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學史真正融入數學教學 後稿2

2023-01-05 17:30:06 字數 4833 閱讀 9349

江蘇省無錫市王華民數學名師工作室

讓數學史真正融入概念教學中

——由一堂「對數」概念課引發的思考

江蘇省太湖高階中學侯斌無錫市濱湖區教研發展中心王華民

高中數學課程目標之一: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數學結論的本質,了解概念、結論等產生的背景、應用,體會….數學概念是學生認知的基礎,是學生開展思維活動的重要載體.章建躍先生提出必須十分重視概念教學,尤其是核心概念的教學.怎樣設計、組織教學,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值得每位教師思考.

事實上,數學概念並非憑空而來.今天我們所學的數學概念,大都有著各自產生的背景和發展演變的過程,其間凝聚著無數數學家們的心血和智慧型.正如美國著名數學家莫里斯.克萊因在其名著《古今數學思想》的序言中所寫:「課本中的斟字酌句的敘述,都不能表現出創造過程中的鬥爭、挫折,以及在建立乙個可觀的結構之前,數學家們所經歷的艱苦漫長的道路.學生一旦認識到這一點,他將不僅獲得真知灼見,還將獲得頑強地追究他所攻問題的勇氣,並且不會因為他自己的工作並非完美無缺而感到頹喪.」這番話詮釋了將數學史融入數學教學的意義,也為概念教學指明了方向.我們聽了無錫市青山中學顧慧老師的一堂「對數」概念課,感觸很深,欲與同行交流.

一、課堂摘錄

1計算引入(教師出示四道計算題,學生自主完成)

計算:(1)32×2562)4096÷128=

(3)1644)=

學生回答(略).

【設計意圖】 讓學生體驗大數乘除計算的繁雜性,為引入對數概念埋下伏筆.

2 對數發明的背景

教師介紹:16世紀前半葉,歐洲人熱衷於地理探險和海洋**.需要更為準確的天文知識,對計算速度和準確性的要求也與日俱增,人們希望將乘除法歸結為簡單的加減法.

3 對數產生的前奏

讓學生觀察兩個數列,並找出規律:

生答:前一排數設為n,則後一排數可以表示為.

教師肯定後向學生介紹:德國數學家史提非在觀察上述兩個數列時,稱上排的數為「指數」,下排的數為「原數」.史提非發現,上一排數之間的加、減運算結果與下一排數之間的乘、除運算結果有一種對應關係,即假定我們想求下一排任兩個數之積,只要計算與這兩個數對應的上一排的數之和就行了.

師:根據以上敘述,能否簡化運算,師生共同完成如下.

(1)32×256=; (2)4096÷128=;

(3); (4).

【設計意圖】教師提供歷史背景和原始問題,增強真實感,讓學生體會運算級別的降低使得運算更為簡便.

教師故意提問:那麼36×365呢,能否用上述**來進行簡化運算?

學生開始議論,很多學生都對上述簡便運算的價值提出了質疑.有同學認為簡化運算的實質是是把乘除和乘方、開方轉化成2的指數冪的加減法運算,而36,365不能表示為2的整數次冪,上述簡化運算就失效了.

教師追問:36和365能否表示成2的若干次冪的形式?

學生面面相覷,不知道.

教師利用《幾何畫板》的測算功能後,師生共同發現,計算5.16993+8.51175=13.68618,通過計算器求得=13181.0712,而36×365=13140.

師:資料的差異取決於近似計算的精確度,與運算的本質無關.

生:按照這樣的思路我們只需製作一張包含足夠多數字的**,就能算出各種各樣數字的乘除和開方、乘方運算了.

師:經過剛才的**,可以斷定這種方法是可行的.我們可以不斷地完善**中的資料,實際上在17世紀許多人為了製作這樣一張精確的**而奉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

教師歸納:此法可推廣到任何二個數的乘除運算,並不僅僅限於以2為底.比如計算36×365,設36=,365=,則36×365==.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演算,使學生體會引進對數的必要性.

4 對數的產生

師:把我們的發現上公升為一種全新的理論.對於一般的,且,若已知a和n需要求出指數x,則記為,我們把x稱作以a為底n的對數,其中a叫做底數,n叫做真數.如: 365.

