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後勤社會化改革方案

2022-11-19 00:06:03 字數 5749 閱讀 7829

學校辦後勤、後勤依賴學校的狀況已經成為制約學校教育發展的"瓶頸"因素。後勤社會化改革,關係到學校實施"兩個一流"的發展戰略目標的全域性。因此,必須抓住三校合併的有利時機,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大力推進,盡快完成學校後勤社會化改革。

一、改革的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江總書記關於"****"的重要講話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國辦發[2000]1號文**的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快高等學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意見》的精神,堅持後勤社會化改革的方向;堅持為學校教學、科研、師生服務的方向;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抓住機遇,勇於實踐,加快我校後勤社會化改革。

二、改革的原則

1、堅持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相結合的原則

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逐步建立起後勤社會化的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後勤改革就是要在實行政企分開的體制改革的基礎上,實行機制創新,走"專業化、市場化、產業化"之路,為後勤工作的社會化建立起一種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自我經營、自負盈虧的執行機制。

2、堅持"政企分開,兩權分離"的原則

政企分開就是將後勤管理職能與後勤事務分開,由學校設立相應的職能處(後勤管理處),作為甲方執行後勤行政管理職能;組建武漢理工大學後勤集團,作為乙方執行後勤事務,具體實施後勤服務工作。甲方代表學校行使制定後勤規劃、經費預算、組織專案招標與後勤集團簽訂合同,對後勤實體服務質量、**進行監督等行政管理職能。實現國有資產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明確學校的資產所有權、處置權和後勤實體的資產經營使用權。

3、堅持為教學、科研和師生員工服務的原則

後勤改革要始終堅持為教學、科研和師生員工服務的原則,遵循教育規律,認真處理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係。改革要有利於提高學校的後勤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有利於減輕學校的負擔;有利於提高辦學效益;有利於保證學校的穩定和發展。

4、堅持"實際、可能、協調、統一"的原則

在後勤改革中,要堅持從校情出發,貫徹全校一盤棋的思想,理順關係,實行行業歸口,合理配置資源,做到優勢互補,形成規模效益。改革要逐步推進,謹慎操作,講求效益,使後勤改革與學校的綜合改革相統一;使後勤改革中的有償服務和經營服務力度與廣大師生心理承受能力和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制定統一的相關的配套政策,保證後勤社會化改革的正常進行。後勤基礎設施、大型裝置更新費用仍應由學校承擔。

學校用於後勤的執行費用應在2023年的經費上,上浮10%,以後再隨著學校發展,後勤服務工作規模的變化而增減。

三、改革的目標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實現我校後勤管理模式與執行機制的根本轉變,為學校的教學、科研和師生員工提供優質服務和後勤保障。

改革的總體目標是: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實現後勤社會化,建立起符合學校教育特點與需要的新型後勤保障體系,實現學校辦學模式的重大變革。使後勤真正成為自主經營、獨立執行、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社會主義的新型後勤企業,最終戚為社會上第三產業的經濟實體。

目標分兩步實施:

第一步:企業化。在今年內,把後勤服務經營人員、相應資源及操作執行,從學校行政管理系統中分離出來,組建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後勤服務實體。

第二步:社會化。後勤服務實體實行企業化執行後,用兩年左右的時間立足校內服務,開拓校外市場,擴充套件生存空間,增強後勤實力,為進入跨高校的社會化的後勤集團打下良好基礎。

四、改革的方法與步驟

(一)理順工作關係,明確後勤服務範圍,實現政企分開撤銷現有的總務處,分設後勤管理處與後勤集團。後勤管理處作為甲方代表學校實施後勤行政管理職能,後勤集團作為後勤實體,從事學校後勤事務。

1、改制前學校要按照"業務歸口、人員歸隊、資隨人走、人隨事走"的原則,對現所有涉及後勤範疇的工作進行甄別,首先將全校範圍內凡屬後勤經營服務方面的工作,包括:為師生提供的餐飲業、學生宿舍、物業管理、保潔綠化、校舍維修、水暖電執行、商業、接待服務、教育教學設施的後勤管理服務、車隊、通訊及通訊等劃歸後勤集團,學校黨、政、工、團、學、青、婦單位一律不再從事同類生產經營活動。

2、將學校原掛靠總務處的房改、愛委辦、綠委辦、計生辦、醫院、附屬學校、幼兒園、居委會等公益性後勤,暫由學校新設立的後勤管理處或校區後勤辦代管。待條件成熟,按國家政策將醫教系統從學校分離交給社會或當地**承辦。

3、技術性後勤暫由專業單位承擔,待條件成熟,再劃歸後勤集團,時間為2023年9月前。

(二)在轉製過程中,應區分不同情況,採取分步實施的辦法

1、對於已初步具備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生產經營型實體,在改制過程中,實行事企分離,一步到位。

