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經典複習

2022-09-25 05:51:02 字數 4982 閱讀 1619

教育心理學簡答題

一: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的異同:

(一) 陳述性知識是關於事物及其關係的知識,或者說是關於「是什麼」的知識,包括對事實,規則,事件等資訊的表達。

程式性知識:是關於完成某項任務的行為或操作步驟的知識,或者說是關於「如何做」的知識。它包括一切為了進行資訊轉換活動而採取的具體操作程式。

(二) 陳述性知識與程式性知識的主要區別在:

(1) 陳述性知識是關於「是什麼」的知識,而程式性知識是關於如何做的知識。

(2) 陳述性知識是相對靜態的知識,其運用形式常常是輸入資訊的再現,而程式性知識是體現在動態的操作過程中的知識。其運用常常對資訊進行變形和運算,結果往往得出不同於輸入刺激的資訊。

(3) 陳述性知識的提取和建構是乙個有意地主動地啟用有關命題的過程,速度較慢,而程式知識一旦成熟,則可以自動執行,速度較快。

(三):陳述性知識和程式性知識是學習過程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任何知識的學習都要經過陳述性階段才能進入程式性階段。

程式性知識的獲得過程就是陳述性知識向技能的轉化過程。練習與反饋是陳述性知識轉化為程式性知識的重要條件。在人類的絕大多數的活動中,這兩類知識是共同參與,互為條件的。

二:有哪幾種策略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

答:理解和保持知識的認知策略很多,比較定型和常用的策略有:

(一) 複述策略:指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資訊而對資訊進行反覆重複的過程。

(二) 精加工策略:人們為了更好地記住所學的東西而對學習材料作充實意義性的新增,構建和生髮。

(三) 組織策略:組織實際也是一種編碼過程,只不過它比編碼更深,更複雜,層次更高,是對資訊進行更深度的加工。

運用這些策略有助於學生對學習材料的理解和形成較為清晰的知識網路。

三:元認知策略主要有哪些:

答:元認知策略,即監控策略,是指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的有效監視和控制。元認知策略概括起來有三類:

(一) 計畫策略:指學習前對學習目標,過程等方面的規劃與安排的元認知策略(。

(二)監控策略:根據學習目標對學習程序,所採用的方法,效果,執行計畫情況等方面進行有意識監視的元策略認知。

(三) 調節策略:根據學習程序的實際情況對計畫, 學習程序,所用的策略等進行調整地元認知策略,包括調整預先的目標或計畫,改變所使用的策略,有意識地校正學習行為,區域性目標尚未達到時採取補救措施等。

四:遷移有哪些型別:

(一) 從遷移的結果看,可將遷移劃分為正遷移與負遷移。正遷移指的是一種學習能促進另一種學習。負遷移是指一種學習阻礙或干擾了另一種學習。

(二) 從遷移產生的情境來看,可將遷移分為橫向遷移和縱向遷移。橫向遷移又稱作水平遷移,是指在內容和難度上相似的兩種學習之間的遷移。縱向遷移是不同難度不同概括性的兩種學習之間的相互影響。

(三) 從遷移產生的方向上看,可將遷移分為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先前學習對後繼學習影響,稱為「順向遷移」;反之,後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則稱為「逆向遷移」。

(四) 從內容上看,可將遷移分為一般性遷移和特殊性遷移。特殊性遷移是指具體內容有關的兩種知識技能的學習之間的遷移,一般來說,特殊性遷移發生在相同或相關的知識領域。一般性遷移是指具體內容無關的領域的學習之間的遷移,常常表現為原則的遷移,或者態度的遷移等。

五:課堂學習動機由哪些因素構成: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認為,學習動機由三個方面的內驅力(需要)構成: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的內驅力和附屬的內驅力。

(一) 認知的內驅力:是以求知作為目標本身,亦即指向學習任務的動機。這種動機指向學習任務本身(為了獲得知識,獲得能力),滿足這種動機的獎勵(知識的實際獲得)是由學習本身提供的。

