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面積》優秀教案

2022-10-07 17:09:05 字數 4902 閱讀 5617

圓的面積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上冊第一單元《圓的面積》第16——1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了解圓的面積的含義,經歷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計算公式。

2、能正確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圓的面積,並能運用圓面積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實際的問題。3、在估一估和**圓面積公式的活動中,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極限思想。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及圓的面積公式的應用。

教學難點: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投影儀,cai課件,等分好的圓形紙片

學生準備:等分好的圓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喜歡上公園嗎?來,讓我們一起去公園瞧一瞧。(**公園噴水頭正在給草地澆水的場面)到了公園,你看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噴水頭正在澆灌草地。

師:你能提出一兩個數學問題嗎?

生1:噴水頭旋轉一周,噴到水的地方形成了乙個什麼圖形?

生2:澆灌了多大面積的草地?

…… 師:這些問題都很好!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澆灌了多大面積的草地。

師:剛才有的同學看到噴水頭旋轉一周形成了乙個圓形,求澆灌部分的面積,實際上就是求(圓的面積)。

圓的面積指的是哪一部分?我們把圓所佔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

師:繼續看,你又發現了什麼?

生:圓的面積越來越大。

師:這是為什麼呢?

生:半徑長了,面積也就大了;半徑決定圓的面積。

師:看來圓的面積與它的半徑是有關的。

二、自主學習,小組**

1、首次**自主估算巧設玄機

師:圓的面積與它的半徑到底有什麼關係?你準備怎樣去尋找它們之間的關係呢?

生:我們如果能先確定半徑,再試著找出它的面積,也許能找出它們之間的關係。

【學習紙:正面畫有兩個圓,上面標有半徑的長度;背面在方格紙中畫有與正面同樣大小的圓。】

(1)師:好,這兒有兩個圓,乙個半徑是1厘公尺,另乙個半徑是2厘公尺。任選乙個你能估出它的面積嗎?

生試估,師評價。

(學生有點困難時)

師:請大家翻到學習紙的背面,有兩個與正面面積相等的兩個圓,這裡每個方格的邊長是1厘公尺,那每個方格的面積就是(1平方厘公尺)。再試估一下,你選擇的圓面積大約是多少?你是怎麼估的?

(2)師:再請大家拿出手中的圓片,你能估出它的面積是多少?

生可能有:貼到方格紙上;對折再對折,量出半徑。

師:你是怎麼想的?還真有辦法!剛才我發現有更奇特的方法。

能不能將上面兩種方法綜合一下。

(3)師:剛才我們在估算圓的面積時,都有意無意的拿圓的面積與圓外的大正方形的面積比。(出示圖)

師:如果不知道乙個圓的半徑,你還能表達出它的大概面積嗎?

生:(先計算)圓的面積小於4r。

師:誰來說說這裡r指的是哪部分的面積呢?

生:小正方形的面積。

師:我們是不是也可這樣理解,將1/4圓看大一些為r,那麼圓的面積就會小於4r。能不能將這裡的扇形看小一些呢?那圓的面積就會大於(2r)。

得出:2r<圓的面積<4r

師:看樣子,圓的面積還真與半徑有關係。大膽的猜一猜,圓的面積最有可能是多少?

2、再次**觸發靈感體會「極限」

師:現在如果知道圓的半徑,你能求出圓的面積嗎?

生:還不能,只能大致確定一下範圍。

師:看來,我們還得繼續探索下去。

師:還記得以前,我們研究乙個圖形的面積時,用到過哪些好的方法?

生:將新的圖形轉化成為已經學過的圖形。

師:舉個例子。(借助課件)這兩種思路,都是將新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

師:我們能不能從中受到啟發,也來將圓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

師:來!同桌為乙個小組,討論一下怎麼動手?

三、匯報交流,評價質疑

1、班內交流,驗證猜想。哪個小組願意將您們組的發現與大家分享一下?

小組展示匯報,大家分享,相互評價,質疑對話。

學生匯報可能出現的情況:

(1)將圓周剪直成乙個正方形,剩餘部分無法拼成學過的圖形;

(2)將兩個圓拼在一起,無法拼成學過的圖形;

(3)將圓片沿半徑等分成4等份,拼成乙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拼成的近似三角形與三角形差異較大,出現的可能性較小。)

(4)將乙個圓折成若干等份,每份象乙個三角形,用乙個三角形的面積乘份數就是圓的面積。

評方案一:【(4)將乙個圓折成若干等份,每份象乙個三角形,用乙個三角形的面積乘份數就是圓的面積。】

生:我們把圓對折平均分成8份,每乙份像三角形。

師:怎麼更像呢?

生:折的份數越多,摺出的形狀越像三角形。

師:你再折試試看。

師:看來再繼續摺紙有困難了,老師在電腦上給大家演示一下。課件:把圓平均分成16份的形狀,這乙份看起來像是三角形了。現在我們再把它平均分成32份,有什麼變化?

師:如果折成64份……閉上眼睛想一下,會怎麼樣?

生:越來越接近三角形了。

師:和大家想的一樣,把圓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乙份越接近三角形。怎麼求求圓的面積呢?

評方案二:【(3)將圓片沿半徑等分成4等份,拼成乙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

師:誰來現場採訪一下,聽聽他們是怎麼想的,好不好!誰先發問?