2、對於某些雖屬生活後勤的單位和部門(水電管理、郵政通訊),在不能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情況下,可採取逐步轉製的辦法,由學校將其交給後勤集團進行託管。

(三)學校對屬於後勤工作範疇的事務重新規劃、組合,按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原則組建武漢理工大學後勤集團,武漢理工大學後勤集團的組建,要堅持人、財、物的集中統一,資源共享,規模效益的原則。後勤集團管理機構設一辦四部,下轄按區域組建的校區公司,校區公司下轄按行業組建的中心及按教學區組建的綜合性中心。

1、後勤服務集團組織機構示意圖:

2、董事會構成:

後勤集團是學校的全資企業,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董事會由7人組成:副校長(或校長助理)1人,後勤管理處1人,計財處1人,國資處1人,審計處1人,工會1人,後勤集團1人。

3、後勤集團的管理體制:

後勤集團一級的幹部由學校黨委會任免並逐步推行聘任制,後勤集團內部的機構,編制及幹部任免由學校黨委的派出機構後勤黨工委決定,並逐步實行競聘上崗、擇優錄用的競爭機制。行政系統實行集團一一校區公司一一專業中心**管理。

4、集團的黨群機構:

(四)勞動服務公司三校區共有勞動服務公司職工622人(其中全民職工28人),債權債務累計450餘萬元,由於資產質量較差,人員素質不高,只適於從事學校後勤服務類的工作,因此,將勞動服務公司整體歸併後勤集團與後勤公司共享學校的後勤市場。

1、勞動服務公司歸併後勤集團後,保留學校勞動服務公司的牌子及其獨立法人地位,並作為學校的勞動管理處,同時履行勞動服務公司的相關職責與校內臨時用工的管理職能。

2、勞動服務公司成建制的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可繼續保留,屬後勤集團領導,並逐步按現代企業制度進行改制;實體的法人代表可以據實更換,職工可以輪崗;其他職工在各行業中心混崗,享受同崗職工待遇;也可單獨組建相應的行業中心,開闢新市場。

3、學校委派到勞動服務公司的幹部,由學校統籌安排;勞動服務公司大集團職工的所有制性質不變,退休後享受社會養老保險。

五、管理與執行

(一)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對後勤工作的管理,學校設立後勤管理處,代表學校行使後勤管理職能,全面負責學校的後勤保障工作,履行學校後勤工作的計畫、管理、協調與監控職能;行使學校維修經費預算、後勤經費使用與控制、專案招標、合同簽約、工程質量監督、服務**檢查、維修專案驗收等職權;代表學校進行水電、節能、環保等方面的管理、協調後勤與學校有關職能部門和地方**有關職能部門的關係,處理好各種矛盾;作為房改領導小組,愛衛會、綠委會、計生辦委的辦事機構,負責日常工作,行使管理職能;做好附屬學校、幼兒園、居委會的協調、管理工作、對三校區的後勤辦公室實行業務領導。

(二)新組建的武漢理工大學後勤集團是學校內部實行企業化管理,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乙個單位。集團作為乙方,全面負責後勤系統的生產、經營和服務的各項職能,完成學校賦予的各項後勤保障任務。後勤集團實行企業化管理,通過收費為學校提供優質、低價的後勤服務。

集團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具有相應的人、財、物的使用調配權。後勤集團應根據企業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

(三)新的後勤管理體制確立之後,在管理上,後勤集團隸屬於學校的統一領導,學校對其實行巨集觀管理和控制。後勤集團的領導班子由學校任免;校區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由集團工委決定,報學校組織部門備案;其他幹部由集團、校區公司與中心聘任,實現幹部聘任制和全員勞動合同制。在執行機制上,學校後勤工作將實行事企分離,逐步改行政撥款為收費服務,甲、乙雙方以契約、合同的形式規範執行。

明確雙方的責、權、利,體現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學校甲方有對乙方使用的選擇權和對乙方服務**和服務質量的監督權。後勤集團有參與學校後勤服務,並在相同**和質量的前提下享有優先承接服務專案的權力。

同時,有為學校提供方便、及時、優質服務的義務。

六、政策保障

學校後勤社會化改革是乙個系統工程,牽涉面廣,政策性強,要充分認識到此項工作的艱巨性和複雜性。學校黨、政領導要高度重視,積極支援,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研究和領導。學校要加大後勤社會化改革的宣傳力度,不但要做好後勤幹部和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還要做好廣大師生員工的觀念轉變工作。

同時,在轉製的過程中學校對現有後勤人員的安排,資產使用及經費與資金投入等要給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形成良好的改革氛圍,確保我校後勤社會化改革順利進行。

