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正文

2022-11-22 02:39:05 字數 3595 閱讀 6785

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有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教學中不止一次遇到過課堂上的沉悶,也不止一次聽到過學生對語文的厭煩之聲,很多學生對待語文的態度是越來越不愛學習。究其原因,就是「語文課很沒意思」。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何讓學生愛上語文,我想就成為了眾多語文老師一直努力的發向。

我在教學中也在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探索。就在迷茫當中,我接觸到了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寫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罷此書,我獲益匪淺,真是有種柳暗花明之感。

書中深入淺出的把乙個個生動的實際事例和精闢的理論展現在我們面前,其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斷震撼著我的心靈,使我不斷反思著自己的教學。特別是第二十二條建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對我感觸尤深。

蘇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說到:「讓學生們把你所教的學科看做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盡量多的少年像嚮往幸福一樣幻想著在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領域裡有所創造,做到這一點是你應當引以為榮的事。」我想這也是所有語文老師所期盼的,對於每位老師來說都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情。

那麼如何才能讓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應該怎麼去做呢?通過對書籍的閱讀理解,結合我自己的教學實踐,我有以**會:

一、拉近師生關係,縮短與學生的心靈距離。

傳統的中國文化讓身為教師的我們不由得都有了一種凌駕於學生之上的感覺,學生對我們是望而生畏,特別是語文老師,對於學生來說,好像只會永遠板著面孔,永遠講著師道尊嚴。無形之中就與學生產生了距離。大量的實踐證明:

學生喜歡哪個老師,便會喜歡哪個學科。試想產生了距離的學科,學生還會喜歡嗎?還能學好嗎?

因此,在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勢在必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尊重學生,信任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您若變成小孩子,便有驚人的奇蹟出現: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立刻成為樂園;您立刻覺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兒大,一塊兒玩,一處兒做工,誰也不覺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乙個真正有魅力的語文教師,總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其熱情誠懇的態度,總會深深地、持久地吸引學生。他們的坦坦蕩蕩,真誠無私,也都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永遠的輝煌。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現在,更要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這就需要我們平等的對待每位學生,不論他是優等生還是差生,我們都要尊重他們,信任他們。

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尊重,也就是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因為學生喜歡老師了,自然而然就愛屋及烏,喜歡上老師所教的學科了。

2、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俗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裡有愛迪生。

」任何乙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之處,包括我們的學生,因此身為教師的我們,要學會讚賞學生,讚賞他們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讚賞他們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讚賞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讚賞他們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教學中要注意使用激勵性的語言提問、評價,學生就會在一種積極愉快的情感體驗下學習,一旦他們產生牴觸情緒,即使一流的教師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學生。教師還要善於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對有創新或有不同觀點的同學首先給以肯定,對有創新的同學給以高度的讚揚,對有進步的學生每次給以鼓勵性的評語,尤其要注意多為學困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會、品味成功的滋味。

使他們形成「我也能學好」的良好心理狀態,讓學生體驗到自己的價值,去感受成功的喜悅。

二、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把課上得生動、活潑,充滿情感。實驗證明,課堂教學在高興、愉快的情緒中進行,學生當堂學習效果與一般情緒下的學習效果相比,最多能提高20%,反之,課堂教學在不高興、低沉的情緒中進

行,教學效果要下降35%,採用情感教學是課堂教學在高興、愉快的情緒中進行的有效保證。

我們的語文課其實是可以上得豐富多彩的,如課堂上我們可以採用多****、實物演示、**渲染、表演描繪、舞台劇表演等手段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自然地產生和課文內容有關的聯想和想象,激發出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更能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在教學朱自清的《春》這篇文章時,就採用了多種形式來創設情境,營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我**了《春天在**》的歌曲,順勢提出了「讓我們一起跟隨朱自清來尋找春天」的倡議,然後主要通過演示課件,出示春草圖、春花圖、春發圖、春雨圖等美麗的**,將生機盎然的春之景展現在學生面前,使他們身臨其境,由此,學生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就能感受到春天是綠色的海洋,是美麗的大花園,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

