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研修日誌

2022-08-02 04:06:03 字數 3432 閱讀 9339

弋陽縣曹溪鎮馬山小學教師

合作的價值就在於通過合作,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有利於發揮集體的智慧型力量,樹立團結合作意識,利於解決個人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排除個體疑難問題障礙,促使大家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學生的這種能力不是生來就有的,需要老師長時間加以培養,怎樣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呢?

下面我們來談談。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綜合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望、持之以恆的求知動力、克服困難的求知毅力和科學的求知方法,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而是能主動探求知識、敢於質疑問難、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的學習的主人。簡言之,應該讓學生成為自我學習的主宰。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21世紀教育就是要讓受教育者「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就是「會學」、會「自主」學。

可見,學會學習、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是現代社會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施新課標的重點,就是要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掌握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快速發展,新知識層出不窮,而且呈加速遞增態勢,人類必須由已知領域不斷地走向未知領域,不斷地學習掌握新知識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時代發展,這就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終身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掌握知識的多少已不是最重要的,如何學習,如何更有效地掌握和運用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如何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新課改以來,不少教師致力於探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也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但應該清醒地看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未能引起中學政治教師的普遍重視,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傳統教學模式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如何改革當前的課堂教學,擺正教與學的關係,探索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這是時代賦予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和使命。

在數學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和他人的成功經驗,認為至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學設計圍繞自主。一堂成功的課,起源於成功的教學設計。

在新課改和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在學生課前自主預習的前提下師生共同研究來確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這樣確定的目標才能得到學生心理和情感上的認同並能促使學生全力以赴地為實現目標而奮鬥;難點的確定必須建立在學生課前自主預習的基礎上,應該是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真正難以理解、解決的問題,而不是想當然脫離自己學生實際照搬教參確定的難點;難點的突破也必須針對學生的疑難之處設計情境、問題、角度、難度、方法等,問題設定力求體現學生在認知、情感、道德等方面的衝突,並盡可能地吸納更多學生參與該過程的設計;題目的設計既要突出重點、難點和知識點,又要充分考慮學生自主預習過程中暴露出的易混、易錯點,使設計的題目保持一定的梯度和區分度。由此可見,教學設計首先要圍繞自主預習這個環節,教師要編制好預習案,指導學生自主預習,緊緊圍繞學生自主預習中發現的問題來設計教學案。

二.教學實施體現自主。再好的教學設計也必須通過教學實施來貫徹落實,那麼如何組織好教學實施環節呢?

我認為以下三點缺一不可。第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達到某種目的的心理動因,它表現為學生的學習志向和願望,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推動力。

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興趣同樣是求知的內在動力,它決定著人對事物的態度、價值取向與選擇。當乙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時,他就會主動地探索,執著地追求。教學實踐證明:

當學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時,他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努力提高學習成績,提公升能力和素質。要使學生對學習有濃厚興趣,有賴於教師運用高超的教學藝術來激發和培養。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小學數學課自身的特點,苦練本領,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藝術,以情趣橫溢、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求知慾望,使學生的學習具有持久的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構建和諧師生關係,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變痛苦地學為愉悅地學;培養學生成就感,使學生在一次次自主學習的成功體驗中,鞏固自主學習的動機和興趣,變短暫興趣地學為持久動力地學。

第二,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是思考力的培育者,不是知識的注入者。

」新課程指出:「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使學生在充滿教學民主的過程中,提高主動學習和發展的能力。」因此,要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教學必須創設讓學生充分發展的機會和空間,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我的做法是充分地、有選擇地、有改進地利用教材「小欄目」,創設突出學生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氛圍。一是通過「讀一讀」,把閱讀的機會讓給學生。二是通過「議一議」,把議論的時間交給學生。

三是通過「說一說」,把說話的權利還給學生。四是通過「想一想」,把思考的空間留給學生。五是通過「做一做」,把練習的實踐交給學生。

六是通過「問一問」,把質疑的環節補充給學生。這「六個一」,充分運用了學生的「手、眼、耳、腦、口」等各種器官,兼顧了各種型別的學生,無論哪個「一」,都使學生由「靜」變「動」,調動了學生的「思」,激發了學生的「欲」,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第三,鍛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具體要做到:(1)精讀多說。它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

(2)質疑追問。它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根本方法。(3)構建體系。

它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條件。(4)練習反饋。它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由之路。

三.教學鞏固展示自主。(1)在課堂教學的階段性過程訓練中,由學生自己作答、評判、糾錯、歸因;(2)在布置課外作業時,注意布置的課外作業要具有開放性和創造性,並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促使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體驗數學學科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使學生成為學科知識的實踐者;(3)分層次布置作業,注意作業的選擇性,盡可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多樣化需求,使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就感;(4)要求學生多閱讀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提倡學生建立自主學習摘抄本,摘抄自己所學的重點課外知識,定期讓學生在課上交流;(5)鼓勵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並用適當形式展示研究性學習成果。

以上做法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了學生自主蒐集、篩選、處理資訊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展示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風貌和能力,體驗到了合作的成功。

四.教學反思突出自主。首先,指導學生學會課後反思。指導學生每節課後要反思驗。

實踐證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於喚醒、開發、提公升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有利於進一步提公升學生認知、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協調發展;有利於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獨特需要,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有利於形成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促進學生的持續發展。

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有義務和責任勤於探索、勇於革新並不斷豐富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水平,真正做到:給學生一些自由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揮;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學生一些問題,讓他們自己去**;給學生創造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鍊。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到得更多、感悟得更多、能力培養得更多。

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通過國培,談點體會 新課標理念要求我們數學課堂教學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但經常聽老師們說,小組合作會出現學生不合作,完不成教學任務。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更缺乏從事合作學習的有效技能,乾脆不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藥有意識地逐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我就是從以下...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角的分類教後思考點滴 車陽河小學鄒有國 一.教學設計搭建平台.創設情意,激發興趣,切入新課。開課時老師提出並板書 分類 讓學生講講你的理解。接著請一組同學上台來,老師先按男女生分開站,請回答這裡是按什麼分類?然後接著按高低分開站,請回答這是按什麼分類。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對分類在本課時有了一定的引導意...

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摘要 小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乙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是培養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章思想,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近年來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關注越來越多,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始終不放心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