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第5課音訊採集與處理 山水聖人行 張愛武

2022-12-27 02:33:06 字數 2213 閱讀 5025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青島出版社初中資訊科技七年級下冊第3單元第5課《音訊採集與處理——山水聖人行解說》的教學內容。之前學習了影象處理,對多**概念有了進一步延伸;在《**採集與處理》之前,因為音訊是基礎,可以說如果能理解和掌握這一節課的內容,對整個第3單元—多**素材的採集與加工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教材技術難度要求不高,也很容易掌握。

因此,本節課的主要以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掌握使用計算機進行音訊採集與處理的基本方法,並且能夠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

二、學情分析

我所帶七年級共四個班,每班32到35人。學生們在本節課之前已經積累了關於多**的一些知識,如影象處理;從生活經驗來講,學生對音訊有很強的興趣,如***,這些都是上好這節課很好的條件。

三、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學會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音訊;學會使用cool edit pro 錄製聲音;掌握對聲音進行降噪、合成處理的方法。

2、能進行音訊**和聲音的錄製;能對聲音進行簡單的處理加工。

3、體驗音訊**及音訊處理加工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審美觀,陶冶情操,提高協作能力。

教學重點

能進行音訊**和聲音錄製。

教學難點

能進行音訊**和聲音錄製。

四、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學習方法)

任務驅動法,合作學習法,分層教學法。理論與上機實習相結合。

五、教學環境和**設計

多**微機室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聽**好用哪些軟體?

師提問,學生來回答。

(二)師生交流

1、音訊的**

教師**一段音訊,學生**。

師:同學們知道這段音訊是怎樣錄製的嗎?

生:討論,回答

師:怎麼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音訊採集與處理——山水聖人行解說。

設計理念:教師設計問題情景,引起學生思考,引出音訊的處理和合成,順其自然的匯出課題。

2、聲音的錄製

先用系統自帶的錄音機錄製,再用cool edit pro2.0錄製,看看有什麼區別?

3、比一比兩種軟體的優缺點:

錄音機錄製時間最長60秒

cool edit pro沒有錄製時間的限制。

4降噪的處理

以剛才cool edit儲存的聲音為例,展示降噪級別不同,聲音的效果不同。降噪級別不要高於80。

5聲音的合成

多軌與單軌間的切換可以通過快捷鍵f12實現

(三)自主**,合作學習

將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乙個任務進行自主**,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小組派代表匯報**成果,其他小組進行驗證。

任務一、利用windows media player**音訊檔案「

任務二、利用cool edit pro2.0錄製一段聲音,並儲存為「

任務三、對「進行降噪處理

任務四、將「和進行合成。

設計理念: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自主**任務,讓學生自主**問題,交流學習心得體會。

(四)答疑解惑

同學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來**一下。

學生:……?

哪位同學能幫忙解釋一下

設計理念:教師蒐集學生提出的問題,然後讓學生進行討論解決,實現學生合作學習,如果學生不能解決,教師進行點撥。

(五)實踐創新

師:3月12日是植樹節,請你在植樹節來臨之際,錄製一段「大家動手來植樹「的倡議,並伴上**,在校廣播站上**。

設計理念:學生掌握知識後,教師設計具體的創作任務,學生進行實踐創作,然後師生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對學生作品進行充分的肯定

(六)總結歸納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都掌握了音訊的採集和處理的方法,你還知道有哪些處理音訊的方法呢?

生:……

師:對,請同學們課下**。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學習,引出新的問題,讓學生課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七、板書設計

第3課音訊採集與處理——山水聖人行解說

一、音訊的**

二、聲音的錄製

三、降噪處理

四、聲音的合成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採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把音訊資訊的處理內容轉化為幾個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並體驗學習的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提高學生的綜合資訊素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意識和創新精神,從而實現知識的保持和遷移,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必修三第二單元第5課

必修三第二單元第5課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 主要代表人物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領域的瑰寶,是文明人 文明 社會的重要指標。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 普羅泰格拉的乙個著名觀點是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材料2 智者學派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社會組織...

第三單元第4課時

課題成正比例的量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是不是成正比例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用發展變化的觀點來分析問題的能力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徵及其判斷方法 理解兩個變數之間的比例關係,發現思考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規律 教學目標 ...

集體備課教學設計 第三單元第4課

第三單元分數除法 第4課時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主備人授課人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和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分數混合運算。2.過程與方法 運用學過的知識,解答兩步計算的較簡單的分數應用題。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思考和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生活中例項的了解,讓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