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課程考試複習提綱

2022-12-10 07:36:03 字數 5017 閱讀 2866

心理學複習提綱 2006.6

(說明:下面的東西不一定考,但考的都在這裡面)

1、歷史和現代的心理學:

(1)心理學的研究物件:個體心理和團體心理,其中個體心理包括認知、動機和情緒、能力和人格。

(2)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觀察法、心理測驗法、實驗法、個案法。

(3)現代心理學誕生的標誌:2023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第乙個心理學實驗室。

(4)主要流派的研究:精神分析學派、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派、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代表人物、主要觀點等。

2、心理的生理基礎:

(1)神經元的概念和構成:即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機能的單位。包括胞體、軸突和樹突。

(2)中樞神經系統的基本構成和機能。

前腦:大腦、丘腦

中腦:中腦

後腦:包括延腦、橋腦和小腦,中腦和後腦合稱腦幹,是生命中樞,小腦負責機體平衡和動作協調。

脊髓:腦和周圍神經的橋梁,完成一些簡單的反射活動。

(3)大腦的基本分割槽和功能:

初級感覺區:**後回(視覺區-枕葉,聽覺區-顳葉,機體感覺區-**溝後回);

初級運動區:**前回

言語區:大腦左半球(布羅卡區-運動性失語症、產生性失語症,威爾尼克區-聽覺性失語症,接收性失語症 )

3、心理的畢生發展

(1)發展的概念:個體一生中在生理、認知和社會心理等方面的變化。

(2)畢生發展的主要研究方法:縱向設計和橫向設計

(3)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圖式、階段)

皮亞傑把兒童認知發展發為四個階段:(1)感覺運動階段(0~2),主要進行前語言的認知行為,用感覺與行為的協調來組織經驗;(2)前運算階段(2~7),開始用符號表象認識世界,思維未能達到守恆,缺乏可逆性,具有自我中心性;(3)具體運算階段(7~12),掌握了各種守恆概念,並開始了其他邏輯操作,但必須聯絡具體的東西;(4)形式運算階段(12~),認知發展趨於成熟,可超脫事物的具體內容或具體事實,可根據假設運用符號邏輯進行抽象的例題運算。

(8)艾森克發展階段論。

4、感知覺:

(1)感覺:人腦對事物個別屬性的認識。

(2)絕對感受性與絕對感受閾限:兩者呈反比關係

絕對感受性:人能覺察微小刺激的能力。

絕對感受閾限:可覺察的最小刺激量,引起剛能覺察的感覺所需要的最小數量。

(3)差別感受性與差別感受閾限:兩者呈反比關係

差別感受性:對引起差別感覺的最小差異量的感受能力

差別感受閾限: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兩個刺激之間的最小差異量

(4)韋伯定律: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增量與標準刺激強度的比為乙個常數,該理論在中等強度範圍內起作用。

(5)費希納定律:感覺大小是刺激強度的對數函式。

(6)斯蒂文斯定律:感覺大小是刺激強度的乘方函式(或冪函式)。

(7)感覺的適應性

感覺的適應:指刺激長時間作用於感覺器官,導致感覺器官感受性變化的過程。

(8)視覺的特殊效應(如暗適應、明適應、色覺理論、後像、閃耀融合、視覺掩蔽等)

明適應:指照明開始或由暗處轉入亮處時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時間過程。

暗適應:指照明停止或由亮處轉入暗處時視覺感受性提高的時間過程。

後像:刺激物對感受器作用停止後,感覺現象並不立即消失,而保留乙個短暫時間的現象。

(9)色覺理論:

a、三色說:認為人的視網膜上有三種不同的感受器,它們分別感受的光譜成分是紅、綠、藍。三色說已經找到生物學支援,在網膜上找到分別對三種光敏感的細胞。但是不能解釋色盲現象。

b、對立過程理論(四色說):認為人的視網膜有三種視素:黑白細胞、紅綠細胞和黃藍細胞,在感光作用下,它們表現為對抗的過程。

(10)知覺:人腦對事物整體屬性的認識

(11)知覺的基本特性:

