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15 12 28第四節來自地球的力教學設計

2022-09-30 00:06:07 字數 2008 閱讀 4399

課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四節來自地球的力

授課人:焦村中心學校汪國秋

授課時間:2015-12-28

授課班級:焦村中心學校 801

教學目標

1.通過常見事例、實驗了解重力,知道重力的符號、單位、物重以及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

2.理解物體受到的重力和物體質量的關係,並會應用其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3.知道g=9.8n/kg和它表示的物理意義

4.知道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線的廣泛應用

5.了解重力的作用點即重心,知道質量分布均勻、形狀規則幾何體的重心

6.經歷**過程,培養合作交流意識,體驗物理知識應用價值,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和物體質量的關係

教學難點

1.區分物重和質量,消除生活「語誤」;2.區分豎直方向和垂直方向;3.理解g是乙個定值。

教具:彈簧測力計11只,鉤碼11盒,托盤天平及砝碼一套,細線一根;ppt課件。

教學方法:實驗**、討論、合作學習、講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小實驗:粉筆離手後,會豎直下落。為什麼?

事例:水總是從高處往低處流。為什麼?

走到懸崖邊,我們的雙腳會發抖。怕什麼?

二.重力的初步定義

1.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字母表示:g施力者:地球

2. 學生舉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物體受重力作用的種種現象;並想象:失重會出現哪些現象。

教師補充:ppt****

三.重力的大小

1. 物重及測量

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簡稱物重。

重力的單位:n

物重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測量。

測量方法;教師演示:用彈簧測力計測橡皮的重力大小,記下測量結果(板書)

2. 學生分組實驗**物體g和物體m的關係

問題引出、猜想、設計實驗→學生實驗→各組間交流匯報,教師補充實驗→概括發現

並表述結論:

①文字表述: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質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約等於9.8n/kg

②符號公式:

3. g為定值(常量)和g值的物理意義

g為乙個常量,g=9.8n/kg,它表示的物理意義: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為9.8n。

注: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4. 例題(公式應用)

①張華同學的體重是50kg,他的體重是多少牛?王芳同學的體重是392n,她的質量是多少千克?(ppt展示解題過程,教師強調解題格式等注意點)

②師引導區分體重和質量。學生算自己的體重是多少牛。

三.重力的方向

1. 豎直方向。教師演示:細線吊一重物

2. 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ppt展示桌面傾斜之垂直方向和重力之豎直向下的方向的區別的**。

3. 重垂線應用:檢查水平,檢查豎直

學生舉例,教師補充例項;讓一學生檢查窗戶是否豎直。

四.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1. 學生閱讀教材p114重心的內容

2. 教師**介紹重心的flash 。

3. 教師提問、點撥:一根質量分布均勻的圓柱體重心在哪兒?不規則物體重心的尋找。

五.小結與鞏固

1. 本節課你有那些收穫?線索:大小、方向、作用點

2. 鞏固練習:商店裡**的一瓶礦泉水一般是500ml,這瓶水重大約是多少牛呢?

六.作業

1. 書p116 3,5,6,7

2. 動手操作:自製重垂線,檢查自家的門窗是否豎直,地面是否水平。

板書設計:

第四節來自地球的力

一.重力的定義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字母表示:g施力者:地球

二.重力的大小

1.物重的測量——彈簧測力計

單位:n

2.g為定值(常量),g=9.8n/kg 物理意義

3. 重力和質量區別

三.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重垂線的應用

四.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第四節 變阻器

1 實驗室用的滑動變阻器的原理 2 將一段導線對折後接入電路中,對折後導線的電阻與原來相比 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 a 變大 b 變小 c 不變 d 無法判斷 3 如圖所示,a b c d是滑動變阻器的四個接線柱,將這個變阻器與一小燈泡串聯接入電路,通電後,向左移動滑片p,燈泡逐漸變暗,該滑動變阻器...

第四節領導職能

一 領導的內涵 1 領導和領導者 關於領導,管理學者有許多不同的理解,本書認為,領導就是指揮 帶領 引導和鼓勵部下為實現目標而努力的過程。領導是一門科學,是探索領導者 被領導者 環境三要素如何相互作用的科學。領導又是一門藝術,是尋求領導者 被領導者 環境三要素的和諧統一的藝術。領導者,是指是指擔負領...

第四節句子 1

1 單句 由主語和謂語組成。根據應用分為四種 陳述句 敘述說明 疑問句 詢問 提問 祈使句 要求 希望或命令別人做什麼 感嘆句 表達某種強烈感情 2 理解句意的方法 1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 2 聯絡上下文理解 3 抓住修辭方法理解 4 抓住說明方法理解 5 結合生活實際理解 3 擴句 縮句和合併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