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論學習二有效教學的過程

2022-09-15 02:18:05 字數 1103 閱讀 2870

第二章有效教學的過程

有效教學的過程可以有多種描寫方式,比如赫爾巴特的「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凱洛夫的「組織教學—複習舊課—講授新課—複習鞏固—布置作業」;杜威的「暗示—問題—假設—推理—用行動檢驗假設」,等等。我們更願意直接從教學的三個關鍵性教學行為來解釋有效教學的過程。

第一節有效「備課」

「備課」實際上只是設計教學計畫,包括長期計畫、單元計畫和課時計畫(教案)。後來人們更願意將「備課」稱為「教學設計」。

「備課」的三種計畫:長期計畫也可以叫學科教學進度計畫。往往是針對長達一學期的課程教學。

中期計畫也可以稱「單元計畫」,它包括決定怎樣將課程分成乙個個塊、部分或者單元,並且每乙個部分都有乙個特定的主題。 「垂直的單元計畫」是指按照學科知識的順序展開單元的方法。「水平的單元計畫」經常用於安排主題型單元,更多地安排跨學科的主題單元。

「課時計畫」更加細節化,更加詳盡,它大致規定了每一堂課要完成的具體目標,這種教學目標通過什麼樣的內容和活動方式、要使用哪種資源和材料,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如何使學習學習延伸到課外得以鞏固和擴充套件,另外,為了這一切教和學的活動的高效,教師需要計畫採取何種方式和手段激勵學生積極參與,以便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備課」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但「要」素大體只有三:學習者、學科內容(及其結構)、教學目標(及其教學方法)。

第二節有效「指導」

從有效教學過程來看,有效教學意味著教師能夠有效「指導」,包括有效「講授」並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也包括有效「提問」並「傾聽」學生。

吸引學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一是使教師引入話題是新穎而有趣的。吸引學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二是「把目標告訴學生」。 吸引學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三是「讓學生知道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教師講授也可能滿足學生的一些需要。這些需要包括:「獲取——學生獲取資訊的需要;順從——欽佩他人的需要,在這兒,他人是指講述者;一致——同意他人和相信他人的需要;求助——尋求幫助的需要。

另外,好的講述能幫助學生發展重要的學習技能,這包括傾聽、做筆記、思考的能力。」

什麼樣的提問是有效的?第一,使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第二,使問題保持一定的難度。問題可分為記憶型的、理解型的和應用性的。

有效「傾聽」 第一,讓所有學生都參與「提問」和對提問的「回應」。 第二,讓學生感到教師在傾聽。

第三節有效「激勵」

有效教學論

有效教學論 複習資料 1 有效教學論 一書的基本追求?1 轉換一種 教學論 的寫作方式,比如不以 下定義 為寫作的起點,代之以 教學事件 教學歷史 的敘述和解說。2 轉換一種 知識觀 或認識論 假設,比如雖然不簡單地否定傳統的 旁觀者 知識觀,但更傾向於 參與者知識觀 或 建構主義知識觀 尊重 個人...

學習有效教學的體會

通過觀摩和學習 有效教學 我受益匪淺。這節課主要講述了教師怎樣經營好課堂的秘訣,啟迪我們怎樣積極學習和負責任。有效教學是指符合教學規律 有效果 有效益的教學。速度 收益 安全是有效教學必須考慮的三個要素 時間 結果和體驗是考量學生有效學習的三個重要指標。下面就如何做到有效教學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第一,...

學習有效教學心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這說明我們要充分重視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所提問題的內容應包括學習的重點 難點。一節課就這些問題認真設計問題,巧妙提問,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針對班內的全體學生進行反覆提問。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聽到教師這樣引導學生發言的,你把剛才的回答再說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