知覺的物件與背景:人在知覺客觀世界時,總是有選擇地把少數事物當成知覺的物件,而把其他事物當成知覺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與物件。這種現象又稱為知覺的選擇性。

知覺中整體與部分的關係:知覺的整合作用離不開組成整體的各個成分的特點;對個別成分的知覺,又依賴於事物的整體特性。

理解在知覺中的作用:在知覺過程中,會以過去的知識經驗為依據,力求對知覺物件作出某種解釋,使它具有一定的意義。

知覺的恆常性:當知覺的客觀條件在一定範圍內改變時,我們的知覺映象在相當程度上保持著它的穩定性。

(12)深度與距離知覺的線索:

肌肉線索-調節、輻合;

單眼線索-物件重疊、線條透視、空氣透視、相對高度、運動視差;

雙眼線索-兩眼網膜視差。

5、注意和意識:

(1)意識活動的內容:對外部事物的知覺、對內部刺激的知覺、對自身的知覺、對由這些體驗所引起的思維活動的知覺。

(2)睡眠的幾個階段

慢波睡眠:第一~四階段

快波睡眠(快速眼動睡眠):會有夢的出現

(3)對夢的解釋:

心理學觀點-對神經的隨機活動進行解釋;

精神分析觀點-被壓抑的潛意識的表現;

認知心理觀點-對認知的重組。

(4) 對催眠的解釋

社會認知或角色扮演觀點:只是反映了催眠師和被催眠者之間的一種特殊關係。

意識功能分離觀點:人的意識有執行的監督兩種基本功能,在催眠條件下,個體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執行功能正常,而監督功能不起作用。

(5)注意: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物件的指向與集中。

(6)注意的基本特性:指向性與集中性

(7)不同型別的注意:

無意注意:事先沒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預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6、記憶:

(1)記憶:頭腦中積累和儲存個體經驗的過程,人腦對外界輸入資訊進行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

(2)記憶的不同分類:情景記憶/語義記憶;外顯記憶/內隱記憶;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程式性記憶/陳述性記憶

(3)記憶的加工過程:資訊編碼-儲存-提取

(4)感覺記憶特點:視覺編碼,容量小,時間非常短,斯波林在研究感覺記憶廣度時使用的方法是「部分報告法」。

(5)短時記憶特點:聽覺編碼,容量為7±2,時間比較短,干擾造成遺忘。資訊加工系統的核心。

(6)長時記憶的特點:語義編碼,容量非常大,時間長

(7)促進長時記憶的方法:編碼、儲存、提取三個方面綜合作用

學習階段:使用有效的編碼方式。

保持階段:

第一,組織有效的複習,複習是短時記憶向記憶轉化的條件:a、複習要及時;b、正確分配複習時間;c、閱讀與重現交替進行;d、注意排除前後材料的影響;e、過度學習。第二,利用外部記憶手段,如記筆記、記卡片和編提綱等。

第三,注意腦的健康和用腦衛生。

提取階段:利用有效的線索。

(8)再認與回憶

再認:對感知過、思考過或體驗過的,當它再度呈現時,仍能認識的心理過程。

回憶:人們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們的頭腦中重新出現的過程。

(9)遺忘的特點:遺忘的程序、影響遺忘程序的因素、遺忘的原因

遺忘的程序: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影響遺忘程序的因素:識記材料的性質與數量,學習的程度(過度學習更好),識記材料的系列位置效應,識記者的態度。

