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說課稿

2022-10-11 15:21:03 字數 3534 閱讀 8534

各位老師好!

我是2號參賽學生。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二節,課題是《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我說課從教材、教法、學法指導與教學過程設計四個方面展開。

第一部分說教材。首先,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環境以及人地關係的科學。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表層的自然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為學習物件。第一單元是「從宇宙看地球」目的在於了解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本節主要討論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包括自轉的一般特點,晝夜交替的產生,時差的產生以及地轉偏向力的產生。

對於學生進一步認識地球,了解晝夜變化,學會地方時的計算等有重要意義。

第二說教學目標。我根據課程標準和江蘇省高中地理教學要求,以及高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強等心理特徵,確定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說出地球自轉的方向、週期以及角速度、線速度的變化;

2、運用教具或通過計算機模擬,演示地球自轉運動,理解晝夜更替和時差差生的原因;

3、以河流、風、洋流為例,說明地轉偏向力對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產生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生通過網路,蒐集地球自轉的相關**,**,文字資料等。

2、對蒐集的資料加以整理,分析,歸納,總結地球自轉產生的影響可能有哪些?並在班級交流。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的相關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

認識地球自轉的規律,形成科學的時空觀。

第三說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本節的教學重點是地球自轉的一般特點以及地方時的計算,因為這部分內容較為抽象,不易理解,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要求較高,並且是考試的重點。我將通過多**動畫演示,地球儀等教具的使用以及板書板畫進行直觀教學,組織學生討論,理論聯絡實際等方法以突出教學重點。

本節的教學難點是地球自轉的一般特點,地方時的含義及計算,因為這一部分內容綜合性較強,對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我將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直觀教學已突破難點。

第四說教材組織和處理。本節教材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動畫、**等資料,使難懂、抽象的問題具體化,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本節課共分四目,可以分為兩個課時,第一目和第二目為乙個課時,第三目和第四目為乙個課時。

第二部分說教法。根據高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教材內容特點,我將運用直觀性教學法,演示實驗法:對於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要採用教師演示、學生演示、練習體會等綜合方法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本節課我將運用計算機多**動畫演示,地球儀演示實驗進行教學,以提高教學效率;

第三部分說學法指導,在認知方面,指導學生閱讀書本內容,對地球自轉形成正確的認識,了解晝夜交替及地轉偏向力的相關特點,對趨勢形成初步了解;在記憶方面,對地球自轉概念,一般特點,晝夜交替的特點,區時的劃分及地轉偏向力的南北半球差異等知識點進行深入記憶;在知識的運用方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進行區時的相關計算,通過晨昏線能夠判定一些特定地方的地方時。

第四部分說課堂教學過程設計。本節教材共分兩課時,考慮到時間關係我只說第一課時。

第乙個環節,複習舊課。通過上節課學習的是地球的宇宙環境,學生對地球所處的外部環境形成整體認識,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通過課前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對上節課的學習進行複習鞏固,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以便於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

第二個環節,創設教學情境,匯入新課。教師提問: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會看到太陽東昇西落,晝夜交替,那為什麼太陽從東面公升起西邊落下,而不是西面公升起東面落下呢?

提出這個問題後教師啟發學生從平時坐車的經歷中尋找答案。給學生2分鐘討論。

【學生討論回答】當我們坐在汽車上向外看,你會看到車外的樹木會向後退,也就是你看到的樹木的運動方向和我們實際運動的方向是相反的。同樣道理,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因為我們地球的運動方向是自西向東的,所以,我們會看到太陽的運動方向是自東向西。

設計意圖:聯絡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提出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產生獲得知識的迫切性。以體現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學理念。

從而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三個環節,學習新課。具體步驟是:

(一)地球運動的方向

【教師演示】**動畫課件:地球自轉

【學生活動】觀察討論:什麼叫地球的自轉,地球是繞著什麼在轉?(地軸)地球自轉時的姿勢是怎樣的?

