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2022-10-30 13:09:04 字數 3368 閱讀 3970

《小石潭記》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章,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並抓住特點寫景及借景抒情的寫法。

3.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悲涼的心境。

4.通過對課文的品讀,感受祖國山河的美,提高對美的鑑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並抓住特點寫景及借景抒情的寫法。

2.理解作者在貶居生活中孤獨悲涼的心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匯入

匯入1:俗話說:「一切景語皆情語。

」透過作者幽美的景物描寫,我們能發現他內心的隱秘世界嗎?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學習柳宗元的這篇寫景記遊的散文《小石潭記》,品一品柳宗元在無情的山水間寄寓著怎樣的情感?

二、自主學習(一)——預習與展示

1生字注音

篁竹(huáng) 清冽(li為坻(chí)

為嶼(y為嵁(kān) 佁然(yǐ)

俶爾(ch翕忽(x差互(cī)

寂寥(liáo幽邃(suì) 悄愴(chuàng)

2文言文詞語

(1)重點實詞

水尤清冽:尤,格外;冽,寒冷。

坻:水中高地。

嶼:小島。

嵁:不平的岩石。

蒙絡搖綴:覆蓋著、纏繞著、搖晃著、鏈結著。

可百許頭:表示估計數目

下澈:直照到水底。

布:映在。

佁然:愣住的樣子。

俶爾:忽然。

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

差互:交相錯雜。

悄愴:寂靜得讓人感到憂傷。

幽邃:深遠。

以其境過清:淒清。

(2)一詞多義

以全石以為底(把,用,介詞)

卷石底以出(用法同「而」,表修飾)

以其境過清(因為)

可潭中魚可許頭(大約)

不可知其源(能夠)

明滅可見(能夠)

然怡然不動(……的樣子)

然往來翕忽(然而)

許潭中魚可百許頭(表示數目不確定)

雜然相許(贊同)

曳屋許許聲(hǔ,擬聲詞)

清以其境過清(淒清,冷清)

水尤清冽(清澈)

環如鳴佩環(玉環)

四面竹樹環合(環繞)

為為全石以為底(作為)

為嶼(成為)

若皆若空游無所依(好像)

若毒之乎(你)

其其岸勢(它的,小溪的)

其境過清(指小石潭的)

不可知其源(指小溪)

而潭西南而望(連詞,表修飾)

乃記之而去(連詞,表順接)

隸而從之(連詞,表並列)

(3)詞類活用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詞作狀語,向西)

下見小潭(名詞作狀語,向下)

皆若空游無所依(名詞作狀語,在空中)

日光下澈(名詞作狀語,向下)

俶爾遠逝(形容詞作狀語,向遠處)

潭西南而望(名詞作狀語,向西南)

斗折蛇行(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七星一樣)(名詞作狀語,像蛇(爬行)那樣)、

其岸勢犬牙差互(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

悽神寒骨(使動用法,形容詞作動詞,使……淒涼)(使動用法,形容詞作動詞,使……感到寒冷)

如鳴珮環(使動用法,使……發出聲音)

心樂之(意動用法,形容詞作動詞,以……為樂)

近岸(形容詞作動詞靠近)

(4)文言句式

倒裝句:

全石以為底(賓語前置,應為「全以石為底」)

省略句: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影」前省略「魚」)

坐潭上(句首省略主語)

(5)重點句子翻譯

①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翻譯:砍倒竹子,開闢出一條道路(走過去),向下面顯現乙個小譚,潭水格外清涼。

②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翻譯: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翻譯:陽光直照到水底,水底的石頭上有魚的影子,呆呆地,一動不動。

④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翻譯:又忽然向遠處遊去,往來輕快敏捷。

⑤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翻譯: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水流像蛇一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⑥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譯:溪岸的形狀像狗牙那樣交錯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在**。

⑦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翻譯:四面被竹子和樹木環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不覺感到心情淒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瀰漫著憂傷的氣息。

3作者名片

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

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他參加過永貞革新,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從此柳宗元在荒遠偏僻的永州苦待了整整十年,在此期間,寫下了一組著名的山水遊記,合稱《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澗記》《石渠記》《小石城山記》)。後又被改貶到更為荒涼的柳州,四年後,病魔無情地奪去了他年僅四十七歲的生命。

文稿由劉禹錫編為《柳河東集》。

4文體鏈結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自主學習(二)——合作與交流

寫作特點:

1移步換景

作者在移動變換中帶領我們領略了各種不同的景致,具有極強的動態的畫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講述了發現小潭的經過,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漸在人們面前展開一幅美妙的圖畫。

2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寫景物時,無不滲透著自己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充滿了生機,卻無人賞識。

而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過於清冷的環境更容易激起作者「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淒清美形成了強烈的比襯,有力地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實的不滿。

四、拓展延伸

請你發揮出聰明才智,為小石潭設計景點。

示例一:我設計的景點是「竹徑幽路」——依山勢地形,蜿蜒前行。路寬約1公尺,兩旁翠竹搖曳,沁人心脾的是翠竹清香,耳邊還不時傳來婉轉、悠揚的鳥鳴聲。

示例二:我設計的景點是「石潭觀魚」———沿著小石潭四周,圍著一圈木製欄杆,依欄而望,潭水清澈見底。潭中,百來條紅鯉魚「佁然不動,俶爾遠逝」。

樹木倒映潭底,和魚影交織在一起,形成「魚在岸上游」的奇觀。

五、布置作業

1.識記文言實詞。

2.背誦此文。

《小石潭記》教案

渭源縣五竹中學

張曉娟2023年3月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黨寨中學唐小石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 小石潭記 是北師大版八年級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一篇寫景遊記,這一單元的主題是 臨水騁懷 從這個單元所選的課文課文以及文章自身特點來看,教材的編寫意圖意在繼續讓學生積累文言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學會多種描寫技巧,領會寓情於景的寫作方法。2 教材內容 小...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課 小石潭記 1課時 課前預習 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資料。相關課程標準 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學習目標 1 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培養學生閱讀 理解 翻譯淺易文言文的能力。2 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品味生動細緻的景物描寫,體會作者通過此遊記表達的...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掌握抓住景物特徵加以細緻描摹的方法與融情於景 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體會這些寫法的妙處,提高自己的鑑賞能力。能積累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與虛詞,掌握其音與義,了解常見的文言句式特點,從而理解作品的內容和藝術手法。教學重難點 背誦及體會文章寫景抒情的方法。文章前面寫 心樂之 後面又寫 悄愴幽邃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