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大綱

2022-09-04 19:15:02 字數 1264 閱讀 9087

河北經濟管理學校課程教學大綱

《職業道德與法律》(36學時)

課程**:

課程型別:必修課

模組型別:公共基礎課

學時:36

學分:2

考核方式:考查

適用專業:所有專業

一、課程的性質、目的和任務

職業道德與法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教學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基本要求、職業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規範,陶冶道德情操,增強職業道德意識,養成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指導學生掌握與日常生活和職業活動密切相關的法律常識,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成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其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社會主義法治意識。

二、課程內容與學時分配

第一單元習禮儀,講文明

第一課: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2學時)

第二課:展示自己的職業風采(2學時)

第二單元知榮辱,有道德

第三課:道德是人生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條件(2學時)

第四課:職業道德是職業成功的必要保證(2學時)

第五課: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2學時)

第三單元弘揚法治精神,當好國家公民

第六課: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國家(2學時)

第七課:維護憲法權威,當好國家公民(2學時)

第八課:崇尚程式正義,依法維護權益(2學時)

第四單元自覺依法律己,避免違法犯罪

第九課:預防一般違法行為(6學時)

第十課:避免誤入犯罪歧途(6學時)

第五單元依法從事民事經濟活動,維護公平正義

第十一課:依法公正處理民事關係(4學時)

第十二課:依法生產經營,保護環境(2學時)

複習(2課時)

三、教學重難點

職業道德部分:各種場合禮儀要求;職業道德含義;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

法律部分:維護憲法權威,當好國家公民;預防一般違法行為;避免誤入犯罪歧途;依法公正處理民事關係。

四、教學方法

職業道德部分運用啟發法、討論法、組織課堂活動、競賽激勵等方法;法律部分以講授、案例分析法為主。

五、習題作業、思考題、討論題等內容的安排

結合教學內容,通過課堂演示、課堂討論、課後作業、組織課堂活動等手段,進行強化訓練,從而達到本大綱規定的教學目的。

四、教材及參考資料

學生教材:《職業道德與法律》,朱力宇、張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綱制定: 楊敏大綱審定:

制定日期:2023年2月12日

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大綱

一 課程性質與任務 職業道德與法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本課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社會主義法治意識。二 課程教學總體目標 幫助學生了解文明禮儀的基本要求 職業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規...

職業道德與法律

第十一課依法公正處理民事關係 三 依法保護公民的財產權 一 教學目標 1 認知 了解我國法律對公民財產權的相關規定,了解國家對公民財產權的保護和對侵害財產權的懲處措施。2 情感態度觀念 自覺尊重他人的財產權利,增強依法保護自身財產的意識。3 運用 學會運用法律 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財產權。二 教材分...

職業道德與法律

學年度第學期專業 課程名稱 期中或期末 試卷 a 或 b 命題人 審核 閉 開 卷,考試 考查 試卷共 頁,答題時間90分鐘 班級學號姓名 一 選擇題 每小題 分,共 分。宋體四號 1 宋體小四號 2 3 二 題 每題 分,共 分 1 2 三 題 每題 分,共 分 1 2 四 題 每題 分,共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