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蘇軾》教學案例

2022-10-29 20:36:09 字數 3236 閱讀 3913

(課前準備:**背景**,王菲演唱的蘇軾作品《明月幾時有》,創設情境)      一、匯入由背景**引出課題的主人公蘇軾,千年古詞,至今猶唱,蘇軾詩詞的影響力不言而喻。為了更好的了解蘇軾,和學生們一起走近蘇軾。

《走近蘇軾》

《走近蘇軾》教學案例

(課前準備:**背景**,王菲演唱的蘇軾作品《明月幾時有》,創設情境)      一、匯入由背景**引出課題的主人公蘇軾,千年古詞,至今猶唱,蘇軾詩詞的影響力不言而喻。為了更好的了解蘇軾,和學生們一起走近蘇軾。

用「我們當中有誰知道他長什麼樣子呢?」引導學生回顧初中課文《核舟記》,由其中有句「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可推斷蘇軾可能是絡緦鬍子。另外講述蘇軾與蘇小妹間的趣聞,可知東坡臉長。

(「腳蹤未出香房內,額頭先到畫堂前」「去年一點相思淚,今年始流到嘴邊」),然後展示蘇軾**。

二、引題

繼續以問句的形式引導學生:在你心目中蘇軾是個什麼樣的人?(學生可能會答出詩人、詞人、書法家、畫家、教育家、發明家)。

用林語堂對蘇軾的評價句統一學生的看法(展示**)「他是個鳳毛麟角式的人物」。那我們就看看這個被林語堂稱為『鳳毛麟角式」的人物。他一定有很多成就,但我們對他的了解、認識更多是通過什麼渠道?

(學生會答出詩文、教材),因為他寫了很多的作品,到現在我們還在學習,那我們以前學了他的哪些作品?現在我們就一起回想一下他的作品。(展示**詩詞文賦)(學生回憶蘇軾的作品)

三、憶析

對詩詞進行歸類,從中找到詩詞的特點。由於散文和賦我們知道得不多,因此側重點放在詩詞方面。

說到詩,我們就不能不提到唐詩,唐詩更多的是力求表現生活場景,記錄生活樂趣,我們提到唐詩就會想到喝酒、種地、聚會、思念,所以唐詩給我們的印象是重情趣。宋詩是在唐詩後發展起來的,宋朝有了程朱二位理學家,或者是唐詩把生活中的情趣寫光了,宋詩就更多的表現一種對生活的深思,對人生的一種認識,「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就是一種對生活的思考,所以宋詩更多的願意表現理趣。蘇軾的詩在宋詩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蘇軾的詩中既有「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生活樂趣,又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深思哲理,因而我們說蘇軾的詩的特點是什麼呢?(學生應該能答出是「情趣與理趣同在」)。蘇軾的詩留到現在的有二千七百多首,詞有三百多首,但我們大多時候提起蘇軾時想到的是他的詞,提到蘇軾我們就會想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因為他開創了豪放詞風,但他的婉約詞也一點不遜色於柳永等婉約大家。蘇軾詞中既有「會攬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又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的感傷,所以他的詞風特點是(婉約與豪放相容)。而散文與賦體文我們平時遇到不多,今天就不多談了。散文我們在高一時學過他的一篇文章《石鐘山記》,在那篇文章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是 (學生能答得出來「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那是一篇記遊的文章,但作者在平常的記遊過程中也能找到生活的哲理,這就是蘇軾,這就是深思的蘇軾。

著名美學家李澤厚說「他是個詩、文、書、畫無所不能、異常聰明敏銳的文藝全才」。圖現蘇軾書法作品――《黃州寒食帖》,獨具一格的詩畫――《枯木怪石圖》。

歸結蘇軾的成就

「詩――「蘇黃」

詞――「蘇辛」

散文――「唐宋八大家」

文學理論――「行雲流水」

繪畫――「朱竹」軾畫朱竹,正體現了他不重形似的繪畫主張,

書法――「宋四家」

育才――「蘇門四學士」

水利____蘇堤

飲食____東坡肉、東坡湯。

四、評析

分析蘇軾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來分析,告訴學生蘇軾的一生受到很多的不公正的待遇,他是我國文學史上被貶路程最長,被貶次數最多的一位文化名人,但我們讀他的作品時感受到最多的感情是什麼?是傷感,落沒?還是一種豁達、樂觀、開朗?

