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之美說課稿

2022-10-16 08:09:02 字數 3629 閱讀 8276

王桂霞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橋之美》。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流程這幾方面來陳述我的教學設計和設計理念。(ppt2)

一、教材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對閱讀有這樣的要求:「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考試說明》中也提到:

「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理解文章段落之間的關係,理清文章思路;體味和推敲重要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同時「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ppt3)

《橋之美》是畫家吳冠中先生寫的一篇美學小品文,文章具有強烈的畫面感與抒情般的感染力。 課文由橋的詩境美引出橋在繪畫上的形式美,再將橋自身的結構美與它的構圖美作對比,肯定強調了橋之美美在構圖,美在它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接著以詩意、詩境的語言具體描繪了不同的橋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諧優美地融合的幾幅畫面。

得出結論:「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絡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同時文章的語言也極具個性色彩,能從獨特的角度發掘了橋在不同環境中所產生的美學享受。

(ppt4)

二、學情分析

我們的學生在七年級雖然曾接觸過簡單的說明文,但對於說明文的知識體系還不了解,而且《橋之美》又是一篇小品文,在內容的理解上有一定難度,所以在理解本文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特徵來說明事物這個問題上就會遇到困難。(ppt5)

三、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ppt6)

1.整體感知課文,了解作者眼中的橋之美。

2.研讀4、5段,理解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3.品讀語言,感受美,提高審美趣味。

四、教學重、難點

本文是從畫家眼中來介紹「橋之美」,所蘊含的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初二學生讀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把本文的重點確定為:把握作者喜愛橋的原因,理清全文思路。難點為:

理解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ppt7)

五、教法學法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將會貫穿學生的誦讀,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去體會文意。同時本節課的教學將會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美讀法: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2.圈點勾畫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3.製作賞析卡片的方法:積累優美的語句,培養並提高鑑賞能力。(ppt8)

六、教學流程

下面我將進行教學流程的展示,本部分一共有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匯入新課

課堂伊始,我用這樣一段動情的話引入本課的學習:「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茅以公升的《中國石拱橋》,了解到了中國石拱橋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特點,還了解了說明文的許多基礎知識,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橋之美》,去感受一下畫家眼中的橋所具有的別樣美。」

在說這段話的同時,我借助多**展示課題和橋的**,既喚起學生與課文對話的慾望,又直入課題,閒言少敘,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文情境語境中。此時,我順勢板書課題、作者。(板書)(ppt10)

第二環節:初讀感知:走進橋,說說橋之美。

在這一環節,我將設定這樣兩個問題:

1、自讀課文,劃出揭示「橋之美」的文句。

2、再讀課文,思考:在作者看來,「橋」美在何處? (ppt11)

這兩個問題主要是引導學生初讀文章,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教師最大限度的尊重學生的「原閱讀」狀態,不引不牽,讓學生享受自由、自主、完整、真實的閱讀,讀出真實的自我感受。

此時學生會很快的找到第三段「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第五段「橋往往擔任了聯絡形象的重疊及交錯的角色。」,還有一些同學會找到全文最後一段中「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絡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這句話。

於是老師順勢講解這三句話的內在關係,即第三段的這句話是全文的中心,第五段是對其的補充說明,而最後一段則是本文的結論。這對學生理解第4、5兩段所寫的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會有一定的幫助。

第三環節:精讀賞析:感受橋,品味橋之美。

這一環節我將引導學生重點研讀第四段,利用抓關鍵詞的方法讓學生理解橋在不同的環境中分別能起到怎樣的形式作用。具體問題為:

為了說明橋之美,作者在第四段主要列舉了四個例子,請你說說這四個例子分別從什麼角度說明橋之美?

教師可在優美的樂曲中美讀第四段,讓學生用心去想像畫家所描繪的一幅幅優美的畫卷,同時思考問題。由於這一環節既是本文的重點又是難點,所以我會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找出不同的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教師可依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是否示範。

如「銷魂」指的是陶醉,忘形。浪漫的江南,一座石橋就有乙個故事,一座石橋就是一段歷史,小巧玲瓏而又古樸典雅的它們,本身就是一首動人的詩。何況早春時節,鄉間的細柳剛剛綻開新嫩的綠芽,生命的蓬勃在微風中鼓盪,鮮美、輕盈、頑皮,飛揚著靈動,敲擊著沉寂。

細柳拂石橋的組合,就是空靈與厚重,鮮活與寧靜,清亮與陰冷,輕柔與陽剛的組合,使整個畫面達到和諧美。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大家陶醉、銷魂!

