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2022-11-01 01:09:06 字數 5119 閱讀 4323

第九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說明

一、單元教學內容概括

第二單元教材以「月是故鄉明」為專題進行編排的。本組選編的一首首詩詞,一篇篇散文,可以說,都是遊子們思鄉懷鄉的絕唱。《古詩三首》中《泊船瓜洲》是寫景抒情,《秋思》則是敘事抒情,《長相思》則融寫景與敘事於一體,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首古詩詞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一樣的。《梅花魂》寫了遠在異國他鄉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託在梅花身上,表達了對祖國、對家鄉矢志不渝的眷戀。《桂花雨》寫作者對童年的搖花樂的美好回憶和深深的懷念。

《小橋流水人家》則深情地寫了留在記憶中的美好的故鄉生活。

編排這組教材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讀書體會作者對家鄉的思戀、摯愛的思想感情;二是通過對比閱讀,使學生領悟到,思鄉的情是一樣的,思鄉的方式、寄託的物件卻是因人而異的,引發鄉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從而體會到作者的感情是通過一些景物或事情表達出來的;三是通過讀書,引導品味語言,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二、單元訓練點落實

第二單元的訓練點是體會人物的思鄉之情,領悟作者怎樣表達這種情感。《古詩三首》在初讀課文、理解內容之後,把三首詩詞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教學。在體會相同感情的同時,感受語言的各自特點,揣摩表達方法的不同。

《梅花魂》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悟,作者回憶了外祖父生前的幾件事?然後,引導學生圍繞「從課文的哪些地方體會出外祖父思戀祖國的感情」這個問題,深入讀書,交流討論,領悟作者怎樣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桂花雨》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體會搖花帶給作者的快樂,無窮的回味,領會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小橋流水人家》是略讀課文,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結合學習要求,邊讀書邊思考。在交流中,教師隨機點撥引導學生想象作者家鄉景色的美好,人們生活的愜意。

5古詩詞三首

上海市閘北區洛川東路小學張陸合

【教學目標】

1. 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

3.學習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詞大意,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4.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多**課件;古詩配樂

2. 學生準備:了解王安石、張籍、納蘭性德的生平;收集有關思鄉的古詩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要點】

學習《泊船瓜洲》,理解詩歌意思,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一、匯入學習

1. ****歌曲《故鄉的雲》。

思鄉是一種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懷,她像血液一樣,流淌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中,由古至今,從未間斷。從今天起讓我們走進第二組課文,看看那些漂泊在外的遊子,是懷著一顆怎樣的赤子之心,懷念和讚美故鄉的吧!首先,我們來學習三首古詩詞。

2. 板書課題,齊讀。

說明:悠美的旋律伴隨著富有感染力的導語,揭示出本組課文的主題,營造出濃濃的思鄉氛圍,為學生學習古詩奠定感情基礎。

二、初讀古詩

1. 這節課先讓我們跟隨《泊船瓜洲》,與王安石共奏一首思鄉曲吧!

(**出示): 《泊船瓜洲》,師範讀。

2. 你了解這首詩的作者嗎?誰來介紹一下。(先讓學生交流,然後**出示)

王安石(2023年—2023年),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宰相,主張改革變法。

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3.自由朗讀這首古詩,要求:(**出示)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結合課文注釋,想想詩句的意思。

(3)想一想:哪句詩最能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情?

3. 檢查交流:(**出示全詩)

(1)指名朗讀詩歌,注意「間」、「數」、「重」、「還」四個多音字的讀音。

(2)對照課後的注釋,交流:你讀懂了什麼?

(3)交流:哪句詩最能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情?

說明:這一環節教師要注重學生自學情況的反饋,重點放在古詩的朗讀檢查上,至於詩句的意思只要求大致了解即可。

三、研讀詩句

1.**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反覆朗讀這兩句詩,想象一下:你的腦海裡出現的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2)同學們描繪的畫面非常美麗,可是作者只用了乙個字就全部包含了,是哪個字?(「綠」)

(3)你能用不同的「綠」來描繪一下當時的情景嗎?(**出示)

近處( )的小草的柳樹,遠處的樹林( )的高山。

(4)小小的「綠」字卻有大大的文章!讀讀課後的《資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指名朗讀。

聽完「綠」字的故事後,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乙個「綠」字把春風給江南披上了綠裝這一變化,生動而又形象地寫了出來。 同時也給我們以極大的啟迪:一首詩,一篇文章都需要作者傾注大量心血,需要對字、詞、句進行精心地錘煉方可成。)

(5)再次朗讀,讀出你的感受來。

2.那麼作者的家鄉在**呢?此刻他自己又身在何方?讀讀課題和詩歌的前兩句來思考。

**出示整首詩:

(1)這兩行詩**現了三個地名,仔細讀讀注釋,知道它們分別在**嗎?

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長江,指出這就是詩中所提到的「水」,標出南北方位和「瓜洲」的位置後,指名學生上黑板畫畫其它兩個地方的位置。

板書:◎瓜洲

京口鍾山

(2)結合圖和注釋理解詩意。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間」是指「間隔」的意思,所以讀「jiàn」。

(3) 簡介鍾山: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他是在那兒長大的,對鍾山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是他的第二個故鄉。

3. 日夜思念的家鄉就在江對岸,詩人能夠回去嗎?為什麼?

