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諸子論學八則

2022-10-15 17:03:11 字數 4277 閱讀 5598

《先秦諸子論學八則》教學設計與設想

目的要求

一、體會六則語錄中包含的道理,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二、掌握誦讀的一般要領,背誦課文,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語感。

三、了解文章的大意,積累文言語彙。

要點難點

一、誦讀時讀準字音,正確停頓;

二、閱讀注釋,正確理解詞語、句子的意義;

三、掌握誦讀的一般要領,背誦課文。

教學實施

一、 自讀

1、讀注。識字、解詞、常識

(1)識字 (培養學生自己動手查閱注釋以及工具書的習慣)

論說慍罔殆亡鍥鏤堯禹

(2)解詞(培養學生仔細看注釋的習慣)

說慍罔殆亡鍥鏤假配

(3)常識:了解孔子、孟子、荀子及《呂氏春秋》的相關內容介紹(培養學生仔細看注釋的習慣)

2、查閱。字、詞典、學習資料、網上查詢

3.通文:整體了解課文基本內容。結合書下注釋從整體上大概了解課文基本內容。

4、背誦:誦讀八則語錄,力爭能夠背誦。

5、督查:

二、朗讀

(一)檢查預習並訂正

1、教師請學生介紹孔子、孟子、荀子生平以及創作,及作品《呂氏春秋》,還可請查閱資料的同學補充。但要求學生主要掌握課本所及內容。

2、讀課文,注意讀音與停頓。

(二)正音。誦讀時要讀準字音,告訴學生文言文中破音異讀、古今異讀、通假異讀的現象。教文言文時,學生讀音準確,可以更好地理解詞意,這是準確、規範誦讀課文的必要步驟。

強調重點讀音:

一通假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說」讀「yuè」;「學而不思則罔」中的「罔」通「惘」;「日知其所亡」中的「亡」通「無」;

二是多音字,「不亦樂乎」中的「樂」讀「lè」;「可以為師矣」中的「為」讀「wéi」;「可謂好學也已矣」中的「好」讀「hào」?;「鍥而舍之,朽木不折」中的「舍」「折」分別讀「shě」、「zhé」;「物固莫不有長」中的「長」讀「cháng」.

三是解釋《論語》的「論」讀「lún」。論是議論之意,語是答述。此書是記孔子平日與門下**講學、論治相問答的言語,所以叫「lún」語。

(三)指導:主要從語音、語氣、停頓三個方面對學生朗讀提出要求。

1、語音。教師範讀,要讀出輕重音,培養學生讀文言文的語感。

2、停頓。課文所選文言文都加上了標點符號,朗讀時可以從語音和意義兩方面來停頓,總的原則是不能讀破。

3、語氣。朗讀時一般按句末標點符號和語氣詞,讀出句子陳述、疑問、感嘆等語氣。

(四)正確、規範朗讀課文。

三、精讀

(一)精度步驟

1、出示句子

2、學生結合書下注釋直譯或意譯。

3、其他學生指正並翻譯。

4、教師指正歸納,並指出重點字、詞、句讓學生重點記憶理解,積累文言詞彙。注意要求標註重點符號,這樣學生在以後預習課文時應用這些符號點劃批註,既有利於訓練學生抓重點難點的能力,又有利於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畫龍點睛式的點撥,學生再進行查缺補漏。還能使學生在考試複習時,能有的放矢地複習標有符號的部分即可。

既節省了時間,又鞏固了重點難點,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1) 重點字詞用 「 」 ;

(2)通假字用 「□」;

(3)一詞多意用 「△」;

(4)重點句式用

5、朗讀、背誦

(二)實施過程

第一則語錄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教師指出應著重理解實詞並補充其它字詞意思,便於理解。

(1)重點:

實詞:時(按一定時間)、習:(實習、溫習)、樂(快樂)、慍(惱怒)、君子(指有道德有修養的人)、知(了解)。

虛詞:之(代詞它,指學習的知識),而(順承關係,轉折關係「可是」)。

通假字:說(通悅,高興愉快)。

(2)補充:

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如稱孔子、墨子、老子。《論語》中「子曰」中的「子」都指孔子,也可譯為「先生」。

學:指學習禮(包括各種禮節)、樂(**)、射(射箭)、御(駕車)等。

(3)句子翻譯:

孔子說:「學過了,然後按一定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共同研究學習)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你(的學問、才能),卻不惱怒,不也是君子嗎?」

3、朗讀、背誦

第二則語錄:

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1)實詞:故(形容詞作名詞,指舊知識)

新(形容詞作名詞,指新知識)

為(動詞,成為,作為);

虛詞:以:(介詞,把,後面省略了代詞「之」。「之」,代能夠溫故而知新的人。)

(2)翻譯句子:注意省略句式

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不斷吸取新的知識,就可以做老師了。

或「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做老師了。」

3、朗讀、背誦

第三則語錄

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1)重點:

實詞:殆(危險,也可譯為疑惑,這裡也是不能解決疑難問題的意思);

虛詞:則(連詞,就)

通假字:罔(通惘,迷惘,這裡是不能解決疑難問題的意思)

(2) 翻譯句子:

孔子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能解決疑難。只思考卻不學習也不能解決疑難。」

3、朗讀、背誦

第四則語錄

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2、(1)重點實詞:

通假字:亡(通「無」。這裡指不知道的東西。)謂(稱為)。?

