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教學案

2022-10-16 06:18:02 字數 4002 閱讀 4209

年級:七年級課題:《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課型:新授

主備人:張策審核人:張艷劉獻虎時間:2023年月日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名人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學習目標】:

1. 了解作者,初步掌握品味語言的能力;理解比喻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和強烈的感情。

2. 把握文章內容,體味作者的感情,領悟文章的語言美; 理解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中華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3、分析比喻的含義,體味比喻說理的作用。

【學習重點】:1理解課文內容,體味作者的豪壯情懷。

2揣摩文章浩蕩雄奇之語言及比喻中蘊涵的哲理。

【學習難點】:領悟課文的語言美。

【學習方法】:誦讀、感悟,教師適當點撥。

【知識鏈結】:

1、走近作者李大釗:

李大釗就是我們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驅者,他字守常,河北樂亭人,是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24歲時留學日本,參加過討伐袁世凱運動,27歲回國,擔任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兼圖書館主任,和陳獨秀一起編進步刊物《新青年》,以後又領導了「五四」運動。2023年被反動軍閥張作霖殺害,年僅38歲。

李大釗的小品散文有一種驚世駭俗,氣衝霄漢,坎鏜的神韻,是他進行推翻舊世界的洪邁精神的反映,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就是一篇具有強烈的鼓動性和充滿樂觀精神的雄文。

2、課文背景:此文寫於20世紀20年代。2023年,發生了中國歷史上一件**——「二七」**,當時,有一部分五四運動期間一度覺醒的知識分子又陷於迷惘之中,他們有一腔愛國熱血,卻看不到中國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嘆息、彷徨,而李大釗等革命先驅者則已找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經全身心地投入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之中,李大釗正是在這件事後寫下了這篇文章的。

在這篇文章中,李大釗告訴人們,不要為面前的困難嚇倒,有困難,但更有希望;與困難作鬥爭,趣味無窮。他企望動員更多的人投身於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使救國的事業變成全民的事業。全文不滿,但內容豐富,激情澎湃。

3詩歌:

壯別天涯未許愁,盡將離恨付東流。

何當痛飲黃龍府,高築神州風雨樓。

(詩歌大意):我們懷抱著救國救民的雄心壯志分別了,從此海角天涯,各自一方,但是祖國的前途,人民的命運,時局的艱辛,並不容許我們發愁啊,快把離愁別恨統統拋到滾滾東流的水中去吧!何日消滅了竊國大盜袁世凱,且讓我們盡情開懷暢飲,慶功祝捷,到那時候,我們一定會回想起今天小飲餞別時共同約定的諾言,高高地築起一座神州風雨樓來紀念這偉大的勝利。

導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一)完成課前預習任務:

1.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逼狹___ 險峻___ 崎嶇___ 阻抑___

一___千里(xi山疊嶺(cóng) 絕壁斷___(yá)

___流滾滾(zhuó)

2.形似字注音組詞

狹濁境峻( )____

俠蝕竟竣( )____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大致內容

二【合作交流】

(一)課文內容初步理解

1、抓住割斷的關鍵詞來看作者的行文思路:

中華民族的精神

2、說說本文的各段段意:

第一段內容

第二段內容

第三段內容:人類的歷史生活正如 ,在奇絕壯絕的境界才能感受到

第四段內容:中華民族的道路 (國運艱難),需要才能欣賞到壯美的趣味。

第五段內容:用概括了中華民族的氣概和戰鬥風貌,需要我們發揚黃河那種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3、說說本文的主要內容:

(二)、再讀課文,解題**:

1、怎樣理解「艱難的國運」?

2怎樣理解文中「雄健」的含義?

3、「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麼精神?

4、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趣味」?

(三)、賞讀課文,品味語言。

1、文章的語言有什麼特點?

2、語言運用的技巧:運用比喻說理。

理解文中比喻的含義和作用。

①長江大河——民族生命程序

②揚子江、黃河——中華民族歷史程序

③浩浩蕩蕩——中華民族歷史勢不可擋、一往無前

④平原無際,一瀉萬里——中華民族歷史順利發展

⑤曲折回徊,崎嶇險阻——中華民族歷史所逢的艱難國運

⑥長江、黃河穿沙漠,過山峽——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鬥爭

⑦濁流滾滾,一瀉萬里——中華民族的光明前程

⑧艱難的國運:「一段崎嶇險阻的道路」

⑨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無畏的民族精神

3、比喻的作用:

層層設喻,步步推理,增強了說理的透闢性,情感的生動性和語言的形象性,豐富了文字的含義和作品的意蘊。

4、作者的情懷:

革命樂觀主義的情懷和強烈愛國主義的情感。

四【再認重構】

文中「雄健的精神」指什麼精神,現在還需要這樣精神嗎?