師:根據對數的定義,請問對數的含義是什麼?

生:它的含義是a的多少次方是n.

師:對數與指數有什麼關係?

生:對數與指數可以相互轉化,即,且.

教師介紹納皮爾為對數的產生所做的巨大貢獻.布里格斯發表第一張常用對數表,對數表這一驚人發明很快傳遍了歐洲大陸.克卜勒利用對數表簡化了行星軌道的複雜計算.伽利略發出了豪言壯語:「給我時間、空間和對數,我可以創造出乙個宇宙來.」數學家拉普拉斯說:「對數用縮短計算的時間來使天文學家的壽命加倍」.對數表曾在幾個世紀內為數學家、會計師、航海家和科學家廣泛使用.

至此,本節課的重點即對數的概念已經產生,由於數學史的融入,使得學生產生無盡的遐想.

5. 數**用(略)

二、點評與感悟

縱觀當下不少數學課堂,對數學史的滲透比較粗淺.如不少教師的數學史應用還停留在講故事的層次,在教學中穿插一些數學家的故事和言行,這樣的介紹對了解數學的歷史,激發學生興趣有一定的幫助,但它既沒有展現數學概念本身的產生、變化和發展,也沒有表現出數學家們在創造過程中的挫折與鬥爭,因此,它無助於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當然不能打動學生,也難以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和探索的激情.這樣的數學史應用只是一種介紹型,還談不上將數學史融入數學課堂.

本節課是蘇教版必修1第3.2節《對數函式》的第一課時,安排在指數函式後、對數函式前,因此對數概念是指數概念、指數函式的深化和延續,又是對數函式的基礎,其主要功能是簡化運算. 但「對數」是乙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為高中數學最難理解的概念之一.如何揭開抽象概念那「冰冷美麗」的面紗?

讓數學史真正融入教學中,無疑是乙個有效途徑.

從課堂反饋:智慧型的教師根據對數的發展史對教學內容重新設計和加工,製作了適用於教學的「歷史套裝」,以數學史——對數的發展史為指引,以對數產生的前奏、背景和發展作為一條時間主線貫穿本節課.它引導學生沿著歷史的足跡逐步揭開對數產生的真相,充分揭示了對數概念產生、發展的全過程,使學生體會到對數發明的意義和重要作用,從而理解了對數概念,這是數學史真正融入概念教學的一次嘗試,讓人回味無窮.

回味1:以史引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荷蘭著名數學家費賴登塔爾曾提出:「沒有一種數學的思想,以它被發現時的那樣公開發表.乙個問題被解決後,相應的發展為一種形式化的技巧,結果把求解過程丟在一邊,使得火熱的發明變成冰冷的美麗.」如何將冰冷美麗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火熱的思考,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熱情?實踐證明,教師從有利於學生學習的視角出發,利用數學史的歷史性特點以及豐富多彩的趣聞軼事,將課程內容進行多樣化展示,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本節課上,教師給學生展示了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人類征服星辰大海的客觀需要使學生認識對數發明的必要性;拉普拉斯對於對數的評價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對數發明的意義所在;納皮爾的英年早逝使得學生扼腕嘆息;布里格斯完成納皮爾的遺願,發明了常用對數表又給了學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伽利略人定勝天的豪言壯語更使得學生心潮澎湃、激情滿懷.那些動人、曲折的歷史故事,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有利於學生形成鍥而不捨的鑽研精神和科學態度.通過數學史的融入,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對數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帶給了學生對「對數」的熱情,從而遷移到對數學學習的熱情.這一點對於數學學科尤為重要.

回味2:以史啟真,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觀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課程應適當反映數學的歷史、應用和發展趨勢,……數學課程應幫助學生了解數學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確的數學觀.」法國大數學家龐加萊也說:「如果我們想預見數學的未來,適當地途徑就是要研究這門科學的歷史和現狀.」運用好數學史,有利於學生學習人類積累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的特點,使學生能夠站在歷史的高度,全面、客觀、辯證地看問題,從而把握所學知識的深刻內涵及本質.

