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堂提問的原則及提問策略

2022-10-30 21:00:08 字數 4567 閱讀 2354

一、有效提問的原則

1.導向性原則

根據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有效提問應具有導向性。乙個好的問題應該是乙個高階組織者,它為緊隨其後的回應提供乙個框架。比如,要學生解釋泡沫滅火器的原理時可將其拆成如下問題:

(1)硫酸鋁屬於哪種型別的鹽?其溶液中存在怎樣的平衡?

(2)碳酸氫鈉屬於哪種型別的鹽?其溶液中存在怎樣的平衡?

(3)兩溶液混合後原來的平衡是否會受到影響?

(4)原平衡相互影響的結果怎樣?

這一串問題有了比較明確的導向,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正如海森堡所說:「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於解決了問題的一大半。」

2.關聯性原則

根據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有效提問應具有關聯性。將問題與已有知識關聯起來,使問題從現象的直接描述轉化為具有某種抽象性的問題,轉化為有所知有所不知的問題,提高知識的關聯度。比如,「熵」的引入。

首先觀察現象:一盒火柴散落;一滴墨水在水中擴散;濃溴水滴在試管底部,紅棕色蒸汽慢慢公升起。引導學生思考並提出如下問題。

(1)這些變化的共同特徵是什麼?

(2)固體naoh、nh4no3、nacl等都能溶於水,它們溶解後微粒排布有何變化?

(3)自發反應傾向於朝著熵增還是熵減的方向進行?

這一串問題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對已有知識進行總結,引發對新概念得出結論,很好地利用了新舊知識的遷移,在教學實踐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3.主體性原則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乙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課堂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展示學生的個性特長,使他們成為真正充分發展的人。

比如,學習「電解池」時,通過學生自主實驗**,充分發揮學生的各大感官望聞問切功能,感知電解氯化銅溶液的現象,分析產物,引導學生思考、質疑,誘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1)電解cucl2溶液的過程中,導線和溶液中分別有哪些自由移動的帶電粒子?其運動方向如何?

由ka和kh的大小可知,ch3cooh的電離程度大於ch3coo-的水解程度,因此該混合溶液呈酸性。學生通過思考能判斷出hcn和nacn混合液呈鹼性。此時引導學生思考提出問題:

(3)0.1mol/l hx(hx為弱酸)溶液與0.1mol/lnax溶液混合,溶液的酸鹼性如何?

這裡引入大學教材中的水解平衡常數,有助於學生理解hx電離和x-水解程度的相對大小,目的更加明確,學生的思維被高度啟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5.趣味性原則

楊振寧教授曾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好奇心理是學習的最好動機。

現實的、有趣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容易啟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化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比如,學習「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時以「神舟九號」為背景設計如下問題:

(1)發射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燃料,化學式為(ch3)2nnh2)+四氧化二氮(氧化劑)的推進劑組合,這兩種物質混合後反應產生大量的熱能。反應後的產物可能有哪些?化學方程式如何?

(2)若5g偏二甲肼在四氧化二氮中完全燃燒可釋放212.5 kj的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3)神九起飛時可看到火箭尾部冒出紅棕色氣體,逸出的紅棕色氣體是什麼?寫出產生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長期使用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劑有何問題?

從長遠來看航天燃料可選用何種燃料?何種氧化劑?

「神舟九號」的成功發射和接收,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也引起了學生的極大關注。這樣的提問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學生沉浸在思考的漣漪中,讓學生在探索頓悟中感受思考問題的樂趣。

二、有效提問的策略

1.有的放矢,循序漸進

課堂提問的靈魂不僅體現在啟發方式上,更應建立在通過對主、客觀的具體分析而提出有效問題上。上課前,要充分備學生、備教材,做到有的放矢,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

案例1:在一次同課異構公開課中我對「鹽類水解」的教學設計如下:

(1)酸溶於水後溶液呈酸性,鹼溶於水溶液呈鹼性,為什麼?

(2)一些正鹽,如nacl、ch3coona、nh4cl等溶於水後既不能電離出h+,也不能電離出oh-,它們的水溶液的酸鹼性如何?四人一組實驗測濃度均為0.1mol/l的nh4cl、al2(so4)3、nacl、ch3coona、na2co3、kno3溶液的ph。

(3)實驗表明,正鹽的水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先考慮ch3coona溶液為什麼顯鹼性?與什麼因素有關?

(4)在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離子之間能否反應?存在幾組電離平衡?

(5)在ch3coona溶液中,ch3coo-、h+和ch3cooh之間的電離平衡對水的電離平衡有何影響?

(6)在ch3coona溶液中,新的平衡建立後,溶液中c(oh-)和c(h+)之間有何關係?溶液顯什麼性?

