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課改攻堅之「堅」的理性思考

2022-10-10 19:06:06 字數 3352 閱讀 3547

二、解讀《課程標準》應注意的三個問題

《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是學科課改的指南。但是,我們在研讀它的時候,是否注意到下列三個問題:

其一,絕對的「標準」是沒有的。

《標準》本身就還有許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如:情感與態度用什麼標準、什麼具體操作方法來檢測?

《標準》雖然是集體智慧型的結晶,但它在形成過程中肯定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把指導學科教育的要求稱之為「標準」,是否有理想化、絕對化之嫌?換乙個詞是否更確切?總之,處於實驗階段的《標準》,我們要用實驗的眼光來把握它。

其二,不能忽視《標準》之外的要求,特別是切合學生未來發展的可行性要求。

如「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政治)教育」,過去七次數學課改大綱大都提到,一段時間講得很熱,現行《標準》中沒有出現這句話,但許多版本的實驗教材都出現過這方面的內容,對於這個要求,我認為《標準》雖然沒有提到,但數學教師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必須滲透,不能拒之門外,。再如,不少《標準》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定位於 「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是針對傳統教學中,教師主宰教學活動的一切,不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言的。

其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多種角色:「傳道、授業、解惑」,是古人為之定位的角色,事實上,這種角色在陳述性、事實性的知識中,教師扮演這樣的角色更為有效;「評價者」、「示範者」、「輔導者」、「服務者」等也是師生互動中,不可缺少的角色。總之,教師的角色是促進「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的角色,其角色的複雜性、多樣性與專業性是難以一言窮盡的,只要符合這一大前提的角色,都可以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所以在解讀《標準》時,一定要強調創造性的理解和結合實際的獨立思考。

其三,實施《課程標準》與實施《產品規格》不同。

無論是《課程標準》,或者是《產品規格》,從實施的過程來看,事實上,只有內化為實施者內心的「標準」「規格」,才是真正起作用的「標準」「規格」。教科書是《標準》的具體化,是國家課程的體現,在課改實施中,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均要求校本化實施,因此,在培養的人才中,除具《課程標準》的保底要求外,一般是各具特點、千差萬別的。從《課程標準》 → 教科書 → 具體教學,無論是教研人員,還是教師,均強調《課程標準》解讀應用的合理性、靈活性和創造性。

而《課程標準》與企業的《產品規格》相比,在實施過程中,具有本質的區別:前者的指向是「人」,而後者的指向是「物」。不同地域的工廠,絕對要按同一《產品規格》生產出來的產品才算合格,不合格產品要進行返工、或按次品處理。

因此從《產品規格》 → 生產流程設計 → 具體加工,無論是技術員,還是操作員,均強調《產品規格》解讀應用的準確性,規範性,照搬性。工廠要按《產品規格》生產出標準化、同一規格的產品,而學科教學則要按《課程標準》培養出具有必備素質,又有個性特長的學生。

三、校本研究,要從實際出發,多種形式推進

許多課改專家認為,課改的成敗關鍵在於教師。教師的素質決定了課改的質量與深度。目前中小學教師都是在傳統教育中進入新課改的,對教師的觀念、行為重新「洗牌」,培訓與研究確實是一項艱難繁重的任務,中小學教師參加高層次課改培訓的機會畢竟是少數,而進入課改卻是面對每乙個教師的事,低重心的縣區全員培訓、通識培訓,受時間、師資等諸多條件的制約,其質量是有限的,教研重心下移到學校,加強校本培訓、研究,確實是解決課改中提高教師素質的好辦法。

但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我發現,教研教改的主流在城市、在規模較大的學校,而教師大戶,尤其是小學教師則在農村,特別是在農村的完小,這些教師的培訓不能跟上,他們在課改中不僅是「穿新鞋、走老路」的問題,有些則是「穿新鞋,難走路」,甚至「不會走路」或者「走錯路」的嚴峻問題。目前就校本研究工作,許多有識之士指出:「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是一種好形式。

這種形式對城市多數學校、規模較大的學校,確實行之有效,但對於農村完小,包括同一年級語、數任課教師和同一學科非語、數專職教師分別不超過兩人的農村中小(中心校),這種形式不一定有明顯的效果。筆者在單人校讀過書,在農村完小、中心校和縣城實驗小學任教過,現又在特區教研部門任職,我發現,農村完小、小型學校教師的校本研究境況:一是「專家難引領」。

