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數學學習困難成因及對策

2022-10-07 08:48:03 字數 1710 閱讀 6826

在本學期中,我們高一數學研究性學習小組在老師的帶領下,調查了本年紀的同學的數學學習情況,並對所得的資料進行了分析,以下是我們的結果。

一. 高一同學學習數學存在的問題:

1. 大多數同學認為高中數學知識很難,很抽象

在本次調查中,有75%的同學認為高中的數學知識難度大,知識的抽象程度較高,80%的同學都表示對老師上課所講述的知識很難理解,由此,我們找到第乙個問題,就是高中數學知識的難度大,理解時難;

2很多同學都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也許是由於幾次的考試成績不如意,有30%左右的同學都對數學學科表現出一種不得不學的無奈,65%的同學對數學學科的興趣一般,只有不到5%的同學對數學學科很感興趣,由此,我們發現,興趣也是數學學習問題的一大原因

3缺乏大量的練習,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在課後,對上課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研究的,只佔到11.2%,課前自主預習的,只佔到7.4%,有90%以上的學生都只是上課聽完,下課就放一邊了,因此,對數學興趣的問題導致了同學對數學的學習不主動,也是數學學習困難的一大原因。

二. 問題存在的原因:

1.對數學深入研究不到位鑽研程度不夠深

部分同學由於基礎不牢固,又缺少自主鑽研的興趣,對數學知識的缺失越來越多對科任老師的授課只覺得越來越難懂,課後做作業時就難以下手,更不用說鑽研一些更深層次的知識了。

2.對數學學習缺乏主動性,未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很多同學進入高中後,對數學的學習方法沒有與時俱進,因為高中的數學知識與初中的相比難度有所提公升,對同學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同學們如果只是用初中的方法來學習的話,效果不會很好,不能抱著老師讓我學的觀念,被動的接受知識。

三.問題的解決方法:

1.注重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強化訓練,培養數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①在認真完成作業的基礎上,做一定的題目(不要太多),並且仔細訂正錯題,不懂得要及時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即時搞懂問題,切不可將問題積累!

②如果總是有自己做不出,但有了別人的提醒或是老師講解時就會覺得很簡單的感覺的話,不妨拿出數學課本,仔細的理解問題解決的原理,之後並作同類題,檢測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要知道數學家們也往往是在生活中遇到了相應的情境才會去解決它或是從中尋得規律)。

③另外要注意解題方法,會做的題目也要聽聽別人的方法或試試其他的方法,這樣可以逐漸找到做題的感覺。

④信心可以幫助你在做題時更加有乙個輕鬆的心態,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這樣就有了乙個良性迴圈。

⑤以上做法都要長期堅持,才會取得成效,成功都是汗水換來的!

2.變被動為主動,積極主動學習

學習是需要主動的,而不是被迫的學。我們要轉變自己對數學學習的消極態度,對待問題,不是逃避,而要拿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來,盡力去弄懂它,可以先和同學們討論,也可以請教老師。只要有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我們才能主動的去學習它,才會有動力

3.改變、調整學習方法,在失敗中學會反思與改正

好的學習方法能幫助我們更快、更清楚的了解知識點,我們要根據我們自己的自身所存在的問題,為自己找到一條合適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公升自己的成績。我們要從每次考試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並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例如,一些同學設定錯題本,把每次的錯誤都記錄下來,並把正解醒目的寫在旁邊,並標出出錯的地方,避免再犯。

通過這次的調查研究,我們找出了一些同學們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並提出了一些幫助意見,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指導教師:張饒老師

高一數學研究性小組

2023年5月24日

農村高中生課堂問題行為的成因及對策研究

馬鞍山市教育科學規劃微型課題 立項申請書 學科分類綜合 課題名稱農村高中生課堂問題行為 的成因及對策研究 課題負責人霍秀寶 負責人單位當塗縣石橋中學 填表日期二00九年九月 馬鞍山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制 填報須知 1.課題負責人須具有中小學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2.課題負責人必須是該項目的實...

如何提公升高中生對數學學習興趣

摘要 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雖經驗不足卻對教育教學有諸多熱情,並視之為終身使命。平時一直關注新教育的改革,力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學校課題 先學後教,有效達成 的教學模式落實到教學實踐中。關鍵詞 數學教學 學生興趣 有效達成 先學後教,有效達成 的教學理念要求 尊重主體,面向全體 教師的責任不在教,...

中學生化學學習困難的成因及對策初探

中學生化學學習困難的成因 及對策初探 引言新課程的核心理念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在教學中具體體現在 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緒 學習情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試行 中指出 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