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心理學複習提綱

2022-10-06 02:03:02 字數 4967 閱讀 3486

第一章【名詞術語 】前攝抑制:指先前學習對後即學習的干擾。 倒攝抑制:後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干擾。

元認知:個體擁有的關於認知過程的知識和對認知過程的控制。

【問答題】1、短時記憶,感覺記憶,長時記憶的概念及特點。

答:感覺記憶是第乙個資訊貯存庫,他將來自環境中的刺激資訊直接保留,直到他們受到注意並得到進一步的加工。感覺記憶具有以下特點:

保留在感覺記憶中的資訊以它在外部世界中的相同形式存在,是一種未被加工的狀態。

感覺記憶的容量幾乎是無限的,但如果加工過程不立即開始,記憶痕跡將迅速消退。

工作記憶(短時記憶)是第二個資訊貯存庫,其中保留的是個體正在有意識的思考著,使用著或工作著的資訊。它有以下特點:

保持時間短,容量有限,資訊處於與啟用狀態,工作記憶中的資訊正在被個體思考著,使用著,意識著。

長時記憶是乙個長期的資訊儲存庫。來自工作記憶的資訊,經過維持性複述,精製性複述和組織後都進入長時記憶儲存。它具有以下特點:保持時間長容量巨大未啟用狀態

2、什麼是遺忘,遺忘曲線解釋的遺忘規律,影響遺忘程序的因素。

答:遺忘是指記憶資訊的消失或不能提取。基本規律是立即開始,先快後慢。影響遺忘程序的因素:時間學習材料的性質,學習材料的數量。學習程度,加工程度

3、科學的組織複習的措施

答:及時複習。 分散複習。閱讀和嘗試回憶相結合。部分與整體相結合。運用多種感官協調記憶。

4、知識的分類;什麼是陳述性和程式性知識;兩類知識有何差異和聯絡

答:陳述性知識是關於「是什麼」的知識,包括各種事實,原則,概念,理論等。程式性知識是關於「如何做」的知識,包括如何完成各種活動的技能。

區別和聯絡:陳述性知識與程式性知識有許多不同的特點,絕大多數陳述性知識是可以言傳的,而很多程式性知識不能;另外,陳述性知識可以通過回憶再認,應用以及與其他知識的聯絡等方式來實現,而程式性知識要通過完成各種操作步驟來表現;陳述性知識可以通過看書聽講座等方式來獲得,而程式性知識必須通過大量的練習和實踐才能獲得。

二者又有緊密的聯絡。許多活動既需要陳述性知識有需要程式性知識,;陳述性知識與程式性知識的獲得是學習過程中兩個連續的階段。

第二章【名詞術語】原型:原型是指一類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個概念的典型例證。

演算法與啟發法:前者主要指解決一類問題的特定步驟或窮盡一切可能的嘗試。後者是指憑藉經驗探索一條或幾條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問答】1、影響概念獲得的因素有哪些?

答:概念的定義性特徵。原型。講授概念方式。概念間的聯絡。學生本身的因素。

2、在課堂教學中概念教學的策略有哪些?

答:提供概念範例。利用概念間的聯絡構圖。消除錯誤概念加強練習與使用。

3、如何理解專家與新手在解決問題能力上的差異?

答:理解和表徵問題上的差異。問題解決速度上的差異。問題解決過程中側重點的差異。對問題解決過程的監控的差異。

4、如何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力?

