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認識角

2022-12-27 08:24:05 字數 3566 閱讀 6059

《認識角》教學案例及教學設想

湟中縣攔隆口中心學校千戶營小學陳秀英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73—76頁的例題及「想想做做。」

教材簡析:

一、內容設計

這部分教材是初步認識角,共安排了三道例題:第1道例題是在觀察實物的基礎上抽象出圖形,認識角的形狀,教學角的各部分名稱;第2道例題是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做角,並在操作活動中感悟角是有大小的;第3道例題是觀察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所形成的角,體會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並通過觀察直接判斷角的大小,接著教材還介紹了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

「想想做做」共安排了5道題,大體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第1.2.

3題,主要是從圖形中辨認出角或數出角的個數,以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第二部分為第4.5題,意在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角的大小的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並提高對角的大小的直觀判斷能力。

二、編寫特點

1、初步認識角時,教材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實物,首先引導學生觀察,抽象出角的圖形,指出這就是角。然後,讓學生從教材所給的圖形中找出更多的角。就這樣,把角的認識和生活情境緊密結合在一起,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教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絡。

2、教材設計了做乙個角和比較兩個角的大小的活動。活動編寫開放程度大,有一定的彈性,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滿足學生不同學習的需求,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每個學生都能給出想法、做法,獲得成功的體驗。

同時,既可加深對角的認識,又豐富學生數學活動的經驗。

3、教材加強與其他知識內容的聯絡,體現綜合性。比較角的大小時選擇「鐘面」作為學習素材,通過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的轉動,不僅直觀地感受到角的大小變化,而且也深化了對有關鐘面的認識。

4、教材結合已經初步認識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以及其他的多邊形,讓學生數出這些圖形中角的個數,引導思考「你發現了什麼?」。這樣既鞏固了對角的初步認識,又從不同角度豐富了對多邊形的認識。

這些安排對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有關數學內容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很有意義的。

5、例題的編寫有層次,有一定的彈性,條理清晰,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基本線索。如「你知道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比較角的大小嗎?」等啟發性的語言確立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建構自己的數學知識。

例題和習題可操作性強,調動了教師的能動性,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真正體現了《標準》提出的教材編寫思想。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比較、判斷等活動中初步認識角,教學難點是探索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教師:多**課件一套

學生:每人準備一副三角板,一些事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抽象感知

課件出示教材提供的實物素材(鐘、瓷磚、五角形、三角板等)。

1. 講述:瞧!同學們,出版社的叔叔阿姨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的禮物,喜歡嗎?請每個小組拿出這些禮物摸一摸,看一看,他們各是什麼樣兒的。(學生觀察、相互議論、師參與)

2. 講述:你們發現了嗎?這些禮物裡藏著一些新的幾何圖形,瞧!(課件演示抽象角的過程)我們把這些圖形就叫做「角」。

這些角都有乙個相同的地方。請仔細觀察、找一找,是幾部分組成的。(先讓學生說,如有困難教師幫助。)

3. 你還能找出這些禮物的哪些地方還藏著角嗎?(自己找一找,然後在小組裡指一指、說一說。小組長匯報學習情況。)

4. 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呢?找出後指給同學或老師看一看。(相互評價)

[設計思路:教師提供各種典型的實物教具和學具讓學生充分地觀察、感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參與性。在抽象出角的圖形後,引導學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周圍的物體上找角,這樣豐富對角的表象積累,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二、動手做角,加深認識

5. 講述:從叔叔阿姨送來的禮物中我們認識了角,你能說一說角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嗎?(相互說說後指名說)你能想辦法做一些角嗎?請動手試一試。

6. 組織展示。(教師評價、鼓勵)

7. 看看蔬菜老師們又是怎樣想辦法做角的(引導學生讀圖)?你也拿出自己的學具學一學,做一做。做出後相互看看。

[《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習數學。我在教學中重視操作活動,讓學生動手做角,這樣既加深對角的認識,又豐富學生數學活動的經驗。然後組織展示,給學生創設充分表現自己的環境,讓學生變「聽眾」為「主人」,由消極接受變為積極發現,並在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學會肯定自我傾聽他人意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三、觀察比較,感悟大小

演示活動:教師轉動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叉開的大小,感知角的兩條邊叉開的大小與角的大小的關係。

1、講述:剛才我們轉動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時看出兩針形成了一些大小不同的角。你能說說自己的體會嗎?(組織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根據你的想法判斷教材74頁四個鐘面上的角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判斷後在小組裡說一說,相互評價。)

3、講述:我們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呢?

先判斷教材75頁兩個鐘面上角的大小,然後再看看蘿蔔老師是怎樣比較的。(課件演示教材所示的比較方法)

用這種比較方法比較老師給你們畫的兩個角的大小,並給你的同伴說出比較的結果和比較的方法。

講述:你知道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比較角的大小嗎?請想一想,試一試。(學生探索討論後組織展示交流)

〔設計思路:我先讓學生看角的大小,然後用比較的方法來驗證結果的正確性,這樣既提高學生的求知慾望,又學習新的比較方法,同時也可以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最後我設計了乙個開放性的問題,激發學生主動探索,並組織交流,能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在教流中拓寬知識,發展數學思考。

〕四、應用拓展,積累經驗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同學們表現真棒,從叔叔阿姨們送來的禮物中學會了這麼多的數學知識,老師也想考考你們,請完成第1題。

組織交流,評價鼓勵。(作出判斷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判斷的理由。並指出角的頂點和邊。)

2.自己測試。

完成「想想做做」2、3題。(老師報結果學生自己評價)

引導思考:「從中你發現了什麼?」

組織全班交流。

按規律判斷。(師說圖形生判斷,相互評價)

3.玩一玩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準備的紙扇和剪刀按老師的要求玩一玩。(師說要求,生親自操作。)

多玩幾次後組織說說得出的結論。

根據剛才的結論你能很快判斷一些角的大小嗎?請試試看。(投影出示一些大小有區別的角。)

4、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總結評價。

從生活中找出更多的角。

〔設計思路:認識角後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組織多樣化的活動,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鞏固知識,積累活動經驗。〕

教學反思:本節課我按照「由實物抽象出圖形並認識圖形、做角並認識角的大小、體會兩條邊叉開得越大角就越大,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這個思路分層次組織教學,做到了思路清晰,有條有理,引導學生逐步深化對角的認識。

課堂活動中把教具演示和學具操作有機結合起來,共同促進對角的認識,根據活動內容的特點和意圖選擇合理的方式,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突出了『動手操作』這一學習方式的有效性。總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做到為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條件,使他們學得輕鬆,學得愉快。真正體現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的教學理念。

2023年12月

教案認識角

二 觀察實踐,新知。1 聯絡生活找身邊的角 現實生活中處處都有角的足跡,誰來說說,你在那些物體的表面見過角?學生觀察,交流,充分發言。2 觸控感知角的特點 看來角在我們的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瞧,就連我們學習用的三角板裡也藏著不少角呢!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你的三角板,觀察上面的角,找出其中的乙個角,像這...

認識角設計

李長虹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62頁 認識角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從現實中發現角 認識角的過程,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創新思維。2.通過找一找 做一做 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直觀地認識角,感受角有大小。3.結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教學重點 讓學生初步...

認識角教案

礦工路小學王芳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64 66頁。教學要求 1 讓學生經歷由實物上的角抽象為幾何圖形的過程,通過觀察實物操作,讓學生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建立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2 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和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能夠比較出角的大小。3 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