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綜合實踐活動回歸生活

2022-09-23 23:27:05 字數 2817 閱讀 4396

綜合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新課程實施中的一門必修課程,具有開放性、自主性、多元化、動態化,極富現代教育的時代特徵。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要以活動促發展,讓學生主動實踐,主動探索,主動創造,大膽**,敢於質疑。真正親近生活,親近實踐。

本文從「結合校園實際,探索實踐途徑」、「 在實踐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 走向社會,提高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闡述,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走向生活,自主選擇自己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開展**和實踐活動,在實踐的過程中體驗、感悟,獲得經驗,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讓教育走出課堂,讓校園、家庭、社會共同發揮教育功能,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注重教育與當代現實生活的聯絡,它強調的是學生的親身經歷,重視的是學生的體驗、感受,以學生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主動探索為特徵,以實現學生主體能力綜合發展為目的。《新課程標準》指出:

「要積極開發並利用校內外各種資源,讓學生通過實踐,增強**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我們結合實際,緊扣現實生活,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方式,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趣味性、創新性為主要特徵的綜合實踐活動。

一、結合校園實際,探索實踐途徑

陶行知先生說過:「要改變以『學科為中心』、『課堂為中心』、『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育的弊端,加強教育與社會生活、兒童生活的聯絡。」因此,教師要給學生營造乙個開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對自我、自然、社會、科技、文化引起足夠的關注,並在這個過程當中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要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特定的背景和條件,選取能讓學生「心動」的主題,這個主題越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越好,範圍越小越好,讓學生在活動沒有開始之前便「蠢蠢欲動」,這樣才會使課堂活動之外的真正**因這份心動而更加豐富多彩。例如本學期剛開始時恰逢春季,我們學校裡的各種植物蓬勃生機,孩子們在感受春暖花開的美麗之同時,也對各種植物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什麼小草在春天裡發芽?為什麼花兒是五顏六色的?

為什麼樹葉有不同的形狀?……從孩子們的提問中,我突然感悟到:孩子想弄明白的問題,正是我們三月份最好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於是,通過民主商議,我們確定三月份的活動主題是《探索植物王國的奧秘》。由於興趣源於生活,而孩子們又從生活中發現了問題,有了興趣作牽引,有了問題作目標,再加上老師給予的各種技術幫助,所以同學們做研究是「水到渠成」。

二、在實踐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

拓展學校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主動地參與社會生活,並服務於社會,成為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要求,這也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讓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如索引、文摘、百科全書等),學會使用視聽**,收看有益節目,以家庭實踐活動為輔助,以學增知,以勞輔德,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增強學生自我表現,自我完善,自我創新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1、使用各類**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學會收集、整理資訊,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養成思考記錄習慣,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可以設定乙個「每日資訊」摘錄本,要求學生在家裡,從廣播、電視、報刊、雜誌、網上等多種**收集資訊,選擇重要的一些內容,寫在摘錄本裡。並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

通過這些活動,學生不但拓寬了知識面,開闊了眼界,還可以提高了閱讀和習作的能力,養成關心身邊事物的好習慣。

2、體驗生產勞動

在勞動中培養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有的學生採集樣本利用學校實驗室的顯微鏡觀察蔬菜的病害情況,再上圖書館、上網等收集資料,對症下藥,在老師的幫助下成功地預防了病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體驗了成功的喜悅、勞動的艱辛以及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三、走向社會,提高實踐能力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生活知識包羅永珍,它可使幼童成長為學生,可把學生薰陶為學者,可讓學者歷練為智人,可將智人鈍化為哲父!生活課堂,使每一位在其懷裡成長的孩子都享有積極的受教育的機會。

陶行知先生說:「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會上去,以社會為學校。這樣,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來。

」1、進行社會調查

社會調查是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社會發生的某一現象進行調查,弄清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及解決方法的一種研究策略。是學生走近社會,感受生活的極好形式,可以加強學生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樂於思考、勇於實踐的能力。比如,我們學校前有條小河,以前河水清澈見底,可現在河水綠綠黑黑的,蝦兒魚兒全跑了,河面還有很多漂浮物。

針對這一現象,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次「保護母親河」的社會調查活動,讓學生通過調查,查清河水汙染原因,並提出有效的治理對策。通過這種社會性的調查活動,讓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 ,了解社會的現狀,認識周圍的生活環境 , 讓學生體會參與社會服務的意義,熟悉各種社會資源,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鍛鍊自己勇於參與、大膽實踐的品質。

2、開展實踐競賽

綜合實踐活動不能等同於課堂教學,旨在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檢驗內化知識,運用知識,為學生開啟乙個開放的時空,使他們在興趣盎然中豐富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能力。組織學生開展實踐競賽不失為一種良好途徑。如組織開展「護蛋」比賽。

比賽的具體操作設計可以這樣進行,賽前宣布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乙個蛋,要求大家在吃飯、睡覺、上學時間隨身攜帶乙個生雞蛋,看誰能在一天一夜時間裡出色地保住這個蛋不破。活動結束後學校還要評出『護蛋大王』,予以獎勵。

實踐證明:孩子們興趣很濃,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出發,以貼近孩子們的生活經驗為切入點,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完全自主的探索體驗中,在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中,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靈感的火花來自生活,智慧型的源泉來自生活,情感的體驗來自生活,態度的培養還是來自生活。讓綜合實踐活動面向生活,回歸於生活,從而讓它踏踏實實地為生活服務。

讓小學學綜合實踐課回歸生活和社會

三 要發揮時間上的近距離效應,實施學生生活中的教學。早在上個世紀 二 三十年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 生活即教育 理論,大力倡導生活教學。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 要使學生 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生活就是教育...

讓作文回歸生活

作者 范素玲 學習報 教育研究 2012年第08期 在作文的天地裡,學生的童心是否被掩沒在我們設定的習作的套路上呢?作文應該是學生自己的,應讓學生的作文回歸到真實的生活中。一 讓學生走進自己的生活,寫自己的作文。讓學生走進自己的生活,就是引領學生常 回家 看看。告訴我們的學生寫作並不是有了華麗的詞彙...

讓數學回歸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

達玉才數學生活化是新課堂理念的具體化,它要求數學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實際出發,提供學習的探索材料是現實的 有意義的 富有挑戰性的,容易喚起學生的研究興趣和探索慾望。那麼,在學生的知識形成發展過程中,如何使數學教學生活化更具有活力,更加有效呢?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就此談幾點認識。一 精選生活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