五【深化拓展】

1、 今天的中華民族,國運昌盛,聯絡國際形勢來想想,我們還需要「雄健的國民」嗎?

2、模仿課文,用比喻手法寫一段話,說乙個道理。

昨晚,再次翻閱古詩詞三百篇,我又被他們的愛國情懷打動,甚至徹夜不眠,便記下心中所感——文/墨白

時間的螻蟻默不作聲,沿著年輪的軌跡不停地攀爬,串起每乙個淒楚而惆悵的日子,焦灼地渴盼著時光能夠倒流,讓我穿越時光的隧道與先賢們相見。此時頓然感悟:是誰說: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是誰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夜闌人靜,我知道只有緣著歷史的繩索,穿越時空,讓生命在歲月輪迴中流傳千年,就能尋到那些文化大家,就能識得他們心中亙古不變的選擇——愛國情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不知曾經的汩羅江畔是否霧靄瀰漫,就像他心頭籠罩的愁緒無法舒展。他佇立江岸哭泣為誰?狂歌為誰?

披髮流放又為誰?他把熾熱的愛國心融入詩篇。他選擇了用忠心扶起將倒的王旗,他選擇了用千張白紙,寫滿為國為民的志願。

他報國無門,於是他偕同對楚國的滿腔忠貞、《離騷》的絕唱、上下求索的腳印捲入到那滾滾而逝的汩羅江水中去。直到今天,他激情揮灑的文字依然擲地有聲,他拳拳的愛國之情依然叩擊人們的心靈。他就是屈原。

「此地別燕丹,壯士髮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不知那易水的澎湃濤聲是否還依稀可辨?正如他臨行前的壯言。他英姿颯爽的背影佇立江畔已是定格在歷史長河中的乙個永恆的畫面。

他選擇了要用秦王的鮮血來完成天下蒼生的夙願,他選擇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但在虎狼的強秦面前,他壯志未酬。可他有圖窮匕現時的英勇,有倚柱而罵時的凜然。

直到今天他的愛國情懷仍然永駐世人心間。他就是荊軻。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不知那鵝湖畔是否還有他醉中挑燈看劍,夢中馳騁殺敵的身影。他願披一身豪情衝向那被金人蹂躪的前線,前進中不料身後轟響的不是助威吶喊而是小人的誣陷。他忍受著屈辱與不滿,選擇了為國沉默的閒居,但他滿腹依然有「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諫言。

他的選擇造就了一位偉大的愛國詞人。是他的選擇將黑色的文字譜寫成了一首首愛國的壯麗詩篇。直到今天,他的愛國豪情還讓人為之讚嘆。

他就是辛棄疾。

篝火繁星,對映出他們光芒的人生。

歲月無痕,彈指一揮間。

在這穿越時空而永恆不變的選擇中,我已心有所悟。

夜闌人靜,蒼穹深處,亦有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豪情,讓人繼承。

這份選擇亙古不變。

2、抓住割斷的關鍵詞來看作者的行文思路:

人類歷史的道路——民族生命的程序——人類歷史的生活——中華民族的史路——中華民族的精神

4、說說本文的各段段意:

第一段內容:歷史的道路崎嶇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衝過去。總領全文,點明主旨。

第二段內容:民族生命的程序就像江河的程序,是曲折坎坷的。

第三段內容:人類的歷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絕壯絕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險的美趣。

第四段內容:中華民族的道路崎嶇險阻(國運艱難),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賞到壯美的趣味。

第五段內容:用揚子江、黃河精神概括了中華民族的氣概和戰鬥風貌,需要我們發揚黃河那種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程序,以崎嶇險路比喻中華民族所逢的史路,告訴我們應該在艱難困苦中毫不氣餒,對革命保持必勝的信念,要擁有豪壯雄健的氣魄。全文流露出了革命的樂觀主義情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導學案

課型 新授主備人 李秀蘭審核人 七年級語文組 學習目標 見課件p2 1 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2 掌握文中的生字 新詞。3 初步理解課文內容。重點難點 1 積累佳句。2 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課時安排 1課時 知識鏈結 見課件p3 4 1 走近作者李大釗 李大釗是我們熟悉的一位...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教材分析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是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課時為一課時。本單元的課文以祖國為主題,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表現了不同時代 不同國家的人民熱愛祖國 發憤圖強的美好情感。本文是一篇雜文,它以大江 大河的流淌比喻歷史前行的程序,說理形象,鼓舞人心。學好本文,對培養學生熱愛祖...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一 打牢基礎 1.給下面加橫線的字注音 逼狹 險峻崎嶇阻抑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一xi 千里 ch ng山疊嶺 絕壁斷y zhu 流滾滾 3.用現代漢語解釋解釋下列詞語。浩浩蕩蕩 一瀉千里 亦復如是 奇趣橫生 二 課內深化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