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

2022-11-06 01:03:03 字數 5349 閱讀 2443

替@§刪 j 鷹能 ……一一… -=n…

教學方若

≤77≥柱

馥如何培養學生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

◎阮承壽(三明市建寧縣溪源中心小學

365000)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解決被列為四大目標之

一是圍繞著問題來說的,不多不少,不需要學生自己收集資訊、

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而課改後的教材,有了飛躍性的進步,

.貫穿於所有數學內容的學習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成了最終目標.在負責省課題《問題解決》的子課題《在教學中增強教師駕馭問題的能力》的研究中,深深體會到要培養學生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課堂教學中必須用好題,激發學生興趣;讀懂題,融入題境;重分析,突出數量關係;教方法.形成解題策略.

豐富的情境貼近學生生活.但由於資訊是紛亂的,有隱蔽的、有多餘的,這就要學生學會去觀察、收集、整理、比較、篩選出有用的資訊,抽象成數學問題,也就是要完成「解決數學問題」的第乙個轉化.因此「讀懂題」顯得至關重要.在此強調的

是「瀆懂題」,「讀懂」不僅只是能區分題目中的條件和所求。而是要把題目的情境內化成自己的認識,並保留清晰的印象.

一【關鍵詞】好題;讀懂;數量關係;策略;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解決被列為四大目標之一.貫穿於所有數學內容的學習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成

個想要解決問題的人,就如乙個演員,要把自己融入劇情

才能將人物表現的淋漓盡致。讀題者,只有置身於題目的情境中,把自己當作當事人,全身心投入,理解題意的效果才能好.乙個讀懂題的人能在讀完題後洞察到題目的「骨架」.也就是數量關係.讀題要做到「讀」、「融」、「敲」、「述」.「讀」有經驗的老師說「讀題一般要瀆三遍.一遍讀,搞清楚是什麼事:二遍讀,篩選,捕捉有用的數學資訊,誰和誰有關係?

有什麼關係?三遍讀.要解決什麼問題?想能解決什麼問題?

」「融」

了最終目標.在負責省課題《問題解決》的子課題《在教學中增強教師駕馭問題的能力》的研究中,深深體會到要培養學生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必須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

用好題。激發學生興趣

教育家程頤提出「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學生需要的是好題,好題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融入其中,樂不思返.

邊讀邊表演或用手勢或畫圖表示,模擬情景,讓自己融入其中,使數量關係展現眼前.「敲」抓住關鍵句,仔細推敲字、詞、句,準確理解題意.「述」用自己的話複述題意,使題目內容轉化為鮮明的表象.

例:情境圖出示「乙個足球50元,乙個排球40元,乙個籃球60元;(1)籃球比足球貴多少錢?(2)排球比籃球便宜多少錢?」「貴、便宜」這兩個詞學生較難理解.因此可先讓學生

「好題」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既能聯絡生活實際,又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好題」的解題途徑和策略是多種的,需要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發揮多種的數學思考:「好題」具有啟示意義,有利於掌握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和解題策略.課改後的教材。

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解決問題生活情境,並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不同的呈現形式.比如一年級教材

多讀幾遍後,抓住重點詞,採用換詞法讀題後交流、比較體會.如把「貴」換成「多」,把「便宜」換成「少」再讀,小組討論、比較題意是否改變.接著用更具體的數學語言60比50多多少?

**現的純圖畫式的數學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習情趣,使其身臨其境的了解題意.進入二年級,教材圖畫式的問題減少,

逐步出現一些半文半圖、或**式、或**結合,或直接文字

敘述的題,有利於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到了高年級,則

多以文字敘述或**式為主.有利於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中的這些題都是好題.所以教師要先用好教材中的題,在教學時,以一定的「事件」為載體,展示和演繹主題圖的情景.另外由於受生活環境、認知差異等影響.教材中有的題不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還需根據學生的學情、教學內容的特點。大膽地對教材進行開發再創造.比如.我在教學「分類」中,沒有單純依賴教材中的主題圖,還利用校門口有一家便利店的條件,領學生到便利店轉了一圈.引導學生觀察:什麼樣的商品擺放在一起?

結果,回到教室後,學生紛紛發言:看到啤酒和啤酒在一起,香皂和香

40比60少多少?表示出來.也可配合線段圖幫助理解.最後轉澤為數學算式.這道題就解決了.

三、重分析,突出數量關係

課改後的教材雖說為學生提供了不少新鮮且貼近學生

生活的情景.但是,沒有了關於數量關係和線段圖的教學內容,也不直接講概念和數量關係,具體的例子也少了.這讓人覺得新教材在完成學生「解決問題」的第二個轉化(分析數量關係,探求解題方法)是一帶而過.從而導致在實際教學巾,

有的教師,依然用老的方法去教;有的教師不敢講數量關係,生怕束縛學生的思維:還有的教師,由於沒教過舊教材不會指導學生進行分析,把落腳點放到了解答問題上.其實,我認為新教材省略了分析的過程.不給數量關係式,是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是留給學生和老師更大的空間,既能增強學生解題的靈活性,又給了教學隨機生成的機會,增強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

皂在一起,速食麵和速食麵在一起……進而得出;同類的商品要擺放在一起.這樣教師順利引入課題:同類的東西放在

一起就叫分類.同時也為學生理解分類,進而學會分類打好

了基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應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

出數量關係,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可見新課程

二、讀懂題,融入題境

傳統的教材,最大的缺失就是忽視了小學生「解決數學

對於數量關係不是不教.而是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去「悟」。在親歷中去抽象數量關係的模型,是教給學生一種數

問題」心理上的第乙個轉化,呈現的應用題形式單一.條件總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 18

t一7a l

。教學方法

@學思考的方法.因此我認為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教師應

個」,先求出大猴採了多少個桃;也可以根據問題「兩隻猴一

大膽的繼承舊教材「應用題」教學的寶貴經驗,突出對問題解決中數量關係的教學.