部分教師連到縣城的機會都很少,更難有幸與課改有研究的專家碰面,而專家到村一級學校「引領」的次數是有限的;二是「同伴互助『無同伴』」。因為同一年級、同一學科一般只有乙個教師任課,不同年級相同學科,或不同學科的「同伴」,很難有深層次的互助;三是「自我反思缺時間」。他們有些上了語文又上數學,有些擔了雙班的語文或雙班的數學,改了作業又輔導,每週二十多節課,屬於自己的時間很少。

課改必竟要面對現實,針對城市學校、農村學校、小型學校的校本研究,我覺得要從實際出發,多種形式推進。如農村學校或者小型學校教師的專業引領,需要教研員摘編好課改資料,讓他們快餐式地自學,或者開通課改專家****、課改qq等,讓他們有機會與專家對話、互動。而「同伴互助」,則要為他們建立一種機制,如片際學校協助作交流制度,鄰近學校協作教研制度等,讓同一年級相同學科的語、數老師,或非語、數專職教師,能進行深度的互動交流。

「自我反思」則要從減輕他們的負擔,強化反思意識,讓反思形成自覺習慣入手,逐步推進。

四、亦教亦研,教師才能成為研究者

新課改提出,「老師即研究者」。課改呼喚研究型教師,而一線教師的研究,有別於專職研究者的研究,「行動研究」被課改認為是行之有效的方式。「行動研究」的特徵是:

把教學行動中遇到的問題當做研究物件,亦教亦研、教研結合、相得益彰。而在實踐中則要注意如下幾點:

1、讓研究成為教師應有的意識。

從理論上說,乙個師範類優秀畢業生,經過一定時間的教學實踐,應成為乙個優秀的教師,但事實上,有些則不然。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把研究當作日常教學中應有的意識。許多老師多年重複教同乙個年級相同的學科,他們每年都用相同的方法重複「昨天的故事」,教學沒有創新,或者停留在經驗層面。

課改要求教師與學生都得到發展,教師必須樹立研究意識,邊教邊研,才能不斷成長。

2、讓研究成為教師的一種習慣。

同樣是在上課,「教書匠 」則認為是完成教學任務,課後關注學生是否理解掌握;而研究型教師把它看作是教學實驗,課後反思教學方法好不好,學生的學習潛能是否得到充分地發揮。讓研究成為一種習慣,就是要使教師把「學習·實踐·反思」自覺地有機地經常地結合在日常教學活動之中,而不要求在書齋中做教學研究,或者是僅用課題研究來代替教學研究。華東師範大學鄭金洲教授指出:

中小學教師的科研,隨機的、偶發的、情境的、個別的問題都可以成為研究的物件,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針對一系列具體、特殊的問題進行系統化反思,雖然並不在預定的課題範圍內,但同樣是重要的有深刻價值的研究④。鄭教授所說的研究是一線教師容易開展的,容易內化為研究型教師行為習慣的。

3、讓研究成果轉化為教育實踐。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用則空。如果把研究目標僅定位在形成**、評聘職稱、評選名師,這種研究不僅會走入死胡同,而且還會使研究的意義變味,甚至害苦老師。一線教師的研究很少形成公開發表的**,而大部分是積累經驗,提公升教育智慧型,用於指導實踐,改進教學行為方式。

做到研以致用,才是最直接最有現實意義的研究。因此,要求教師具體做到:一是及時做好研究記錄;二是將個體的研究成果與同伴分享;三是把研究成果自覺地應用到教育實踐中去。

(本文發表於2023年第7—8期《廣東教育》)

新課改下對初中思品課的理性思考

作者 古麗奴爾 拜合提牙爾 外語學法教法研究 2015年第20期 中圖分類號 g6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 3089 2015 20 00 01 面對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我們在充滿勇氣和熱情中投身於新課改洪流的同時,也應對新課改的實施進行必要的 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力求更準確地把握新...

對課改後教學的思考和困惑

宮河小學燕小鳳 當今社會是知識經濟的社會,是資訊高速發展的社會,是乙個基於知識 注重創新的時代,是乙個以人為中心 注重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時代。這個時代迫使英語課程不得不進行改革。作為乙個教育工作者,出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我常常會對課改後的教學進行思考 一 對教學觀念的認識 這個時代,學校不再是傳授知識...

對高中語文課改的幾點思考

鞏江波摘要高中語文知識蘊含豐富的思想性 教育性 情感性及社會性,它不僅充實了學生的精神世界,還是對學生思想觀念的一種洗滌和昇華,它還能教導學生做人的道理,培養學生的道德觀 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這也是語文獨有的魅力。如今隨著新課改進行得如火如荼,如何改進高中語文教學已成為高中教學的一大難題。高中語文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