(傾斜。至於傾斜的角度這裡不用說,到後面學習地球公轉時再強調。)地球沿哪個方向繞地軸自轉?

(自西向東)

【看圖分析】教師**課件並提出問題,從北極和南極看地球自轉的方向是什麼樣的?

【學生總結】在北極上空看,逆時針轉。在南極上空看,順時針轉。

設計意圖:將知識點依附於圖上,訓練學生的讀圖能力。

(二)地球運動的週期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

學生結合生活體驗,說一說每天我們在夜半球和晝半球大體經歷多長時間?(學生議論回答後)引導學生認識人們以1天(24小時)為單位的起居和作息時間與地球自轉的關係。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教師引導他們把這些零散的感性認識上公升為理論知識。

(三)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1.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

【教師演示】地球自轉演示過程。

(自製教具)在地球儀上找到中國的北京,用不幹膠做成紅色五角星,粘在這裡,再把一張硬紙殼中間掏空呈圓形,卡在地球儀上。一手拿著手電筒,照在地球儀上,一手輕輕撥動地球儀,使它自西向東轉動。

設計意圖:因為地球自轉的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而且是不可視的,學生難於理解,所以,我在教學中採用演示實驗法來幫助學生建立形象、直觀、立體的感性認識,更助於引導學生思考、分析,這對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有很大的幫助。

【學生活動】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按學生拿的地球儀和手電筒的數量,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為單位,正確演示地球的自轉運動,並能通過以下幾個問題,層層突破,理解由於地球的自轉而產生的晝夜交替的現象。

教師提出問題:

(1)地球是個透明的球體嗎?

(2)假定它是靜止的,觀察地球表面向著太陽的一面(中國北京)和揹著太陽的一面(美國紐約)各是什麼現象?

(3)將地球儀轉動180°,你來觀察中國北京和美國紐約又會產生什麼地理現象呢?

(4)將地球轉動360°,或連續轉動地球儀,你再來觀察以上兩地產生了什麼地理現象?

設計意圖:依據新課程理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樂於**、勤於動手」的要求,本著體現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的新課標精神,把學生分成小組演示地球自轉。讓他們在一系列的動口、動手、動腦的過程中,通過觀察、觀察、再觀察,體會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同時,增強學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能力。

第四個教學環節是歸納總結。我將本節課的內容歸納以下幾點為:

1、地球自轉的一般特點;

2、晝夜交替產生的原因及週期;

3、地方時及區時的相關計算;

4、地表物體運動發生偏轉的原因及特點。

第五個環節鞏固應用。布置學生完成課後練習,預習第三目產生時差這一部分的內容,上網蒐集相關資料,了解地方時、區時的概念,及地方時和區時的相關計算方法。

本節課雖然使用多**動畫演示進行教學,但我仍然採用綱目式板書,將地球自轉的一般特點和晝夜交替的相關知識以及它們之前的聯絡在黑板上展示出來,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總體的概念,便於學生筆記和記憶。

我的說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地球運動 自轉反思說課稿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節 地球運動 自轉 課後說課稿 這一課題選自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1第一章第三節,適用於高中一年級學生學習。下面我將從課標分析 教材分析 學情分析 教法學法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等七個方面展開今天我的說課。一 說課標分析 課標要求學生能夠理解並說出地球運動產生的地理...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第一單元第三節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課程標準 描述地球所處宇宙環境,運用資料說明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學習目標 1 記憶地球公轉的方向 軌道特徵 速度的變化和週期,理解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成因及移動規律。2 能夠分析因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而...

地球自轉的教案

第一章地球 我們的家園 1.2 感受地球的自轉 一 學習目標 1.讓學生了解地球自轉的特點 方向,旋轉軸,週期,自轉的概念 2.讓學生理解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晝夜交替,日月星辰的東昇西落 3.培養學生從經緯上理解同一瞬間不同地方時間不同地理意義二 教學重點 1.自轉的方向 自西向東,北逆南順 2.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