小學數學中數量關係有兩種,一是反映加、減、乘、除意義的基本數量關係,二是密切結合某類實際問題概括而得的常見數量關係.要突出數量關係,首先要讓學生理解和建立

共採了多少個」,想到大猴採的不知道,應該先算大猴採的個數.無論哪種想法,當明確了這個「中間問題」之後,解題思路

也就形成了.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是怎樣求大猴採的個數,要用每筐個數×筐數;怎樣求兩隻猴一共採的個數,要用大猴採的個數+小猴採的個數.在學生列式解決問題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下面幾個問題:這道題是分幾步解答的?先算了什麼?

為什麼要先算大猴採了多少個?是利用哪兩個條件計算的?引導學生反思解題過程.

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含義,在教學中要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結合素材理解運算順序,在具體的運算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加減、乘除的意義和互逆關係.通過紮實四則運算的教學,讓學生積累原型,知道在什麼時候用加、減、乘、除運算.其次要會從實際問題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數量關係,比如:路程=速度×時間.對數量

四、教方法。形成解題策略

「策略」是問題解決的重要保證,也是問題解決教學的關鍵所在.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可以教的,關鍵是怎樣教?策略不

關係的分析,傳統應用題教學中也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如分析法、綜合法、作圖法等,這些對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十分有幫助.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是靠簡單的傳授,不是死記硬背,要靠學生去感悟.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指導,將「隱性」的策略「顯性化」.具體做法是,在解決問題前,教師鼓勵學生思考需要運用哪

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具體情

況.適時使學生注意是否要調整解決問題的策略;在解決問

1.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或者熟悉的符號表達問題情境

和問題.

題之後,引導學生靜下心來想一想:「我為什麼用這種策略?怎樣運用這個策略?解決這個問題時,還有沒有比它更合適的策略?」必要時,把解決問題的策略提公升到數學思想的高度.形

2.根據所求問題和條件,運用圖、**等多種形式分析數量關係.

3.回憶所**算及其他內容的數學意義.將數量關係表達出來.建立數學模型.

成用分析法和綜合法思考問題的意識.

總之.要培養學生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在教學時應先選擇或創造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好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通過引導使學生融人情境,讀懂題;再經過分析使其在對問題實際意義和數學意義的真正理解的基礎上,感悟數量關係;而後思考討論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

4.向別人解釋自己所列模型的實際意義.

例:二年級(下冊)第82頁的例題,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兩

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教材以**結合的形式呈現了問題:大猴採了3筐桃,每筐12個.小猴採了6個桃.兩隻猴一共採了多少個桃?教學時,町以讓學生通過看圖說說圖里告訴我們什麼事,要我們解決什麼問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絡已有的經驗進行思考.可以根據「大猴採了3筐桃,每筐12

索解決問題的策略:最後經反思,使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構建常用的數量關係和數學模型,最終達到提公升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接76頁)

的影響,得到的答案就是 iu!__i.

iulu

6.精心設計問題,保證問題的有效性

問題設計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關鍵部分,科學合理的問題設計不僅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提公升課堂教學效率,

針對迷惑性的題目,在教學問題設計中,需要為學生設計幾個相關的問題,詢問學生被除數與除數之間的大小關係,比較兩個題目之間的差別.需要怎麼計算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分析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思維偏差.有誘導性地開展問題設計,能夠充分**學生的錯誤,進而引導學生走出誤區.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還有利於鍛鍊學生的思維,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精心

設計問題.保證問題的有效性.在小學數學課堂問題設計中需要注意幾個問題.在問題設計中需要為學生留下充分探索的時間,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和思維設計一些疑難點,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保證學生能夠自主參與到解答問題中.在問題設計中需要注意基礎知識點的中心性,注意問題設計的精確度,保證學生能夠圍繞問題發散思維.最後在問題的設計中最好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設計新的問題.

5.設計變式型問題,培養靈活思維

存小學數學教學中,時常遇見一些變式型問題,這種問

題是指利用不同形式的例項來說明本質,讓學生能夠了解到事物的變化規律,把握事物空間形式和數量的關係,激發學生的思維.如在題目「一批服裝,甲單獨做需要30天完成,乙單獨做需要20天完成,問甲乙合作需要幾天」和題目「甲從a地到b地騎軍需要20min,乙從b地到a地騎車需要

課堂教學與課堂問題設計息息相關,好的問題設計能夠

鍛鍊學生的思維模式,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教學問題設計中需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在問題設計中注入新的理念,

30min,問同時出發,二人何時能夠相遇」這兩個題目非常類似.通過比較學生能夠很快發現這類問題之間的聯絡規律,問題的設計能夠加深學生對這類問題的思考,克服學生原有的思維定式.培養學生靈活思維能力.

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提高教學效率.課堂問題設計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數學課堂問題設計中,需要為學生留下充分探索的時間,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和思維設計一些疑難點.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同時注意基礎知識點的中心性,保證學生能夠圍繞問題發散思維.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8

如何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袁麗萍解決問題是數學的核心,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習數學離不開解題,解決問題的數學是貫穿全部小學數學的內容,要結合具體的生活情景,讓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逐步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會促進各領域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如何培養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

21世紀的中國小學數學教育,正面臨著資訊社會和市場經濟的巨大挑戰。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是指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數學與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是數學學習的核心,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誌。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只...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作者 王敦禹 讀寫算 素質教育論壇 2015年第01期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 7661 2015 01 0018 02 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一般的數學問題只要通過一步 二步的計算就能解決。但現在的教材中確實存在著部分習題所取素材與生活不太貼近,使得低年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