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繞日運動

2022-10-16 17:00:29 字數 4561 閱讀 1178

1、地球的公轉

(1)①公轉方向與自轉方向一致,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繞日逆時針運轉。

(2)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傾斜的角度和方向始終不變,地球北極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使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之間形成66.5夾角。

(3)公轉的特點。

①公轉過程中地軸的指向不變,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地軸是一直傾斜的,但這種傾斜並不會發生變化,一直保持著指向宇宙空間中的同乙個方向,這個方向指向北半球夜空中的小熊星座的北極星。

②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地軸總是與公轉軌道平面保持66.5°的夾角(如下圖),故地球的赤道面和黃道面總保持23.5的夾角,稱為黃赤交角。

地球公轉一周即一年,約為365.2422天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讓地球儀繞日公轉時,使北極始終朝向事先確定的某個遙遠的方向。

過地球儀球心,與桌面平行的面為公轉軌道面。

地表接受太陽垂直照射的點叫太陽直射點。

夏至日直射點所在的緯度稱為北回歸線;冬至日直射點所在的緯度稱為南回歸線。直射和斜射:

從球面上而言,同一經線上某緯度正午太陽直射,該經線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是從直射點向南北遞減,也就是說熱量分配也是從直射點向南北遞減,當太陽主要直射在北半球時候,北半球獲得的光熱充足,北半球就處在夏季,而此時南半球主要是斜射為主,南半球就處於冬季,總而言之,南北半球日期相同,季節相反。

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

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一天中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

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律是:正午太陽高度在夏至日,由北緯23.5度向南北兩側遞減;在冬至日,由南緯23.5度向南北兩側遞減;在春分,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遞減。

中緯度地區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是:夏季高,冬季低,夏至日最高,冬至日最低。

(3)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夏季:晝長夜短

冬季:晝短夜長

北半球白晝最長的月份是6月,最短月份是12月;南半球相反。

②北半球:

3月21日—9月23日晝長>夜長夏半年

9月23日—次年3月21日晝長<夜長冬半年

由於地球的公轉運動,產生了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周年變化,使各地在一年中獲得的太陽光熱的多少不同,就產生了季節的變化,四季變化在中緯度地區最明顯。從天文含義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內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冬季就是一年內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春秋兩季是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

4、五帶的劃分:以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為界

五帶劃分

(1)緯度高低不同,太陽輻射能不同。主要是因為緯度不同造成的,有陽光直射的地方,太陽能豐富;陽光斜射的地方,能量分散,熱量較少。

有無陽光直射是劃分熱帶的依據。

有無極晝現象是劃分寒帶的依據。

寒帶極晝期長時間受陽光照射,為什麼還是寒冷?

寒帶雖有極晝現象,但是由於太陽入射角很小,陽光仍比溫帶少得多。

(2)人們根據太陽熱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狀況,把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帶: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其緯度範圍、有無極晝極夜現象及有無太陽直射現象見下表:

2、6、四季的變化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轉的不同位置的時候,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就完全不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並且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節相反。

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

(三)五帶的劃分

首先,五帶是天文地帶。天文地帶強調太陽的光照情況,根據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來劃分。劃分五帶的天文標準有兩個,即有無直射的太陽光線和有無極晝、極夜現象。

其次,五帶是緯度地帶。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和分布,都因緯度而不同。因此,按照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劃分五帶,就是按緯度劃分五帶。

這樣,每乙個地帶有一定的緯度範圍。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有其緯度差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有無直射陽光。

劃分有無直射陽光的緯度界線,就是南、北回歸線。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太陽每年直射兩次。南、北回歸線上,太陽每年直射一次。

南、北回歸線以外的地帶,太陽終年不會直射。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也有其緯度差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有無極晝、極夜現象。劃分有無極晝、極夜現象的緯度界線,就是南、北極圈。

赤道到南、北極圈的地帶,終年沒有極晝、極夜現象。在南、北極圈上,每年各有一天極晝和極夜。在南、北極,極晝、極夜現象長達半年之久。

在每個緯度帶內,季節變化具有一定的特徵,如熱帶範圍內,有太陽直射的機會;寒帶範圍內,會出現極晝極夜的現象;而溫帶範圍內,上述兩種現象都不會出現。五帶各具有不同的季節變化特點。

(1)熱帶:在南北緯23.5°之間的熱帶,是縱跨47°的低緯地帶。

它的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39.8%。熱帶地區,除回歸線外,任何緯度一年內有兩次直射。

兩次直射的日期,在赤道上出現在春分和秋分。從赤道到回歸線,隨緯度的增高,南北半球的直射日期分別向夏至日和冬至日接近,到回歸線上就只有一天直**。因此,從赤道到南北回歸線,每年由有兩個高溫季節逐漸過渡到只有乙個高溫季節。

不過,這裡的季節變化無法用春夏秋冬四季來表示。從晝夜長短變化來說,赤道上終年晝夜等長,從赤道到南北回歸線,晝夜長短變化的幅度逐漸增大。到回歸線上,最長和最短的白晝相差2小時50分,最長不會超過13小時25分,最短不會短於10小時35分。

由此可見,熱帶範圍內,天文現象的緯度差異是極小的。

(2)南、北溫帶:在南、北半球,由回歸線到極圈範圍內的南、北溫帶,是兩個寬度最大、面積最廣的緯度帶。每個溫帶跨緯度43°,兩個溫帶的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51.