(2)翻譯句子:

子夏說:「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複習自己所能的,可以說是好學了吧。」

3、朗讀背誦

第五則語錄

1、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2、(1)重點:

實詞:心(古代指頭腦);

虛詞:則(就);之(表停頓、無意)?

(2)翻譯句子:

心這個器官是思考問題的,思考就能有收穫,不思考就無所收穫。

3、朗讀背誦

第六則語錄

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2、(1)重點詞語:

虛詞:而**連「可是」、順連)

(3) 譯句:

雕刻(器物)中途捨棄,即使是糟朽的木頭也雕不折

雕刻(器物)一直不放棄,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花紋。

3、朗讀背誦

第七則語錄

1、 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2、(1)重點詞語:

實詞:假(借助)

虛詞:固(本來)。故(所以)。之(的)。以(介詞,用來,來)

(2)譯句:

事物都有長短,人也是這樣。所以善於學習的人能借助、吸取別人的長處,

用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第八則語錄

1、 以修身自強,則配堯舜。

2、(1)重點詞語:

實詞:配(與之相配)

虛詞:以(能)。則(就)。

(2)譯句:能培養自己的品德,能自強,就可以和堯舜齊名。

能培養自己的品德,能自強,就能成為聖賢。

(三)學生總結歸納實詞、虛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句式。(可課下完成)

文言教學要通過分析解答課後「思考和練習」中的有關文章分析和鑑賞的練習,通過鑑賞性閱讀,讓學生自己手、動腦,去比較、去歸納、去總結帶規律性的知識,這樣這些知識就能化成他們的血肉。如果教師代庖,把歸納出來的東西硬塞給學生,那就很難提高學生的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1、實詞: 慍故殆等。歸納時應結合原句,不脫離語境。

2、 虛詞:之、以、而。

方法:可用**法(古今異義的,如走、妻子、交通等);

金字塔歸納法或樹冠法(一次多義的,如之:結構助詞「的」、代詞「人、事、物」、動詞吾欲之南海「到」、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醫治好治不病以為功」)。一層虛詞,二層字義,三層原句,四層出處。

3、通假字: 說、罔、亡

4、句式:省略句式,可以(之)為師矣。

四、品讀

1、本課的八則語錄主要論述了有關學習的方法、態度、品德修養,思想內涵豐富,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啟迪作用,應著重引導學生體會語錄的內涵,從中悟出道理,並能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這才是學習本課書的目的意義。讓學生歸納概括論述了學習的哪些方面。

第一則語錄論述了不斷學習、相互學習,指明學習的方法與個人修養。?

第二、四、六則說明了學習的方法和態度。

第三、五則說明學習與思考的關係。

第七則說明學習的態度和方法。

第八則說明學習與品德修養。

2、爭取當堂成誦。在以上幾個步驟的基礎上,應當能做到熟練背誦。

五.寫讀

除了完成相關作業外,要體會語錄的內涵,從中悟出道理,並能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在觀察日記本上寫出自己的體會、收穫。

先秦諸子語錄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先秦思想文化的豐富內涵 精深品質和不朽的社會意義。2.使學生既獲得理想智慧型的啟迪,又受到思想情感 審美體驗 思想境界 人生價值多方面的感悟和薰陶,滋養學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 精神 教學重點 1.諸子百家的思想及影響。2.學習諸子思想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先秦諸子選讀

一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導學案 學生版 編寫 鐘寧審核 高二語文備課組 2016 2 21 學習目標 一 疏通文意,積累並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二 領會孔子勇於擔當社會道義的精神,理解孔子的積極入世。三 聯絡現實,通過 知其不可而為之 這樣的話題,孔子勇於擔當社會道義的現實意義。教學課...

J 先秦諸子語錄

a 先秦時期,諸侯各國紛爭,社會急劇動盪,與此相應在思想文化領域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學說,諸子蜂起,出現了儒家 道家 墨家 名家 法家 陰陽家 縱橫家 農家 雜家等 百家爭鳴 的活躍局面。先秦諸子各家的代表人物紛紛倡言立說,在政治 經濟 軍事 思想 文化 道德等方面各抒己見,提出了豐富多彩 充滿智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