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簡答論述

2022-11-19 03:36:08 字數 5017 閱讀 7652

第一章教育概論

1、簡述現代教育制度發展的趨勢。

答:(1)加強學前教育並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4)高等教育的型別日益多樣化;(5)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於國際交流。

2、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特點是什麼?

答:(1)教育的終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術的現代化;(6)全球化、(7)資訊化、(8)科學化。

3、簡述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答:教育具有質的規定性,教育的質的規定性在於,教育是有意識地向受教育者傳遞社會經驗以培養人的社會實踐。(1分)

(1)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1分)

(2)教育是有意識地培養人的社會實踐。(1分)

(3)培養人是在教與學的對立統一中實現的。(1分)

(4)教育是有意識地培養人的特殊社會實踐。(1分)

第二章教育與社會

1、簡述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係。

答:(一)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1)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2)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4)教育相對獨立於政治經濟制度。

(二)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1)教育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力量;(3)教育可以促進民主。

2、簡述教育與生產力的關係。

答:(1)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2)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3)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和手段;(4)教育相對獨立於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教育再生產勞動力,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

3、為什麼說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人才的規格和教育的結構?

答:(1)人才規格是對人才素質結構的要求,生產力的發展決定著勞動力的規格,進而也決定著教育所培養人的規格,所以當我們考慮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規格時,必須深刻地把握當代生產力發展的趨勢與要求。

(2)教育結構通常指各種不同型別和層次教育的比例構成,如不同級別、型別學校的比例關係,不同科類之間的比例關係等,都要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

4、簡述資訊科技與教育之間的關係。

答:(1)資訊科技改變著人們關於知識的觀念;(2)資訊科技改變著人們關於學習和教育的觀念;(3)資訊科技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了平台。

5、學校文化是怎樣形成的?

答:(1)學校文化的形成過程,是對原有文化的傳承與改造的過程(2)學校文化的形成過程,是對文化構成要素進行整合的過程(3)學校文化的形成過程,是學校文化主體積極建立的過程(4)學校文化的形成過程,是乙個良好行為的改造和積累過程。

第三章教育與身心發展

1、簡述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及對教育的要求。

1) 順序性

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乙個由低階到高階,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教育工作者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做到循序漸進,無論是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還是品德的形成都要由簡入繁,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的進行。

2) 階段性

階段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不同的總體特徵和主要矛盾,面臨不同的發展任務。

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做到教育具有針對性,對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標,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 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的同乙個方面的發展速度,在不同年齡階段的變化是不平衡的,或者不同方面的發展存在不平衡性。

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把握人的發展關鍵期,對症下藥,才會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4) 互補性

互補性反映個體身心發展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相互關係,首先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以後,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會得到部分補償,其次指心理機能和生理機能之間。

互補性告訴我們,發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見的,有些是隱性的,培養自信和堅持的品質是教育的主要內容。

5) 個體差異性

個體差異性是指個體間的身心發展或者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同方面之間,存在發展程度和速度的差異。

教育要遵循個體差異性,在教育工作中發現並研究個體間的差異特徵,做好因材施教,長善救失,使每一位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第四章教育目的

1、我國教育目的和基本精神是什麼?

答:教育目的: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人"。

基本精神:(1)我們要求培養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人,因此要堅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一;(2)我們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要求堅持腦力與體力兩方面的和諧發展;(3)適應時代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2、怎樣正確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

答:(一)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二)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1)德育;(2)智育;(3)體育;(4)美育;(5)勞動技術教育;(三)素質教育是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四)素質教育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的教育:

(1)創新能力不僅是一種智力特徵,更是一種人格特徵,是一種精神狀態;(2)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相輔相成;(3)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所在。

3、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關係是什麼?

答:(1)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是普遍與特殊的關係。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的總的質量標準和總的規格要求,是各級各類學校工作遵循的總方針;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是結合教育目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點制定的各級各類教育或專業的培養要求。

(3分)

(2)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它是結合教育目的、社會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點制定的各級各類教育或專業的培養要求;教育目的是乙個國家教育的總要求,而培養目標是各級各類教育的具體要求;二者的聯絡在於,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2分)

4、閱讀以下材料,說說如何通過課程教學改革改變教師在教學中關注不均衡的情況。某學校組織公開課,在老師上課的過程中,有時會向學生提問。去聽課的家長發現,老師每次提問時,自己的孩子都把手舉起,但老師每次都是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回答,而不會叫自己的孩子。