因而也被稱為內部動機。

(二) 自我提高的內驅力:是指個體的那種因自己的勝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贏得相應地位的需要。這種內驅力是把成就看作贏得地位與自尊心的根源,是一種外部動機。

(三) 附屬的內驅力:它是指乙個人為了保持長者們(家長,教師等)的讚許或認可而表現出來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種需要。這也是外部動機。

學習動機中既有內部動機的成分,也有外部動機的成分。課堂教學的乙個主要目標是促使學生對學習活動本身發生興趣,使之產生內部動機。同時,不應該否認外部動機的作用,使二者互相配合,共同發揮激勵作用。

六:談談歸因對學習的影響以及如何進行積極的歸因:

答:所謂歸因是指人們把他人或自己的行為或結果的原因加以解釋或推測的過程。

在學習過程中,將成功歸於能力,有助於增強個體的自我效能感,進而有利於以後的學習;如果將失敗歸於努力,會有利於維持學生的自信心,並能激發他投入以後的學習中去,以改變其目前的狀況;如果將失敗歸因於能力,學生容易放棄努力,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習得性無助感。一旦學生形成了消極的歸因方式,就會產生強烈的失敗感,學習消極,不願做出努力。

教師應該經常對學生進行歸因訓練,鼓勵學生闡述適當的歸因,對正確地歸因加以強化,幫助學生掌握合理的自我責任標準。使學生看到每乙個人都可以通過勤奮學習而得到提高,完成某個目標的能力是以我們對能否完成這一目標的信念為基礎的。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進取的歸因方式,將失敗歸因於努力不足,並將學校及生活中的成功看作是努力的結果,從成功中體驗良好的感覺,增強自我效能感。

七: 什麼是掌握學習:

答:掌握學習是一種教育觀,又是一種教學形式。掌握學習認為,除了處於智利分布兩個極端的少數學生外,其餘絕大多數學生的智力差異不過是學習速度的差異。

為了克服傳統的教學弊端,人們設計了一種掌握學習的程式,將精選的,結構化的教學目標分解成許多小目標,根據這些小目標設計成一系列相互聯絡的學習單元。學生學完乙個單元後,教師就進行診斷性測驗,測驗成績符合要求者,才能進入下乙個單元,否則應當重新學習這一單元,並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供「矯正學習」或「深化學習」的程式。經矯正學習的學生全部達到掌握要求後轉入下一單元教學。

如此迴圈往復,直至學完全部教材。

八:分析智力和創造性之間的關係:

答(一):我國學者一般認為,智力是使人能順利從事某種活動的所必需的一般性認知能力,由注意力,觀察,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五種基本因素構成。其中以思維力為核心。

每一因素的水平都會影響整個智力的水平以及其他諸因素作用的發揮。

(二)創造力:是指根據一定的目的和任務產生具有社會或個人價值,具有新穎獨特成分產品的一種能力品質,創造性思維是其核心和基礎。

(三)研究發現:(1)低智力者難以有創造性;(2)創造力高的人,智商多在100-130之間(3)智力高的人未必都有創造力。

(四)因此我們可以說,智力是創造性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創造力有著複雜的心理結構,是一種包含多種智慧型品質的綜合能力。

九:簡要分析學生創造性的識別和培養

答:(一)創造性不僅跟乙個人的知識,智力有關,而且和人們的個性品質與特點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具有創造力的個體可能表現下列個性特徵:

好奇心強;自信心強;獨立性強;有較大的主動性;有較大的堅持性和恆心;對未來有較高的期望與抱負。

(二)為了培養和促進個體良好的創造性的發展,

(1)我們應該努力營造一種民主,開放,寬鬆的教學環境;

(2)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3)鼓勵個體進行獨創,敢於標新立異;

(4)積極開展創造性活動;

(5)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

(6)培養創造性的個性。

論述題:

一:說明斯金納學習理論的主要觀點及其應用

答:(一)斯金納的整個學理論是根據他在特製的實驗裝置—斯金納箱中的一系列動物實驗結果提出的。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主要包括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和強化理論。

斯金納認為所有的行為都可以分為兩類,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而操作性行為不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而是由有機體自身發出的。斯金納指出,人類絕大多數行為屬於操作性行為,只有極少數是應答性行為,因此,幾乎所有情景中的學習都可看作是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建立。

在特定情景中,有機體的預期行為出現後立即強化,再出現再強化,那麼,其預期行為再出現的概率就會增加,形成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行為。這就是學習過程。

(二)強化理論是斯金納操作性學習理論的最重要的部分和基礎。他認為任何學習(行為)的發生,變化都是強化的結果,要控制人的行為,就要設法控制對行為的強化。他的強化論可高度概括為:

有機體行為的結果(刺激)提高了該行為以後發生概率的過程。斯金納將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是指在某一情景中增加某種刺激,有機體反應概率增加,該刺激產生的作用稱為正強化;負強化是指某種刺激在有機體做出乙個操作反應後消失,反應概率增加,該刺激產生的作用就是負強化。

(三)斯金納研究了固定間隔,固定比例,可變間隔和可變比例四種強化程式對學習的效果,其關於強化程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同時在教育,行為**等方面有廣闊的前景。斯金納的程式教學思想實質上就是他的強化論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

(四)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在整個西方的學習理論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1)他對操作條件作用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建立了操作性條件學習的理論;

(2)他根據其學習理論提出了程式性教學的理論,對學校教育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二:比較分析布魯納和奧蘇貝爾的學習理論的主要異同點

答:(一)布魯納是當代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和教育心理學家,他的學習理論是認知—發現學習理論。

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就是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認知結構即是在先前學習生活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又是理解和學習新知識的重要的內部因素和基礎。布魯納重視新的認知結構的形成和對已有的認知結構的了解。

並提倡發現學習。

布魯納的認知—發現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強調學習的認知過程,重視認知結構和學生的獨立思考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這些觀點有力地反對了機械論的學習觀點。他把學習理論的研究重點轉移到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課堂教學中,這對學習理論的研究和課堂教學實踐都有重大的意義。

(二) 奧蘇貝爾的認知—接受學習理論

(1):奧蘇貝爾認為,有意義學習是學生在學校學習語言符號所代表的系統知識的主要方式。他認為,有意義學習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a)學習材料本身必須具備邏輯意義;

(b)學習者必須具備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c)學習者的認知結構中必須有同化新知識的適當觀念。

奧蘇貝爾認為,只有滿足這三個條件,才有可能進行有意義學習,使學習的材料的邏輯意義轉化為學習者的潛在意義,最終使學習者達到對新知識的理解,獲得心理意義。

(2)奧蘇貝爾基本的有意義學習可分為三種:代表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此外還有更高階的學習,發現學習,包括知識運用,問題解決和創造。

教育心理學複習

1.教育心理學 是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學規律的科學。2.教育心理學的意義 1 增加對學校教育過程和學生學習過程的理解。2 是所有教師的專業基礎。3 有助於科學的總結教育教學經驗。4 是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基礎。3.教育心理學發展 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學獨立。布盧姆 教育...

教育心理學複習

學生心理 連續性與階段性 的發展 定向性與順序性 特徵 不平衡性 關鍵期 差異性2 青少年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徵 1 少年時期 初中階段 特點 半成熟 半幼稚 獨立性和依賴性 自覺性和幼稚性 2 青年時期 高中時期 情感與人生觀相聯絡的情感佔主導,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發展 3 中學生心理發展的教育含義 ...

教育心理學複習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只需作一般了解 第二節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 只需作一般了解 第三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學 一 單選題 1就是用系統論來考察心理現象,把人的心理作為乙個整體的 動態的系統加以考察。a 客觀性原則 b 系統性原則 c 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 d 整體性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