利用學生間的社會相互作用。教給學生一般性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分析例題。讓學生用視覺表徵問題。

專家示範。訓練學生對解題過程的監控。

創造力的培養:為學生創造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機會。對學生進行創造性解決問題策略的訓練。

第三章【名詞術語】學習策略:指在學習過程中,個體用以提高學習效率的任何活動。

精加工策略:是一種通過形成新舊資訊間的附加聯絡,是新資訊更有意義,從而促進對新資訊的理解與記憶的策略。

【問答題】

1、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運用元認知策略,注意策略。組織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教學

答:元認知策略:制定計畫。自我調節學習策略。

組織策略:組織就是對相關資訊進行歸類整理的過程。

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種通過形成新舊資訊之間的附加聯絡,是資訊更有意義,從而促進對新資訊的理解與記憶的策略。主要分為:模擬,記憶術,做筆記等。

2、 影響學習策略使用的因素。

答:可用性缺陷。是指個體不知道某一策略因而不會使用該策略。

產生性缺陷:指個體不知道在何種情況下使用某一策略。

3、 如何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訓練。

答:學習策略的使用是一種程式性知識的習得和運用的過程,是一種技能。應該從程式性知識獲得的角度去思考學習策略訓練的方法,注重各種策略使用的條件,提高學生對策略是用的元認知水平。

學習策略的教學需要對學生的準備情況作詳細了解,需要明確策略的有關情況,學要明確結合具體內容讓學生反覆練習等。

第四章【名詞術語】動機:是直接推動有機體活動以滿足某種需要的內部狀態,是行為的直接原因和內部動力。

誘因:是指滿足有機體需要的物體,情境或活動,是有機體趨向或活動的行為目標。是有機體去想或接近的目標是正誘因,使其迴避遠離的行為目標是負誘因。

外在動機與內在動機:外在動機是指有學習結果或學習活動以外的因素作為學習目標而引發的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習活動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內在動機是只有學習活動本身作為學習的目標而引發的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滿足。

普雷馬克原則:乙個經常出現的活動或較喜愛的活動可以作為強化物去強化乙個較少出現或較不喜歡的活動。

成就動機:是指對自認重要或有價值的工作或活動,個人願意去做,並力求成功的內在驅動力量。

習得性無力感:是指由於連續的失敗體驗而導致的個體對於行為結果感到無法控制,無能為力,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

自我效能感:之一個人對自己在某乙個活動領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觀判斷或評價。

【問答題】1、什麼是學習動機?簡述耶爾克斯與道德遜定律的內容。

答: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耶爾克斯與道德遜定律:

對於難度適中的學習課題,中等強度的動機為最佳動機水平,學習效率最高。當動機強度低於最佳水平時,隨其強度的增加,學習效率不斷提高。而動機強度超過最佳水平時,隨其強度的增加,學習效率不斷下降。

2、舉例說明在學校教育活動中教師採用的正負強化措施有哪些?

答:正強化也較積極強化,是指當某一刺激出現時所產生的行為增強的效果。比如老師對學生的表揚,鼓勵的評價等。負強化也叫消極強化,。

3、什麼是認知好奇心?其產生條件是什麼?

答:認知好奇心是一種追求外界資訊,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內驅力,他表現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為。

認知好奇心分為一般好奇心和特殊好奇心一般好奇心的產生條件是資訊量的大小。其產生條件是認知上的矛盾

4、 比較說明四種部分強化程式的強化效果是怎樣的。

答:部分強化是指對某些特定的行為進行強化。部分強化分為固定時間間隔強化,變化時間間隔強化,固定比率強化,變化比率強化。

固定時間間隔強化是指學習者在乙個可以預知的固定時間間隔內受到強化。效果是,學生掌握了強化出現的時間間隔,平時不用功,只有當強化快出現時才想到要努力。變化時間間隔強化是指學習者在乙個不可預知的不斷變化的時間間隔內受到強化,其效果是學生不知道何時出現強化,只能把功夫用到平時。

固定比率強化是指學習者達到乙個可以預知的固定的反應次數之後,即可得到強化。其效果是,可以維持相當高的學習行為發生率,但強化過後,學生往往稍微懈怠指導下一次強化。變化比率強化是指學習者在達到乙個不可預知的,不固定的反應次數之後,可以得到一次強化。

其效果是最好的,學習行為發生率高而穩定,強化一旦停止,學習行為仍會持續,歷久不衰。

5、 如何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積極性?