7%。溫帶範圍內,沒有太陽光線直射的機會,也沒有極晝極夜現象,正午太陽高度每年有一次最高,有一次最低;晝和夜每年有一次最長,一次最短,日期分別在夏至和冬至。因此這裡每年有乙個高溫季節,有乙個低溫季節。

正午太陽高度的極大值隨緯度的增加而降低,變化幅度都是23.5°×2,即47°。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隨緯度的增加而顯著地擴大。

在南、北回歸線上,最長和最短的晝長相差只是2小時50分;到南北極圈,就出現極晝極夜了。溫帶的四季變化最為明顯,緯度愈高,冬夏溫差愈大。

(3)南、北寒帶:南、北寒帶是兩個圓形的高緯地帶,邊緣是南、北緯66.5°,到中心即極點為90°。

與熱帶、溫帶比較,寒帶的面積最小,僅佔全球總面積的8.3%。從天文特徵來看,這裡到處都有極晝極夜現象。

除極點外,又都有晝夜分明的時期。因而全年可分四個時期:晝夜分明,極晝,晝夜分明,極夜。

其中,晝夜分明時期,因緯度增加而減少;極晝極夜時期,因緯度增加而加長。即使在晝夜分明和極晝的日子,正午太陽高度也是很低的。夏至這一天,北極的太陽終日在地平線以上23.

5°的高度。因而,這裡接受太陽光最少,氣溫終年很低,為寒帶。

(2)公轉的意義。

地球公轉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週期性變化,這種變化促使了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和分配熱量的變化。

①四季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轉的不同位置的時候,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就完全不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3月21日前後;夏至:6月22日前後

秋分:9月23日前後;冬至:12月22日前後(以上僅指北半球而言,南半球情況相反)

四季的劃分:一般把春分日前後的3、4、5月三個月稱之為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前後的6、7、8月三個月稱之為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前後的9、10、11三個月稱之為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前後的12、1、2月稱之為北半球的冬季。由於球體的關係,南北半球太陽正午高度角情況相反,太陽主要直射在北半球時候,就斜射在南半球;同理亦然,故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

②五帶的劃分。

地球是個很大的球體,同一時間內,不同的緯度的地方,受到太陽照射不同冷熱就有差別,根據太陽熱量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狀況把地球表面就劃分為五帶:

熱帶:熱帶有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兩次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上一年一次太陽直射,熱帶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大,終年獲得的太陽光熱充足,終年炎熱,四季變化不明顯。

溫帶:溫帶接受的熱量受正午太陽高度角影響大,一年四季雖無正午太陽直射,但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明顯,故溫帶熱量適中,四季變化明顯。

寒帶:寒帶終年無太陽直射,且終年處於斜射,終年寒冷,且有極晝極夜現象。

我國日曆的組成

我國的日曆通常由公曆和農曆組成,我國日曆公曆屬於陽曆,農曆屬於陰陽曆。

曆法:按年、月、日、時等計算或安排時間的方法。

世界上的曆法有三種:陽曆、陰曆、陰陽曆。

陰曆:以月相變化週期為依據。

陽曆:以地球繞日公轉為依據。

陰陽曆:結合兩種曆法特點。

世界上最通用的曆法是陽曆。

公曆包括年、月、日、星期。

(1)公曆:公元記年,一年365.2422天、四季、十二個月、五十二周,每月三十天或三十一天(除二月)。

屬於陽曆,以地球繞日公轉週期(365.2422天)為依據。

缺點:只顧太陽,不顧月亮,月份與月相無關。

陰曆:以月相變化週期(29.53天)為依據

缺點:偏愛月亮,丟掉了太陽的周年運動,使日子與節令脫離。

(2)農曆:干支記年,一年354.36天,十二個月(除閏月),每月二十九天或三十天。農曆是陰陽合曆。

優點:統一陽曆和陰曆,保持兩全其美,既能照顧季節時令,又能使每月的月相與日期固定。

※干支記年

天乾: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

計算方法:如 2023年,先減去3年,然後2000除60,餘20,0為天乾裡面的癸,20除12餘8,8是地支裡面的未,所以,2023年為癸未年, 2023年為甲申年。

新浙教版七年級下科學4 3地球的繞日運動

4 3地球的繞日運動 雅文教育 一 地球的公轉 方向 自西向東 公轉週期 一年 天 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地軸北極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為什麼會是地球繞日公轉是傾斜的?因為有黃赤交角的存在黃赤交角的意義?黃赤交角使地球上晝夜長短發生變化,並是地球上四季變化和五帶區分的根本原因。二 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 ...

地球的運動

八 達標檢測 5分鐘,要認真審題哦!1.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a.365天 b.30天 c.三個月 d.24小時 2 地球的自轉產生了 a.四季的變化 b.晝夜長短 c.晝夜更替 d.晝短夜長 3 地球上有晝夜更替現象是因為地球 a.有公轉運動b.有自轉運動 c.沿自東向西的方向運動 d.地球本身不...

地球的運動

地球的運動 教學設計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六指中學湯澤平 一 內容分析與學法指導 本節主要內容是地球運動的兩種基本形式以及產生的地理現象。地球運動是地理環境形成以及地理環境各要素變化的基礎,並影響到人類活動。一直以來,因其抽象 空間概念強,成為學習的難點。因此,教學設計時,要把握好以下幾點。1.做好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