(各持己見)。他的作品中既有「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放,又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智慧型,也有「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悲涼,更有「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的無奈,那麼他作品的思想所表現出來的感情為什麼會這樣?了解蘇軾的身世與經歷。

家庭:父親是著名散文家,母親是明大義的女子――程氏。

愛好:他本人幼年時喜歡《莊子》。

朋友:成年走入仕途後多次被貶,在黃多年裡又與和尚佛印來往密切。

我們試著分析一下蘇軾作品中的複雜的感情態度。

積極入世,建功立業的儒家思想,儒家樂天知命,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精神感召,在其潛意識中發揮著一以貫之的主導作用。

道家主張無小為,有大為,他就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就是崇尚自然,在政治上「不尚賢」。

佛家的普渡眾生,大濟蒼生的思想又讓蘇軾在從政時更多的關心百姓。

儒釋道三種思想在他的頭腦中交替出現才導致了他作品中情感的複雜性,但這三種思想畢竟不是平起平坐而是有所側重的,從我們遇到的諸多作品中可以感覺到他的思想更多的是豁達、樂觀、曠放,可見他的思想中是儒學占上風的,而道與佛則讓他在仕途失意時盡情地解脫內心的苦悶,所以當他遇到人生困境時就會感慨人生如夢,而感慨後又夢想著建功立業,想著天下人民。因而蘇軾仕途失意但卻豁達,命運坎坷樂觀,我們回顧歷史上與蘇軾有著相同經歷的人,或如屈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投江而死;或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遠離塵世;或如賈誼、柳宗元抑鬱而終。但不幸的經歷中只有蘇軾,履險阻如平地,視功名如浮雲,樂天知命,隨緣自適,「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正是有了儒家的積極入世的思想,才讓蘇軾一生達觀,也正是有了釋道二義才使蘇軾在多次的不幸中自強不息、曠達灑脫的生活下來,他的這種態度至今仍有著積極地教育意義。

縱觀蘇軾的作品技巧爐火純青,詩文才氣貫天,思想博大精深,人格光芒萬丈。蘇軾一生想著天下,心繫蒼生,讓他豪情萬丈;在失意時,寄情山水,灑脫飄逸;在悲觀時又以儒家思想警惕自己,而變得豁達開朗。蘇軾留給後人的不僅是詩詞文賦,名言警句,更有他達觀,開闊的心胸,讓我們也如蘇軾一樣在生活的多次困境中中自強不息、曠達灑脫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因苦難而煥發光彩。

五、拓展

如果蘇軾現在就出現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說什麼?

蘇軾,我想對你說

蘇軾,我想對你說

蘇軾,我想對你說

(學生活動)

作業:我與歷史名人對話是高考作文題,今天的作業是把你與蘇軾的對話形成文字。

下課,**《大江東去》配樂朗誦

馬玉傑,女,黑龍江大慶市教師進修學院教師。

《走近蘇軾》《走近蘇軾》教學案例

(課前準備:**背景**,王菲演唱的蘇軾作品《明月幾時有》,創設情境)      一、匯入由背景**引出課題的主人公蘇軾,千年古詞,至今猶唱,蘇軾詩詞的影響力不言而喻。為了更好的了解蘇軾,和學生們一起走近蘇軾。

《走近蘇軾》教學反思

三 小學的語文活動中應當多講講詩人的故事,讓學生在理解詩意的時候,能自然而然地想到詩的際遇 生平,能聯絡具體的生活環境來理解詩詞的意境,詩句的含意,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理解成為有源之水。老師們在課堂內對作者的介紹,應盡量避免使用那些公式化的 刻板的 不帶一點感 彩的介紹,而應當多使用那些能激發學生...

走近動物 案例

動物與人類生息相關,是生命之鏈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朋友們最喜歡親近 交流的知心朋友。這個活動,就是以人類的朋友 動物為活動物件,設計猜謎 故事 表演 手工製作 設計動物家園等活動,對學生進行科學 人文 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要熱愛大自然 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高尚情操。在活動過程中既有合作 學習,...

蘇軾傳世名句學案

詞篇 1.明月幾時有2.春色三分 3.何人遺公石屏風4.但願人長久5.人有悲歡離合6.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7.回首想來蕭瑟處8.竹杖芒鞋輕勝馬 9.撿盡寒枝不肯棲10.枝上柳棉吹又少 11.笑漸不聞聲漸悄12.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13.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14.十年生死兩茫茫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