答:在課堂情境中,教師可以運用目標,反饋,評價,表揚,批評,競賽等各種強化手段去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外來動機。

用創設問題情境,發現學習,培養學習興趣,利用原有動機和遷移是教師激發和維持學生內部動機的重要方法。

第五章【問答題】1、什麼是品德?品德心理結構的內容是什麼?

答: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個人根據一定的道德行為規範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特徵或傾向。

品德心理結構是指道德品質的心理成分及其相互關係。一般認為品德是由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心理成分構成的有機整體。

2、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的主要觀點。

答:兒童得到的發展是從他律到的階段到自律到的階段的發展規律。

3、如何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答:學校教育對學生品德的形成發揮重要作用,根據品德的心理結構,品德的培養應從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個方面綜合進行。

第六章【問答題】1、什麼是教學目標?教學沒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有何作用?

答:教學目標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學習的結果。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教學目標是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

教學目標是進行教學評價的依據

教學目標具有指引學生學習的作用

2、布魯姆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其中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哪些層次,其主要內容是什麼?

答:由低到高分為六級

知識,指對先前學習過的材料的記憶。

領會,指能把握材料的意義。

運用,指能江西的的材料應用於新的具體情境。

分析,指能將整體材料並理解組織結構

綜合,指能將部分組成新的整體。

評價,指對材料進行價值判斷的能力,這是最高的認知學習結果。

第七章【問答題】1、什麼是學習準備,其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答:學習準備是使新的新的學習成為可能的學生的身心發展條件,是學習的內部條件,是教學的起點。主要包括生理機能的發展,智力的發展,情緒的發展,社會性的發展,學習策略的發展,與新學習有關的知識與技能等六個方面。

2、什麼是最近發展區,其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有何啟示?

答:是指兒童能夠獨立完成的學習任務水平與在有能力的教師或同伴的幫助下方能完成的學習任務的水平之間的區域。

在教學中的應用:提供教學支架。是指通過教學支援,幫助學生完成起初不能獨立完成的學習任務,成功的通過最近發展區,並最終能夠獨立完成學習任務。

3、能力傾向和教學的相互作用含義是什麼?它對教學活動有何啟示/

答:是指學生的能傾不同,取得最佳教學效果的教學措施也不同,即只有符合學生能傾的教學才能達到希望達到的教學效果。

啟示:沒有適合所有學生的萬能的最佳教學法

教師要注意了解學生在能力傾向上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

對於能力傾向水平低的學生,應對他們進行預先訓練,提供給他們必備的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能傾水平。

4、什麼是智商?智商在人群中的分布狀態是怎樣的?針對智力超常和遜常兒童如何開展教學活動?

答:智商是智力上述的簡稱,是智力測量的結果。兒童智商成常態分布,即在全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為少數,多數人的智力處於中等水平。

教育心理學複習提綱

教育心理學複習資料 不定期更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基本內涵 研究物件 內容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同時又是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交叉學科。學習心理是教育心理學的核心。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 解釋 和控制的作用。具體來說包括 a...

學校教育心理學複習材料

第一章知識的表徵與學習資訊加工過程 一 陳述性知識 是關於 是什麼 的知識,包括各種事實 概念 原則和理論等。程式性知識 是關於 如何做 的知識,包括如何完成各種活動的技能。二 記憶的三種形式及其特點 1感覺記憶,即由來自外界環境中大量刺激資訊進入人的感覺器官而形成的。它的特點 1 保留感覺記憶中的...

職業教育心理學複習提綱

1心理學緒論 一 何為心理學?心理學是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那麼心理現象包括哪些呢?即心理學的研究物件有哪些?1.感覺 感覺是對於當前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應。感受性和感覺閾限的概念 感受性是對事物的感覺能力 感受閾限是指能引起個體感覺的持續一定時間的刺激量。2知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