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體會

2022-09-11 11:18:02 字數 1553 閱讀 3431

讀《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

《學科教育心理學》這本書,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門必讀的專業書籍。但是成為老師之後,卻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很少再繼續認真研讀它。我是一名小學數學教師,這學期又重新研讀了《學科教育心理學》這本書,讀後感想深刻。

《教育心理學》中第十章《數學學科的學與教》,這一章結合許多特級教師的課例,具體而深刻地講述了數學概念教學、數學技能教學、以及數學問題解決等方面的知識,認真學習後收穫很多。特別是對數學概念教學這一節內容,學習體會很深。

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而概念是數學基礎知識中最基礎的知識,對它的理解和掌握,關係到學生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關係到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新課標指出,我們要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發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就是乙個不斷地運用已有的數學概念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要掌握正確、清晰、完整的數學概念,既依賴於學生的數學認知狀況,又依賴於教師的教學措施。只有加強概念教學,才能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培養各種數學能力。

書中講到概念教學要注重例項和直觀材料的教學,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事物或教材中的實際問題以及模型、圖形、圖表等作為直觀感性的材料,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歸納和概括去獲取概念。例如,在學習"平行線"的概念時,我讓學生觀察一些熟悉的例項,像黑板的上下邊緣、桌子、門框的上下兩條邊、鐵軌等,然後根據各例的屬性,從中找出共同的本質屬性。黑板可以看成是兩條直線、在同乙個平面內、兩條邊可以無限延長、永不相交等。

同樣可分析出桌子、門框和鐵軌的屬性。通過比較可以發現,它們的共同屬性是:可以抽象地看成兩條直線;兩條直線在同一平面內;彼此間距離處處相等;兩條直線沒有公共點等,最後抽象出本質屬性,得到平行線的定義:

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平行線是相互平行的。以感性材料為基礎引入新概念,是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去進行教學的,因此教學中應選擇那些能充分顯示被引入概念的特徵性質的事例,正確引導學生去進行觀察和分析,這樣才能使學生從事例中歸納和概括出共同的本質屬性,形成概念。

書中還提到要使用學具促進學生數學概念的形成。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認識規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學具符合這一規律,能變學生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知識,形成知識的表象,並誘發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如在教學"平均分"這個概念時,我讓學生用自己手裡的學具(有的是用小棒,有的用**,有的用橡皮泥做的小動物)把10個東西分成兩份,通過分學具,出現五種結果:

一人得1個,另一得9個;一人得2個,另一人得8個;一人得3個,另一人得7個;一人得4個,另一人得6個;兩個人各得5個。然後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第五種分法與前四種分法相比有什麼不同?

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第五種分法每人分得的個數"同樣多",從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這樣通過學生分一分、擺一擺的實踐活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形象的實物**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概念具體化,使學生悟出"平均分"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徵:每份"同樣多",並形成數學概念。

這本書很有價值,對我的教育教學有很大的幫助。這本書要通讀,更要精讀。自古說的好「書中自有**屋」,這本書就是我們誨之不倦的好老師。

教育心理學

第一章教育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與研究內容 一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二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一 學習與教學的要素 1學生2教師 3教學內容 4教學 5教學環境 二 學習與教學的過程 1學習過程 2教學過程 3評價 反思過程 一 教育心理學的內容體系 1總論 第一章 2學生與學習心...

教育心理學

期末作業考核 滿分100分 一 簡答題 每題8分,共40分 1 程式性知識的獲得過程如何?答 根據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森和加涅等人的觀點,程式性知識的獲得通常要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陳述性階段。學習者獲得有關步驟或程式的陳述性知識。比如陳述分數加法的規則或者能夠描述在駕駛汽車時該如何換檔。在此階段...

教育心理學

09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解析 單選題 1 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 教育心理學 教科書是在年。選d a 1903 b 1908 c 1913 d 1924 2 20世紀初,我國出現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學著作是1908年由房東嶽譯 日本小原又一著的。選a a 教育實用心理學 b 教育心理學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