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學作業 1

2022-10-01 09:45:02 字數 1555 閱讀 3169

一、以我國人員政策為例闡述環境對公共政策的影響

答:公共政策的環境影響評價,是應用客觀的方法對公共政策進行評定,顯示公共政策的價值和對環境造成的衝擊,以評判公共政策對環境影響的利弊得失。

公共政策,特別是發展政策會帶來若干環境問題,比如資源浪費、環境汙染、臭氧層破壞、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酸雨等。這樣由不同的側面向公共政策理論提出了乙個新問題,即公共政策與環境問題的關係。眾多事實證明,我們不能把公共政策的執行作為政策過程的終結。

因為在政策執行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問題,其中包括環境問題,因此需要有乙個對公共政策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以修正政策內容,盡力減少政策給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公共政策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目的,在於確定一項政策是否造成預期的環境影響,證實公共政策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因果關係,估計公共政策對環境產生影響的利弊,提出修正政策的意見和建議。

對於我國人中,現有的政策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如果不在數量上進行有效的控制,勢必會造成我國平均占用的資源減少,比如糧食、水資源,那麼作為公共政策勢必要考慮環境的承受能力和接納能力,如果超負荷的運轉,那麼環境將會失調,造成巨大的連鎖危害反應。

二、簡述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

答: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指為了解決某個社會問題而提出的一系列可接受的方案或計畫,在政策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論證和審查備選方案基礎上,最後形成正式政策的過程。這個過程主要包括確定政策目標、設計備選方案、評估和選擇方案。

具體如下:

1、 政策目標的確定;

2、 備選方案的設計;

3、 各選方案的篩選(遵循以下三個標準:第一,政治價值標準。科學合理的政治價值標準要體現出社會大多數人的利益。

第二,成本一效益的標準。能夠以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預期的社會整體效益的政策方案才是高質量的政策方案。第三,倫理道德標準。

良好的政策方案要符合社會普遍認同的道德規範和倫理準則);

4、 政策方案的最終抉擇與合法化。

三、聯絡實際闡述政策制定與政策執行之間的關係

答:政策制定是整個政策過程的首要階段,是政策科學的核心主題。大多數政策科學家則把政策制定理解為政策形成或政策規劃,指從問題界定到方案抉擇以及合法化的過程。

1、 政策制定和執行有效銜接是政策應用於現實的唯一途徑。**為了有效的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必須根據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需要和態勢,針對現實生活中的重大政策問題,及時、正確的制定政策方案。而正確的政策方案要變為現實,則依賴於有效的政策執行。

美國政策學者艾利森指出,在實現政策目標的過程中,方案確定的功能只有10%,而其餘的90%取決於有效的執行。

2、 政策制定和執行的銜接是檢驗政策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一項政策的正確與否最終必須由實踐來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凡是經過貫徹執行,促進了社會進步和生產國的發展,解決相應的社會問題,並得到群眾擁護的政策,就是正確的政策,否則就是錯誤的政策,通過政策執行,還可以不斷充實和完善政策,促進政策質量的提高,以期政策問題的最終解決。

3、 政策制定和執行的銜接是政策全過程的中介性環節。一方面,任何政策不可能一經制定就盡善盡美,它需要在執行的過程中得到不斷修正、充實、完善和提高 。另一方面,任何政策都有實效性,它只能在一定的時空範圍內起作用,超過這一範圍,這個政策就失去效用或完成了它的使命,就要被新的政策所代替。

公共政策學

第一章公共政策學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學科名稱梳理 1 哪些因素推動和促進了公共政策學的面世?1 產業革命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2 哲學思想的進步和一系列社會 人文科學的誕生和發展 3 系統論 資訊理論 控制論的產生 4 決策科學的形成 5 行為科學的誕生和行為主義政治學的進展 6 凱恩斯主義的出台與 政...

公共政策學

對政策分析的幾種有代表性的框架的分析 一 奎德的模型 奎德認為政策分析是政策科學的研究方法,它使用各種分析方法和技術來幫助決策者制定政策。一方面,政策分析是一種應用的分析形式 另一方面,政策分析是政策科學的研究方 其目的在於幫助決策者指定和改進政策。如奎德所言,之所以得益於政策分析的應用,是由於政策...

華工 公共政策作業

公共政策 平時作業主觀題 2016上半年 公共政策平時作業主觀題 每題25分,共100分 1 試述公共政策生命週期理論。答 公共政策生命週期理論即政策過程模型,它試圖通過階段性描述,對政策進行程式化的分析。該理論認為公共政策的過程大致如下 1 社會問題的出現 公共政策的制定就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