教師示例之後,讓學生分組討論,仿照示例分別說出橋在其他環境中所起到的作用。

然後小結,橋之美,美在其古樸的雅緻。美在其滄桑的深邃,更美在其舒活了密密的葦叢, 柔媚了硬硬的石板,詩化了平曠的河道, 活化了飛瀑之上的亭廊。美哉,和諧之巧妙也。

接下來,我會用下面這個問題引導學生理解第五段:

橋之美除了橋和不同環境構成美感外,還有其內在的語言美。如:「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游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中的「拂」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細柳的輕柔,石橋的陽剛,使整個畫面達到和諧美。 (ppt19)

那麼我們一起來自學第五段,用製作賞析卡片的方法,寫下這樣一句話「我從——(美句)中喜歡上了———(哪座橋),因為———(賞析)。」

學生通過第四段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提取和整合資訊的方法,現在把這些方法運用在第五段的學習中,去品味第五段的「橋之美」。這個過程是學生自己的個性表達的過程,是將口頭感受書面化的過程,也是加深體驗的過程。通過這個版塊,學生們不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內容,而且學會了讀書的方法,並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並且學生可以通過製作賞析卡片,積累優美的詞句。

然後老師評價小結,橋,你承載了清明河上的濃厚情調,拉長了山岩、急流之上的生命線。美哉,聯絡之莫大功用也。

第四環節:熟讀遷移:欣賞橋,尋找橋之美。

此時,精彩飛揚的文字已將本課推向了高潮,學生們感覺意猶未盡,於是第四板塊的活動便水到渠成了——「欣賞橋,尋找橋之美」。

以下題目任選其一:

1、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橋名的由來,如西湖的斷橋名因何起。

2、收集有關橋的詩歌、對聯、謎語、俗語、諺語成語等。

3、收集有關橋的故事與傳說,如三國故事中的當陽橋。

這部分作業和綜合性學習相結合,讓學生在收集的過程中,再次感受橋的魅力。

四大板塊,環環相扣,每個環節都注意了要將學生定位於真正的閱讀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最後總結昇華,橋梁的外在美的確可以光耀一時,而那種內在的、無形的「橋之美」更是我們心中永開不敗的玫瑰!讓我們用心去發現並欣賞生活中的美吧!

板書設計以「美」為中心,左右兩邊分別寫上「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和「聯絡形象的重疊及交錯」,點出了本文的主要內容。最後寫出「構成及聯絡之關鍵作用的形象」,整個板書簡明扼要地展示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

各位老師,以上是我對《橋之美》一課的說課設計,不妥之處,懇請得到您的批評指正。謝謝!

《橋之美》說課稿

1 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說明物件的特徵,理解課文所介紹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3 揣摩本文充滿詩意的描寫文字和帶有說明性的文字,體味語言的個性色彩,培養良好的語感。德育目標 通過學習 橋之美 讓學生充分受到美的薰陶,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用 美 的眼睛去欣賞,用 美 的心靈去感受,最終成為乙個有...

《橋之美》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 把握課文內容 橋之 美 美在哪 2 欣賞形象優美的語言 2 能力目標 學習一種新的審美視角 3 情感目標 關注生活,關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學重難點 1 學習一種新的審美視角,2 品味形象優美的語言。其中第一點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教學課時的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

橋之美教學反思

白泥中心校王茜 橋之美 這篇課文屬於一篇說明文,語言相對來說較為生動活潑,作為初二的學生,他們應該能欣賞體會到一定層次的美,我們的語文課也應該交給學生一些美的東西,讓他們通過我們的文字欣賞到一些很美的東西,體會到語文的魅力真的是包羅永珍的。所以我就把欣賞體會文中的橋之美作為了本文的乙個重點,而且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