回顧本節課,「計算引入」和「對數產生的前奏」環節再現了歷史真實,人類在生產生活實踐中迫切需要一種運算方法來簡化大數運算,減輕運算的複雜程度,這也正是歷史上對數產生的意義所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供原始問題和資料,例如32×256,36×365這類大數的乘除運算,讓學生體驗歷史上那些大數學家們曾經經歷的思考過程,加深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理解——求真務實;通過史提非發現的利用指數運算性質來降低運算級別,讓學生親歷化乘除為加減,化乘方、開方為乘除的過程,揭示出對數的本質屬性——降低運算級別所帶來的簡捷性,從而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有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觀.

回味3:以史促思,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史上有大量的中外數學問題的原型,體現民族文化特色和思維特點的數學研究方法和重要結論.用好數學史,可以幫助學生回歸、溯源、思考原始問題、從而啟迪學生思維.大力挖掘數學史的教育價值,將這些方面應用到日常數學教學中,對於增進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的習慣和獨立鑽研的能力,啟發學生思維和方法,提高學生數學創新水平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節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歷史的脈絡中再次經歷數學家所走的道路,拓寬自身的視野,培養數學思維能力.史提非的「原數」使學生體會到原來還有這樣的方法來求大數的乘除運算;通過對前面所學指數函式的單調性和圖象的複習,學生明白原來36和365不僅可以表示為2的指數冪形式,而且這樣的冪指數唯一;通過《幾何畫板》的多**演示,學生找到了這一組冪指數的近似值.在數學史融入教學的過程中,數學的文化價值啟用了教材中數學知識點.從認知角度來看,學生通過對「歷史活動」進行思考,經歷思維的內化、壓縮過程,在頭腦中對活動進行描述和反思,抽象出概念所特有的性質,在探索和發現中體會前人在發明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時的那種思維,培養了學生抽象概況、分析轉換的能力.

回味4:以史定教,要求教師重構「教學套裝」

值得廣大教師注意的是,要真正實現數學史有效融入概念教學中,需要教師精心備課,要注意挖掘中學數學中各個知識點背後的歷史,深入理解數學史的知識意義和方法意義.在操作時,要求教師注意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的經驗與體驗,對數學史資源進行有效的選擇、組合,結合現代**,使學生樂於接受,並能從中得到有益的啟迪.本節課上,教師的教學設計並沒有完全照搬歷史,而是對數學史的資源進行了再加工,例如在數學的發展史上,從指數出發來定義對數,迴避了「先有對數後有指數」、「還是先有對數後有指數」的爭議.這是基於學生的認知特點,容易被學生接受.同樣在歷史上,納皮爾是從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運算性質的對比來定義對數的,但是這樣的定義對學生來講很難理解,而且納皮爾的對數是沒有底數這個概念的.教師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重新設計了對數史的發展脈絡並將之應用於課堂教學,無疑更適合當前的高中數學課堂.

讀數學史有感

讀完簡單的數學史 心底不由得一陣感動 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是乙個對數學有著宗教般虔誠的仰望者的心動 是乙個對歷史有著無盡探索慾望的追求者的嚮往 每一代人都在數學這座古老的大廈添磚加瓦 當我們在學習以及發展數學時 有必要了解它的歷史 通過這些資料 我對數學發展的概況有了一定的了解 數學史是研究數學科學...

數學史心得體會

學院 數學與資訊科學專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姓名 張小胤 學習數學史對每一位數學工作者來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對於我們以後要從事數學知識的傳播的人。我認為學習數學史的意義主要有以下三點 1 每一門科學都有其發展的歷史,作為歷史上的科學,既有其歷史性又有其現實性。數學科學具有悠久的歷史,與自然科學...

數學史期末考作業

數學史是研究數學概念 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的起源與發展,及其與社會政治 經濟和一般文化的聯絡的一門科學。數學的發展決不是一帆風順的,數學史是數學家們克服困難和戰勝危機的鬥爭的記錄,是蘊涵了豐富的數學思想的歷史。無理量的發現,微積分和非歐幾何的創立,乃至費馬大定理的證明等等,無一不是經歷了曲折艱難最終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