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看待學生講課

2022-09-28 01:30:02 字數 1929 閱讀 5179

記得有一次培訓上專家說:「教師一定要成為專業!」什麼是專業?

那就是你會的別人不會,這件事你能做別人不能做,正如街上到處張貼的廣告「專業疏通下水道」一樣的道理,有一次我家的下水道堵塞了,還真的請了「專業」隊伍來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教師也要走專業化之路!什麼是專業?舉個例子,有天有個住在樓上的小學生拿了個數學題來問我,我看了一下,這個簡單,設個χ,建乙個一元一次方程,右邊移左邊合併同類項,三下五除二就解出來了,正當我講得口沫橫飛時,一眼撇見那位小孩的茫然,「聽不懂?

」小孩說:「這個沒學過!」。

我才搞清楚,小學生還沒學過建方程求未知數了,這下子該我茫然了,明明知道這個題的答案,明明知道怎樣才解得出來,就是不能明白的講給他聽,讓他也明白。我想,這就是專業,因為我不是小學數學教師,這個小學數學教師能講清楚的我講不清楚,這就是因為專業不對。

生活中這類例子太多。許許多多的家長,文化水平遠遠超過教師,可是他不得不把他的小孩送到學校來,因為他懂了,未必能講給他的小孩使之搞懂。

說了這麼多,回歸正題。教師之所以有的是名師,有的卻一輩子默默無聞,難道是因為默默無聞的那些老師不會解題?非也,那是因為他沒有掌握「如何能把自己會的轉變為學生會」的教學方法。

名師的三言兩語,抓住要點,三下五除二就講得學生頻頻點頭。名師懂得去找準學生的基礎,去分析學生的學習障礙,去揪出學生的知識提公升點。而普通教師只是照本宣科,顯然不夠「專業」。

前些日子,到有的學校也聽了幾堂「生本」課堂。例如一堂數學課,熱鬧非凡,學生興趣高漲,為什麼?仔細一看,原來是學生上台講課,教師站到了學生**,學生講得泡沫橫飛,有的口辭流利,費話連篇;有的斷斷續續,詞不達意。

教師偶爾說句:「然後呢」「為什麼要這樣解」之類的語言,學生圍成一團,一會在講台前,一會在教室側壁,一會又蹲到了教室後面。

在評課時,無一例外,大家都對這種方式給了充分的肯定,它變教師講為學生講,對提公升學生的自信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群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大家對這種以學生主講為課堂提出了疑惑,變教師講為學生講就那麼好嗎?

在學生講課的時候,我特地關注了一下其它同學,從眼神中,我把他們分作三類:第一類,本身就搞懂這些題,現在就是看看熱鬧,也看看講課的同學有沒有搞錯;第二類,原本沒搞懂這些題,現在聽懂了;第三類,原來沒搞懂,現在聽了,還是沒搞懂,一臉茫然。

記得以前有段時間,我抽問喜歡讓一列的同學逐個起來回答,第一位同學答第一題,後面第二位答第二題,第三位答第三題,以此類推。結果有個很普遍的現象,當前面的學生在答問或教師地講的時候,後面的學生根本就沒聽,而是在挨個數著輪到他時,他該回答哪個題。旁邊隔得遠的同學,由於事不關己,更是不大關心了。

同樣的道理,一堂由哪些學生講哪些題在課前早就定好了課,一節課都不會講到課的學生他有什麼壓力?在第一位同學講時,後面即將要講課的學生,在面臨下一題該他講的時候,他是否還有心思去聽前面講的問題?

如果我是一名學生,教師講和學生講,誰能讓我更明白?如果你是教師,學生講給學生聽,比你講給學生聽還容易懂,你還「專業」嗎?

所以,我不贊成一堂課以學生主講為主的教學模式,除非是一些較特殊的教學內容,比如活動課、常識了解課等基礎學習內容。我們許多的教學內容都是有邏輯性、有科學性的知識,如果以學生自學後學生講解為主,教師講解為輔的話,那會出現以下情況,第一,學生講錯,然後教師糾正。這種情況往往會混淆其他學生的思維,他的思路正跟著錯誤的講課學生走呢,教師卻告訴他,剛才學生講的是錯的,要知道學生學習時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或許有學生立即發現,台上學生講錯了,那麼所有學生都能發現嗎?發現錯誤比學新知識更困難。第二,學生講對,但講解方法不夠「專業」。

有許多學生,自學得很不錯,可就是不能順利的講得讓別人懂。這個正常,要是學生都能講得讓其它學生全懂,那他就不是學生是教師了,況且教師往往都不能做到這一點。

所以,我們學習別人切不可學習皮毛,更不可照搬。有句話說「學我者,死,懂我者,活」(好象這句話是我才瞎編的),如果我們不顧一切,就讓學生上台講不不停,教師在旁指手劃腳,未必有好的教學效果。

生本,以學生生命為本,讓學生真心的喜歡上學習,讓學習變得更有趣和有效,不是簡單的讓學生講就可以做到的。

專家指導高考志願填報 冷靜看待專業的冷與熱

實力維度的冷熱評價則是依據每所學校的學科實力。即使是世界一流大學,也不是每個學科的實力都世界一流,在一校之內有學科實力很強的學科,也有實力一般甚至比較弱的學科。依據實力評價標準,如果某個專業是這所學校的特殊學科 傳統學科,綜合實力很強,那麼這一學科就是這所學校的 熱門 專業 如果乙個專業學科實力比較...

正確看待學生「早戀」

正確看待學生 早戀 問題 一 根據不同的性格特點,可以採取不同的辦法來引導。有時候在沒有了解事情的真相以前,千萬別亂下結論。外向型的孩子一般願意跟家長和同學交流,也不避諱這個問題,情況比較透明,更利於家長引導。他們對對方產生好感大多是有原因的,一旦知其原因並有針對性引導,兩個人的感情就會不攻自破。對...

如何看待「教師體罰學生」現象

我對 體罰 不完全贊同也不完全反對,以我的角度來看,體罰屬於一種對於學生的懲罰作用,適當的懲罰教育是應該和必須的,因為孩子在成長期間會有很多問題和毛病,不是說說就能改的!現在好多的教育專家也在反思以前的說法,把所有的對學生的懲罰都說成體罰,是不是一刀切呢?剛接觸學生那會,因為自己剛剛才從學生生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