答:教學中關注不均衡的現象由來已久,這種現象違背了我國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不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當前的課程教學改革中,我們要切實關注並解決好不均衡的問題。(2分)

(1)改變學校教育過於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是我國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2分)

(2)「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同時也要看到學習成績不好學生的潛力,要採取積極措施促進後進生的發展。(2分)

(3)我國實行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素質教育區別於應試教育的標誌之一。素質教育強調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在教育中每個人都應該得到發展。所以無論是教師、學校還是社會以及相關教育部門,都不能只把關注的眼光放在少數優等生身上,要使所有的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展。

(3分)

(4)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評價方式。不能把學習成績當做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改變將學生學業成績當做評定教師業績唯一標準的方式。(2分)

(5)教師對於後進生,要善於發掘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其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針對後進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對症下藥,進行持之以恆的教育,而不是對後進生採取忽視的態度。(2分)

總之,通過課程教學改革改變教師在教學中關注不均衡的情況,既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又需要社會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學生家長的支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改變教師在教學中關注不均衡的情況。(2分)

第五章學生與教師

1. 教師職業道德素養:

答:(1)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2)熱愛學生:全面關心學生;尊重和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理解和寬容學生;解放和放飛學生。

(3)具有團結協作的精神。

(4)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2. 一名合格的教師應具備哪些專業素養?

答:(1)學科專業素養包括:

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了解與該學科有關的知識和學科發展

了解該學科的發展脈絡、思維方式和方**

(2)教育專業素養包括:

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

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綜合能力素養:語言表達能力、班級管理能力、協調能力、自我調整和反思能力

3. 教師個人為實現專業化應做的主觀努力(論述)

答:⑴善於學習。學習是運用特定方式和方法攝取知識以擴大知識和提高認識的過程。

從學習內容看,要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理論,學習專業知識,學習各種相關學科的知識,學習教育科學知識;從學習物件看,要向前人學習,向同時代的人學習,向同事學習;從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來看,要勤奮敏思,善於交流。⑵恒於研究。通過科學研究,我們可以發現規律,根據規律進行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

⑶勤於反思。反思是人類或個體或群體以自身為物件,以尋求更好的發展為目的而進行的積極的和仔細的審視與思考的活動。通過反思,既可以總結經驗、堅定信念,也可以發現問題、完善自己。

⑷勇於實踐。實踐是人們有目的的改造特定物件的活動。認識是實踐的前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過程中應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①要有實踐的意識、勇氣和將想法轉化為實踐的行動;②要講究實踐的方法。

4.獨生子女的心理特點

答:對獨生子女的看法,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是消極悲觀的觀點,二是積極樂觀的觀點,前者處於主導地位。積極地心理特點表現在:

(1)智力發展水平較高

(2)進取心較強

(3)求知慾強,興趣廣泛

(4)思想活躍

消極地心理特點表現在:

(5)自我中心

(6)依賴性強

(7)心理承受能力差

(8)嬌氣十足

5. 教師與學生的關係

答:(1)教學上的授受關係

(2)人格上的平等關係

(3)社會道德上的相互促進關係

6、簡述教師的作用。

答:(1)是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在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延續中起橋梁與紐帶作用(2)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塑造年輕一代的品格中起著關鍵性作用(3)教師是人的潛能的開發者,對個體發展起促進作用。

教育學簡答論述

1.現代教育制度發展趨勢 6 2.近代教育的變化 4 3.20世紀後世界教育特徵 4 4.近現代中國小學教育發展特徵 4 5.教學改革要解決的核心 6.義務教育的意義 4 立法宗旨 3 7.小學教育在義務教育中的地位 3 8.小學教育目的的作用 3 和依據 3 9.素質教育的理論要點 3 10.身心...

教育學論述

1 簡述教育學功能?答 1 可以幫助人們深刻地認識教育現象。2 可以使教師上有完備的知識結構3 可以為進一上學習教育學理論打下基礎4 可以形成規範化的思考和表達能力可以提高實踐工作的理性水平。2 教育學的研究經歷那些階段?答 1 古代 教育學的萌芽 2 近代,教育學的形成 3 現代,教育學的繁榮發展...

2023年小學教育學簡答與論述複習

學習小學教育學的意義 1 有助於小學教育工作者形成科學的教育觀,增強教育的自覺性和預見性。2 有助於小學教育工作者增強專業素養,提高教育的熱情和效率。3 有助於提高小學教育的質量和水平。4 有助於推動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學研究,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的社會制約性 表現 1 社會政治 經濟對教育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