預設採訪語:

為什麼將圓平均分成了4份?或你怎麼想到沿半徑去剪的?

你拼成了什麼圖形?

8等份與4等份相比,你覺得你拼的圖形怎麼樣?

你覺得應該怎麼做,拼成的圖形才更像平行四邊形?

謝謝同學們的精彩提問和發言!

師:同學們,要想拼成的圖形更像平行四邊形,應該怎麼辦?

生:繼續分。

師:嗯,讓電腦幫幫我們吧。

16等份,拼成的圖形怎麼樣?

32等份?

想象一下,如果64等份呢?開始有點像(長方形)了。

繼續分下去,分得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簡直成了(長方形)。

師:我們把圓轉化成學過的長方形,形狀變了,什麼沒有變呢?

生:面積。

2、揭示圓的面積公式

師:要想求出圓的面積,只要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就可以了。長方形的面積怎麼求?這裡的長和寬又相當於圓的什麼?

(1)小組討論**

(2)班內交流

生1:因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也就是圓形周長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高就是圓形的半徑。而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那麼圓形面積公式=圓周長的1/2×半徑即可。

生2:因為拼成的長方形的長也就是圓形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就是圓形的半徑。而長方形面積=長×寬,那麼那麼圓形面積=圓周長的1/2×半徑即可。

師:用字母怎麼表示圓面積公式呢?

生:s=πr×r

生:還可以寫作s=πr

師:這說明求圓的面積只需要知道半徑即可,那我只告訴你們圓的直徑又如何求出圓的面積呢,請大家自己把這個公式寫出來。教師板書。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公升

同學們,圓的面積公式推導的過程,在數學上應用的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轉化,轉化就是將我們不能直接解決的新問題,變成已會的舊知識,進而解決,轉化也是數學學習中一種十分重要的方法!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基本練習求圓的面積。(供全班練習)

(1)半徑是4分公尺 (2)半徑是5厘公尺

2、綜合練習根據條件求下面各圓的面積(供全班練習)

(1)d=5dm (2)d=0.2dm (3)c=18.84cm

3、拓展練習

(1)乙個運動場如下圖,兩段式半圓形,中間是長方形。這個運動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公尺?(供優生練習)

(3)有一根繩子長31.4m,小紅、小東和小林分別想用這根繩子在操場上未出一塊地。怎樣為面積最大?(課下研討)

4、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會計算圓的面積;圓面積公式的推導。)

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把圓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在以後的學習中,如果遇到新問題,我們也可試著將它轉化成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你說好不好!

板書設計:

圓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 = 長寬

圓的面積 = 周長的一半 × 半徑

srrsr

使用說明:

1、教學反思:回味課堂,我感覺亮點之處有:

(1)創設情境以奇制勝,讓問題成為學生思維的領航者。以問題去引領學生主動**是我在這節課上力求體現的。

(2)學具演示,激發**

**圓的面積,如何計算圓的面積,學生有點不知所措。現在回想起來,應該先我讓學生猜測圓的面積可能與什麼有關。當學生猜測出圓的面積可能與圓的半徑有關係時,這樣的引入可能能讓學生解答出我的問題。

通過學生**乙個個的**,從8等份、16等份、32等份分圓再把圓片拼起來,從乙個不規則圖形,到近似是的乙個長方形。再在這個長方形讓學生中找到圓的周長,從4等份拼成的不規則圖形到32圖形拼成的近似乙個長方形,從中得出規律。最後得到長方形的長就等於圓的周長的一半,而它的寬就是圓的半徑,可能得到長方形的面積可能近似地看作圓的面積。

最終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2、使用建議。本課是在學習的圓的初步認識和圓的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圓面積的推導過程。圓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中隱含著一種重要的「轉化」與「極限」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根據方格圖大膽地猜想出圓面積的範圍。之後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發現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什麼有關,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使學生獲得用轉化法可以求出圓的面積,體現一種「化圓為方」、「化未知為已知」的轉化思想。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討論、操作、**得出圓面積的計算。

這一過程的設計正體現了新課標所倡導的三維教學目標,由重結論向重過程轉變。不僅重視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更重視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形成,使學生學得更有趣,更有價值。教學中主要通過回憶、遷移、動手操作、自主探索,最後課件清晰演示加以輔助,理解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從而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3、需破解的問題。能否將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圓的面積公式的應用等知識在一節課內完成,學生並能熟練掌握,從而使課堂更高效。

姓名:徐慶坤單位:東郭鎮辛緒小學

圓的面積教案

一 情境匯入 生 我們學過的圖形有長方形,長方形面積 長 寬。生 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還有正方形,正方形面積 邊長 邊長 生 我們還學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底乘高除以2 教師 大家還記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嗎?生 我們學習平行四邊形是根據長方形推導出來的,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教師 同...

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教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使學生理解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掌握圓的面積的方法並能正確計算。2 激發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 觀察和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3 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極限思想 教學重點 1 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2 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

圓的面積反思

第四單元 圓的面積 教學反思 圓的面積 一課,通過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的全過程來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歸納 推理的數學思維能力,把學生的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習的問題自然生成,我們會發現的孩子們的思維是多麼廣闊。在課堂中教師如果將新課程的理念轉化為實際的教學行為,有時就會體會到什麼叫做 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