這堂課就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從具體到抽象,逐步深入;不斷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由學生機械接受變成了主動探索。學生們心情愉悅,課堂也收到了高效益。

三、教師要善於駕馭課堂,讓學生體驗成功。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乙個孩子如果從未品嚐過學習勞動的快樂,從未體驗過克服困難的驕傲,這是他的不幸。」學生在學習上木然、冷談是教師最為頭疼的了。

在我所教過的班級中,全部都有這樣狀態的學生出現,起初我也是採用了埋怨、批評、耐心輔導、找家長、強制學習等等,耗費了大量的精力,但學生卻進步不大,那麼怎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你任教的學科呢?蘇霍姆林斯基用生動的例子詮釋了

如何讓學生熱愛上自己的學科他提出要激發學生的志趣,同時還不忘關注另一部分學生,千方百計地喚醒學生那些無動於衷、態度冷漠的學生們,強調只有思考才能喚醒思考,教師要運用智慧型把學生從智力的惰性中挽救出來,使學生發現自己是知識的主宰,體會到做乙個思想家的自豪感。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千方百計使學生「享受成功」,他們才能學有勁頭。成功感是乙個人保持對於某一活動的興趣的原動力。作為教師,要因材施教,區別對待,採用「登門檻效應」,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每前進一步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使學生的興趣在積累成功中得到強化。

同時,教師在課堂中要當好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給予學生恰當的幫助。當學生真正感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主人就是我自己的時候,由此產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四、教師要有智慧型,善於動腦,吸引學生愛上語文學科。

蘇霍姆林斯基通過「思考之角」「難事之角」「幻想之角」「圖書之角」建構自己的物理學校,為學生創設了空間,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索發現,培養了學生愛思考愛**的能力。我們語文教師也要做到心中有「自己的學校」。也許我們沒有條件建立屬於自己的語文專業教室,但我們會盡量準備足夠的教具,和相關的書籍。

當我們學習新課的時候,學生的眼睛也會閃閃發光,他們也會爭先恐後地閱讀那些名著典籍,也會在課後查閱網路等資料,也會和我們一起**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一起陷入對先哲的追憶之中。

除做好常規教學外,我們還應該開展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行自主活動和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在進行《走近名著》活動時,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各班分別派代表選送乙個節目參加,由語文教研組老師當評委,進行比賽。

學生們分別表演了「三調芭蕉扇」、「舌戰群儒」、「桃園三結義」和「草船借箭」等故事。從選擇故事、編寫劇本、角色分配、排練到製作服裝、道具完全由學生自己完成。這是通過對書本某一知識的學習之後,學生參與、編排或動手製作、操作、繪製、蒐集等實踐活動,加深對

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為學生學習知識、掌握知識以及參加課外活動打下了基礎。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樂學,才能學好,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只有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營造一種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才會以滿腔的熱情,充沛的精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生才會真正喜歡上語文課。

如何讓學生「愛」上語文

教好語文課,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主要責任在教師,我們每個語文教師一定要有教好每個學生的責任感,同時要在提高自身素質上狠下功夫,充分利用好現在先進的教學裝置和手段。語文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成才的奠基石。沒有受到良好的語文教育,要想在其他方面的學習中取得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語文教學...

如何讓學生喜歡語文課堂

語文是每乙個中國人的必修之課,是繼承中國文化的基礎。以乙個主動的心態去接受會事半功倍,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反之以乙個死板牴觸的心態去學習語文,會事倍功半,甚至更糟。所以,要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堂,教師就要想方設法調整學生學習心態,努力當好 導演 和 設計師 一 變單元導引為 誘餌 讓學生的興趣等著你 ...

如何讓學生愛上化學課堂

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 對課程內容的選擇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 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對科學過程的感受。不過分強調知識的邏輯順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生活性 實用性,以及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2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加強 的力度,精心創設活動與 的情境,以及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3 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