(不能,從「明月何時照我還」中看出詩人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鄉。)

說明: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古詩理解能力,因此教師並不逐字逐句地花時間進行解釋,而是在關鍵的詞句上進行點撥,進一步提高學生品析詩句的能力。

四、小結複習

1. **出示古詩:

配樂朗讀,注意讀出語氣、節奏、重音。

同學之間互相評議。

2. **出示:同桌合作,背誦這首古詩。

3. 小結:

這首詩是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經瓜洲時所寫。短短28個字展現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綠,抒發了久思故鄉的一寸衷腸,更暗示了他對自己前途的擔憂。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巨集圖嗎?

千萬思緒湧上心頭……更讓我們驚嘆的還是他對文字的講究,乙個「綠」流傳百世,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風範!

4. 認真抄寫《泊船瓜洲》,準備默寫。

說明:小結部分教師適當補充作者的寫作背景,有助於學生更深刻地感受詩人的當時的思鄉之情。

第二課時

【課時要點】

學習詩詞《秋思》、《長相思》,感知詩詞大意,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一、複習匯入

1. **出示:《泊船瓜洲》插圖。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泊船瓜洲》,在王安石的眼中,鄉愁就是那一片吹綠了家鄉的徐徐春風。你記住這首古詩了嗎?

指名學生背、齊背。

2. 到了張繼和納蘭性德的的筆下,鄉愁又是什麼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秋思》和《長相思》。

板書:秋思長相思

說明:複習背誦所學古詩,以簡潔的語言匯入學習,直奔主題。

二、初讀詩詞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兩首詩詞,要求讀得正確、通順。

(2)通過看注釋,查資料,試著說說兩首詩詞的大概意思。

(3)對比閱讀,說說這兩首詩詞的異同。

2.**出示《秋思》和《長相思》。

指名讀,正音,學習四個生字。

3.對比閱讀,初步了解詩詞異同。

(兩首詩詞都是表達思鄉之情。其中《長相思》是詞,詞又叫長短句,因此,詩句與詩句不同,根據詞牌填寫,字數有多有少。長相思是詞牌名,內容多寫男女或朋友久別思念之情。)

說明:通過對比閱讀,初步了解詞的特點,感知兩首詩詞的大概意思,為深入品析詩詞作鋪墊。

三、品讀詩詞

(一)學習《秋思》

1.**出示:張籍(約公元767-830),唐朝詩人。

字文昌,原籍吳郡(治今江蘇蘇州),少時遷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貞元十五年進士,因家境貧困,眼疾嚴重,孟郊戲稱「窮瞎張太祝」。他的詩多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民生疾苦,頗得白居易推重,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有《張司業集》。

2.**出示古詩和注釋,學生交流詩歌大意。

(1)「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重點指導:

①秋風是沒有形狀的,詩人怎麼會看見?「見秋風」其實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景象?(板書:見秋風)

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感受秋天蕭瑟冷清的氛圍。

②「意萬重」是什麼意思?詩人為什麼會「意萬重」?(板書「意萬重)

(張籍幼年家貧,年紀很小就遠離故鄉,到二十

五、六歲時,已經歷了浪跡天涯的羈旅生活。他常年四處奔波、漂泊異鄉,對家人有說不完的思念。)

③ 想象說話:假如你就是遠離故土思念家鄉的詩人,你會在家書中寫些什麼呢?

有感情地朗讀前兩句詩。

(2)「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重點指導:

①「恐」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恐「說不盡」?(板書:說不盡)

(聯絡「意萬重」和「匆匆」上可以看出詩人唯恐在信中忘寫重要內容的心理。)

②點選出示插圖,展開想象:家書「開封」後,詩人會怎麼做?(板書:又開封)

(添上一筆,補上……;重新合上,隻字未動。)

如果你是「行人」,你目睹了詩人這一奇怪舉止,心裡怎麼想?你想對詩人說些什麼話?

同桌交流,想象畫面。

3.感情誦讀全詩。說說在詩人張籍眼中,鄉愁是什麼?

(一封意萬重、說不盡、臨發又開封的家書)。

(二)學習《長相思》

1. 朗讀全詞,讀通,讀出節奏感。

2. 欣賞課文插圖,對照文中注釋,嘗試用自己的話解釋詞中所描繪的情景。

(1)感受邊塞軍旅生活之苦:

①你覺得邊塞軍旅生活怎麼樣?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抓住「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雪一更」體會邊塞軍旅的千辛萬苦。

板書:邊塞苦旅

②朗讀體會。

(2)想象故園和諧寧靜之美:

①「故園」是什麼地方?「此聲」是指什麼聲音?詩人可能想到故園的什麼呢?

(引導學生交流:故園沒有這樣的風雪交加,故園不會這樣的臥不成眠,故園不會這樣的寒冷孤寂;故園,有的是寧靜祥和,有的是親人關愛,有的是溫暖舒適……)板書:思念故園

②天倫之樂,溫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此時此刻,這樣的情景全破碎了。碎在征途上,碎在風雪中,碎在心坎上,誰再來讀《長相思》?

《古詩詞三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識記本課7個生字並正確書寫 運用。正確 流利朗讀 背誦古詩詞。2 進一步了解宋詞的有關知識。3 借助字典和課後注釋理解詩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詩詞的意思,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4 想象詩詞所描繪的情景,並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一篇短文寫下來。教學難點 想象...

古詩詞三首

古詩詞三首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 弄 怪生 相媚好 亡賴 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2 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古詩詞。默寫 牧童 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3 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並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教學重點...

古詩詞三首

詠史朝代 魏晉 作者 坐死 原文鬱鬱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藉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譯文茂盛的松樹生長在山澗底,風中低垂搖擺著的小苗生長在山頭上.由於生長的地勢高低不同,憑它徑寸之苗,卻能遮蓋百尺之松.貴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