系列位置效應:在回憶系列材料時,材料的順序對記憶效果有重要影響。這中現象叫系列位置效應。

最後呈現的材料最易回憶,遺忘最少,叫近因效應。最先呈現的材料較易回憶,遺忘較少,叫首因效應。

前面學習的材料對後面材料的識記產生影響,稱為前攝抑制。後面學習的材料對前面材料的識記產生影響,稱為後攝抑制。

遺忘的原因:衰退、干擾、壓抑、提取失敗

7、學習

(1)學習的概念:學習是由經驗產生的、在行為或知識方面的一種相對穩定的改變。

(2)經典性條件反射:將不誘發反應的中性刺激(cs)與乙個能誘發反應(ur)的無條件刺激(ucs)進行一次或多次匹配,致使中性刺激(cs)最終能誘發同類反應(cr)的過程。

(3) 建立經典性條件反射的要素:

a、無條件刺激,可引發本能反應的刺激。

b、無條件反應,由刺激引發的本能反應。

c、條件刺激,不能誘發本能反應的刺激。

d、條件反應,最終由條件刺激誘發的反應,表現與無條件反應相同。

e、條件刺激必須出現在無條件刺激之前。

(4) 操作性條件反射:由於個體對環境的自主反應所產生的結果導致了反應強度的增加,並最終與某一刺激建立新的聯絡,就是操作性條件反射。

(5) 建立操作性條件反射的要素:

a、辨別性刺激:即有效線索(如:壓板)

b、操作性反應:即操作性行為(如:貓按下壓板)

c、強化性刺激:對反應的獎勵性刺激(如:得到食物)

(6) 影響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因素:每一種行為都會有乙個後果,如果後果是獎勵性的(愉快的、滿足的),則這種行為會增加;如果後果是懲罰性的(痛苦的、尷尬的),則這種行為會減少。

(7) 認知學習:通過頭腦內部的一系列的資訊加工過程來主動地建構意義,產生認識。

(8) 托爾曼潛伏學習理論:學習的效果不一定是外顯的,也可能是內隱的;學習的結果是形成認知地圖

(9) 班杜拉觀察學習:又稱模仿學習、替代學習或範例學習。指觀察別人的行為方式及其行為後果(受獎或受罰),並在某種情境中做出或避免做出與之相似的行為。

8、思維:

(1)思維:借助語言、表象或動作實現的、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認識,是認識的高階形式。

(2)表象:對於以往感知過而當前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現。具有直觀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3)想像: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過程。想像的基礎是表象。

無意想像:一種沒有預定目的,不自覺地產生的想像。

有意想像:按一定目的、自覺進行的想象。

(4)概念的含義和種類,概念結構的理論,概念形成的途徑和策略。

(5)推理:從具體事物歸納出一般規律,或者根據一般原理推出新的思維活動。

(6)問題解決: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標,應用各種認知活動、技能等,經過一系列的思維操作,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過程。

問題的分類:界定清晰的問題、對抗性問題、語義豐富的問題

(7) 問題解決中的策略

演算法:在問題空間中隨機搜尋所有可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直到選擇一種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

啟發法:根據一定的經驗,在問題空間內進行較少的搜尋,以達到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包括有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尋、爬山法。

(8)影響問題解決的心理因素

廣告心理學複習提綱

4.感覺 人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分為外部感覺和內部感覺 知覺 人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各種屬性 各個部分的整體的反映。感覺是知覺的基礎,知覺是感覺的發展。5.感性廣告有無成效的標誌是受眾的情感聯想,感性廣告只是喚起人們記憶中的情感 6.遺忘的原因 干擾說 遺忘是...

教育心理學複習提綱

教育心理學複習資料 不定期更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基本內涵 研究物件 內容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同時又是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交叉學科。學習心理是教育心理學的核心。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 解釋 和控制的作用。具體來說包括 a...

普通心理學複習提綱

注意 本提綱僅為複習要點,考試內容雖以此為主,但部分知識尤其綜合性試題可能不在此範圍內。建議結合課件和教材進行全面複習。另外,本提綱僅供個人使用,嚴禁外傳!1緒論 什麼是 科學 心理學?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當代心理學的五大取向是什麼?2神經科學與行為 神經系統中包括哪些子系統 它們之間的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