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外交思想研究的幾點想法

2023-01-01 03:18:07 字數 2512 閱讀 7929

葉自成一古代的中國人很早就有了天下和世界的概念,這其中也包含著外交思想的因素。中國最早

的文獻之一〈〈禮記〉〉中,就有所謂"天下"的稱謂,並提出了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和平)……是謂大同"的思想 。 到周朝時,由中國古代國家組

成的體系共有周分封的90多個國家和約400多小方國。周朝時的中國,就是2000多年前在

東亞存在過的"聯合國"。 當然,初週時的國家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主權國家。

周天子作為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是華夷秩序中的當然的中心。中心統治者與距

離不等的周邊被統治的國家和民族之間的關係有三層:華夏民族形成中心區,是華夏秩序

的主要力量,與統治中心的關係最為明確也最為緊密;在華夏之外的蠻夷地區是拱衛中心

的次外圍地區,它們受華夏文化影響,與政治中心形成時緊時疏的關係;而不開化的荒涼

地區的民族則是最外層,與華夏文化沒有什麼關係,與政治中心的關係只是偶然發生的關

系。中心與外圍的關係通過聯合國大會----"四方民大和會"得到確認。中國最早的史書《尚書

》上記,周公時為打算在東方的洛水營建新的都市,把各地的諸侯召集到一起。"周公初

基作新大邑於東國洛,四方民大和會。侯甸男邦,採衛百工,播民和見,士於周"。周公

在這次會上向各諸侯發表了著名的《康誥》。這也許是華夏各方國的第一次"聯合國大會

"。 一部分國家聚集一起商討共同問題的盟會成為這一時期的國際活動的舞台。春秋時期有

數以百計的盟會的召開。它也是周朝存在的主要形式,雖然從來沒有乙個有全體會員國參

加的"聯合國大會"。

由於周朝統治力量的式微,周朝體系中的國家開始通過不同的道路開始了獨立國家的發展

程序。1 中心區域的國家性質發生了變化,從附屬於周朝的諸侯國發展成為獨立主權國家。

周朝分封的諸侯國通過擴張,其力量越來越大,擺脫周朝的控制,成為具有獨立主權地位

的國家。這些國家在內部事務上完全不受周王朝的控制,在外部事務上相互承認各自的權

力,繞過周王朝並進行直接的交往,取得了獨立的國際關係主體的地位。即使用現在的主

權國家的概念來衡量,它們也完全合乎國家的定義。它們擁有獨立的軍隊,管理著固定的

領土和人口,有對外交往的合法權力,能獨立地制定自己的內外政策,能相互訂立得到各

國公認的盟約。這些國家如齊國,晉國,鄭國,宋國等。

2次外圍外圍地區性質的變化,從外圍地區發展成為中心區域內的新興民族獨立

國家。 這些國家和地區通常一開始是落後地區,文化習慣甚至民族都不同於華夏地區,

與周朝統治者沒有血緣關係,不是分封國,但它們接受周朝文化影響,通過引進周朝的先

進文化,迅速發展成為先進國家。

秦國的成長是其中的第乙個代表。秦本是戎族,為西戎部族中的一支,最初也不

是周王室統治圈的成員,它是受周朝影響的乙個周邊小方國和部落,是周朝的乙個鄰居。

因為地域太遠周朝甚至對它的間接影響也不大。只是因為秦襄公幫助周打敗了入侵西周的

西戎人才得到周朝的承認,封為公,開始成為周聯合國的成員。到前659年齊桓公稱霸時

,秦已經成長西部的強大的獨立國家了。

楚國是新興民族獨立國家成長中的另乙個典型。楚人最早的祖先是苗族,被戰敗

後退出黃河領域,在長江中游建立起部族國家,周朝興起時,一部分苗族歸化周王,武王

伐紂,又有一部分苗人從周軍作戰,但與周王室的關係只有象徵性的從屬關係。在楚這個

地區的居住的居民的性格起初也與華夏國家不同。因此楚在很長時期中被華夏國家稱為蠻

夷狄戎地區之一,更多的時候被稱為南蠻,是乙個不開化的落後地區。但楚通過自己的不

斷擴張,逐漸壯大起來。到了楚君熊渠時,楚國已經成為南方一霸,它強大到足以向周天

子挑戰,到前704年時,楚君熊通自號武王,其子楚文王在郢(今湖北江陵)建都,有地

千里,宣布它有權統率南方的蠻族,不承認周天子的地位。再通過又乙個100年的擴張,

楚國成為華夏國家中領土面積最大,而且從與周朝的關係來看也是最為獨立的國家,它甚

至在名義上也沒有承認過周天子對自己的宗主權。楚國一度居為華夏文化的南方中心,華

夏文化通過楚國輻射到吳國和越國,把這兩個南蠻國家變成了先進國家。

獨立主權國家的出現使周朝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它真正變成了乙個聯合國,過去

它是權力的**,現在它只有各國承認它的權威它才具有影響。在此基礎上也展開了中國

古代國家之間的真正意義上的外交,有了專門的外交機構和外交**(行人),外交思想

也由此萌生。 因此,中國古代的國家政權之間的關係,雖然帶有諸侯國關係的不確定因

素,但它們的確具有現代國家的許多基本特徵。

從中國古代國家政治和國家間關係的產生發展的過程可以看出,在兩千多年前的

華夏大地上已經產生了乙個古代的國際關係體系。

這也正是今天我們研究中國古代外交思想的乙個基本依據。

當然,我們也必然指出,儘管我們可以用今天的眼光今天的概念來審視和解讀古

代的國家關係,但應當說古代意義上的外交關係,國家間關係,畢竟不能完全等同於今天

的國際關係,兩者有性質的不同,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外交,主權國家關係,外交戰略等

概念,都是初步的,沒有成形的。

春秋戰國史簡介

歷史111 顧逸飛 公園前770年到西元前221年,叫做東周,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這一時期的歷史,與孔子修訂的 春秋 年代大致相當,所以歷史上稱之為春秋時期,時間為西元前770到西元前476年。平王東遷,春秋開始,這以後,周王室衰微,各諸侯爭霸。一開始,由於鄭國與周天王的矛盾,鄭國與周王在...

春秋戰國的法律制度

1 春秋時期的社會狀況 春秋時期奴隸制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確立 生產力 政治體制 文化層面上 法律制度變革 各諸侯國相繼公布了成文法 2 各諸侯國的立法狀況 1 鄭國 西元前536年,鄭國的子產 鑄刑書於鼎,以為國之常法 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 西元前501年,鄭國公布由鄧析私造並寫在竹簡上的竹刑。2...

春秋戰國歷史小總結

一 大事年表 前770年平王在晉文侯和鄭武公的擁奉下東遷洛陽,東周開始 前701年春秋初年的霸主鄭莊公死去,鄭國發生內亂,從而中衰 前685年齊襄公死,桓公即位,任用管仲治齊 前684年曹劌論戰 前656年秦穆公娶晉獻公女。之好 成語由來 前655年晉獻公向虞國請求借路討伐虢國。唇亡齒寒 成語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