(一)人事政策

後勤集團與學校行政管理體系成建制分離之後,對於原屬學校事業編制的人員,實行"老人老辦法"。

1、檔案工資晉公升及管理。原屬事業編制的人員,在後勤集團工作期間由學校保留檔案工資。同時,凡國家和地方**及學校出台的工資及各類補貼政策,其增資部分,應歸入本人檔案工資,到退休時,由學校按當時的標準計發退休工資。

2、住房、醫療等福利待遇。原屬事業編制的人員在後勤集團工作期間,仍應享受學校相應的住房分配、住房公積金補貼、房改、公費醫療及喪葬、撫卹等福利待遇。

3、原屬事業編制的人員在後勤集團工作期間,應參加學校同類人員的相應職稱評定和技術等級晉公升以及幹部定級。並將有關材料以及與之相關的工資增資材料歸入本人檔資。但不作"後勤集團"內部晉級的依據。

4、退休及管理。原屬事業編制的人員,達到正常退休年齡的或本人自願申請、經後勤集團同意的,參照國家法定的各類人員退休年齡,可分別按正常或提前由學校辦理退休手續,並享受相應的退休待遇。

5、人員流動辦法。(1)根據學校行政管理和後勤集團的實際需要,學校對"後勤集團"的有關幹部實行雙向流動使用。(2)對於確因特殊原因,而不能從事後勤服務工作的人員,學校"人才交流中心"予以接收。

(二)後勤資產管理

在轉製的過程中,學校要對後勤方面的國有資產及時清查核實和產權登記,在明晰產權關係的基礎上,本著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對後勤集團所使用的資產,學校作為國有資產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在改制初期,學校以託管、租賃的形式,劃轉給後勤集團使用。今後根據後勤集團的發展情況,並按有關規定,後勤集團通過對裝置的維修或向學校交納固定資產折舊費或租賃費等形式,實現對國有資產的保值責任。

(三)經費與資金投入

1、在改制初期,對與學校己分離的後勤服務實體,應區分不同情況,分別對人員工資、日常執行經費以及各類補貼等費用,按照國家及學校的有關政策給予扶持。因學校教職工個人收入的整體提高,其增量部分可帶入後勤集團。今後,增量部分將逐年遞減。

對於保證學校正常執行的零星維修工作以及生活服務中心的能源費等,繼續採取部分補貼的辦法。

2、屬託管的單位和部門,實行目標管理。在其還不具備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能力的情況下,其人頭費和日常執行經費等應以改制前的一年為基數,由學校逐年予以劃撥,如遇政策性調資等應另行追加。根據其轉製情況,其人頭費可逐年遞減。

3、在後勤社會化改革過程中,凡涉及到教學、科研及師生員工生活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型裝置的購置及大修等,仍由學校投入。特別是對沒有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廳要求達標的後勤設施,學校要加大投資力度,使之盡快達標。

(四)理順關係,規範服務為理順關係,統一市場,規範服務,維護正常的校園生活服務秩序,更好地為教學、科研及師生員工生活服務,校內凡屬後勤服務的專案和經營市場統一歸口"後勤集團"負責開發、經營和管理。校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藉口從事後勤範疇的服務和經營。後勤集團可根據校園規劃在合適的地域合理開發師生員工生活所需的經營服務場所,全力為教學、科研和師生員工服務,確保服務質量。

七、後勤改革進度安排

本著大改革、小振動的原則,先易後難,由上而下,一次規劃,分步實施後勤社會化改革方案。

1、9月份:學校通過後勤社會化改革方案,組建後勤集團並掛牌;

2、10一11月份:組建三校區後勤服務總公司及相應的中心、公司;同時,按照資隨人走、人隨事走、業務歸口、人員歸隊的原則,將三校區分散在各部門的屬於後勤範疇的服務和經營的市場整體劃轉到後勤集團。

3、12月份:制定具體執行方案;過渡執行,後勤集團與學校的經濟關係不變;

4、2023年元月:按新體制、新機制執行。

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再思考

作者 唐忠李秦孫厚彬 科技資訊 2013年第11期 摘要 多年來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對減輕高校辦學的成本,提供更為堅實的後勤保障,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改革進一步深入,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 現的新的問題,新的矛盾也顯現出來。本文就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些問題...

對高職院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幾點認識

作者 錢華寧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08年第04期 在過去長期的計畫經濟體制下,我國高職院校的後勤保障體系普遍是封閉式的,後勤服務多為 供給型 福利型 服務效益低下,質量不高,並且占用大量的事業經費,極大地影響高職院校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後勤有必要進行社會化改革,實現我國高職院校辦學模式...

高校後勤管理體制的社會化改革

作者 張華清 商情 2015年第46期 摘要 高校後勤的管理體制社會化改革是各大高校在管理模式上的重大突破。在經濟復甦科技現代化的我國,高校後勤社會化的發展趨勢越來越突出。近些年來,社會各大行業倡導高校後勤管理改革這樣才能使各大高校在改革的大潮中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事實證明,有效的促進高校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