 東莞中心小學小學孫寶剛 一 指導思想 本課依據體育課程標準,在設計教學過程中,堅持以 健康第一 為指導思想,在學生積極 主動參與運動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意識。以學生身心發展為中心,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 我參與 我運動 我快樂 我成...

「遠撐前滾翻 女 和魚躍前滾翻 男 」教學設計

遠撐前滾翻 女 和魚躍前滾翻 男 教學設計5 2 一 指導思想 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現有的運動能力,本課將利用日常用品 毛巾 結合教學內容為教學輔助器材,激發學生學練的興趣。旨意幫助學生加快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促進動作的正確形成,循序漸進地實現學習目標。二 相關分析 1 教材分析 遠撐前滾翻和魚躍前滾...

前滾翻教學反思

前滾翻是人體基本活動能力之一。通過前滾翻教學,可以發展學生柔韌 靈敏 協調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提高學生控制身體的平衡能力和時空感。前滾翻對動作的要求較高,動作不能分解練習,因此很難清晰地講解整個滾翻過程,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由於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更是難上加難,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以往的教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