(7)ch3coona溶液顯鹼性是由於ch3coona溶於水,與水發生了相互作用,把這種作用叫做鹽的水解反應。請分析鹽與水相互作用的實質和結果,試得出鹽類水解的概念。

本節內容是學生思維的障礙點,故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設計遞進式梯度問題,循序漸進,使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從而啟用學生的思維。

2.精心預設,動態生成

葉瀾教授說過:「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精心預設的問題也不是滴水不漏的,課堂上常常會出現難以預料的問題,如果能及時捕捉這種生成性問題,並巧妙引導,往往會引出無限精彩,給人意外的驚喜和收穫。

案例2:學習「沉澱的轉化」時,通過實驗**知道agcl易轉化為agbr,agbr易轉化為agi,得出結論:溶解能力相對較強的物質容易轉化為溶解能力相對較弱的物質。

並引導學生用反應agcl+i-

學生思考並質疑:若cl-的濃度足夠大,agi也不能轉化為agcl嗎?於是提出問題:

已知,常溫下飽和氯化鈉溶液中c(nacl)=6mol/l,若用飽和氯化鈉溶液多次處理1 kg agi(s),每次加入1l飽和氯化鈉溶液,則第一次處理達平衡時,溶液中c(i-)為多少?有多少克agi(s)轉化為agcl(s)?需要反覆多少次才能將agi(s)完全轉化為agcl(s)?

分析過程如下:agi+cl-

飽和nacl溶液中c(cl-)=6mol/l,故平衡時c(i-)=510-7mol/l,m(agi)= 510-7mol/l 1l 235g/mol=1.17510-4g,需反覆處理的次數為8.51106次。

由此可見,若用飽和nacl溶液處理agi(s)有少量可轉化為agcl(s)。即「溶解能力相對較弱的物質可以轉化為溶解能力相對較強的物質。」

學以致用:以baso4為原料製取各種鋇鹽的方法是將它轉化為可用鹽酸溶解的baco3。已知baco3的溶解度比baso4的溶解度大,此轉化是如何實現的?

教學過程中師生碰撞出思維火花,教師運用教學機智使「節外生枝」變為「錦上天花」。關注問題的動態生成,實質上是關注學生主體的彰顯,滿足學生的**慾望,關注學生思維的過程,對學生的創造性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3.發散思維,開放創新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有了問題,才會去思考和**,有**才會有創新和發展。當乙個問題的答案不止乙個而是好幾個時,它就要求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從而引起學生多角度的心理興奮,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

案例3:複習強弱電解質時提問:鹽酸是強酸,醋酸是弱酸,設計乙個最簡便的實驗進行驗證?所用試劑和用品不限,請寫出實驗方案並與同學交流。

這是乙個開放性的問題,其立意在於要求學生能抓住弱酸的本質特徵,運用所學知識設計實驗方案。同學們爭相發言,基本認同以下幾種方法。

方法1:1mol/l的鹽酸和醋酸,進行導電性實驗,燈泡較暗的為醋酸。

方法2:0.1mol/l的鹽酸和醋酸,測溶液的ph,鹽酸的ph=1,醋酸的ph>1。

方法3:等體積 0.1mol/l的鹽酸和醋酸,與足量mg條(用砂紙打磨過的表面積相同)反應,產生氣泡較慢的為醋酸。

方法4:等體積 ph=2鹽酸和醋酸,與足量mg條(用砂紙打磨過的表面積相同)反應,產生氣體較多且較快的為醋酸。

方法5:等體積等ph的鹽酸和醋酸,消耗naoh溶液較多的為醋酸。

方法6:等體積等ph的鹽酸和醋酸,加水稀釋相同倍數,溶液ph變化較小的是醋酸。

同學們思考並質疑:以上方法中哪個最簡便?怎樣配製ph相同的鹽酸和醋酸?

mg條的表面積不同對實驗有影響嗎?同學們激烈討論,一致認為前兩種方法較簡便。正當「風平浪靜」時有人發言。

方法7:比較nacl溶液和naac溶液的ph,或用酚酞看哪個溶液會變紅?

話音剛落,教室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毫無疑問,大家一致認同此方法最簡便。

這種開放性問題,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調動學生追求成功的潛在動機,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開拓創新的精神。

綜上所述,化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關鍵是要創設恰當的情境,準確設定有層次的問題以及教師精心的引導;通過不斷創設問題情境,以疑引思,激起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再通過準確設定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最後在教師精心的引導下,把學生成功地引向知識海洋的彼岸。當然,如何提出有效問題,針對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都會有所不同,甚至不同的教師都會有差異,所以有效提問還有待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肖川.教育的智慧型與真情.嶽麓書社,2009,3.

[2]加里d.鮑里奇著,易東平譯.有效教學方法(第四版).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3]王中榮.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問題及思考.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12(328).

[4]程波.設計問題串構建高效課堂.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11(327).

化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教育心理學家告訴我們 思維過程往往從問題開始 有了問題,既而提出,不僅可以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能力,也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理解運用知識的重要途徑,從而可以有效地進行啟發式教學。有效提問是課堂提問的基礎,是課堂順利進行的關鍵,可以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從幾個方面來談談在高中化...

試論新課標下高中化學課堂提問策略

作者 張榮 成才之路 2019年第19期 摘要 新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和 讓學生有主動思考的機會,這就需要教師重視課堂提問策略。一是要巧妙借助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積極思考 二是要巧妙結合生活實際,引發學生深度思考 三是要引入多元問題教學,引...

化學課堂教學中的相機提問

三 在興趣點處提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某乙個方面的知識感興趣,他就會自主地 全身心地學習某一知識,而並不感到厭倦。從心理學上講,當學生有了興趣,說明他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從而產生自覺性的行為。如果教師善於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在興趣點加以提問,那麼學生的學習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