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驗感悟中學習數學

2022-08-01 19:15:04 字數 3644 閱讀 2799

【主要內容】

「體驗感悟」是學生的心理過程,是主體感知客觀世界的重要方式。小學生學習數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不利於學生的認知。如何打破學生學習數學的瓶頸?

創設情境,將數學同學生的生活實際串聯起來,以生活為基礎,通過直觀形象的個案切入,啟用思維的火花,有事半功倍之效。

【關鍵詞】

體驗感悟聯絡動手操作主動**猜想

數學蘊涵在客觀世界中,同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依據小學生的認識能力學習數學,體驗感悟是最直接可行的學習方式。它揚棄了過去數學教學中學生純粹地模仿記憶,及在此基礎上的機械練習。新課程標準指出: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習數學中,體驗感悟起到紐帶作用,在自覺與不自覺間被師生所運用。

我在實施「體驗教學」中也作了有益的嘗試,經過近幾年來的探索實踐,數學課堂上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去**、應用,從而發現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學生內心創造與體驗的方法來學習數學,牢固掌握數學,構建良好的數學基礎,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等效果明顯。下面就我自己的教學心得,談談自己在「在體驗感悟中教學數學」的幾點做法:

一、 在「聯絡」中體驗感悟

「數學**於生活」,知識點在生活中基本都可以找到原型,數學知識的教學都是在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方面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抓住某些細節,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從中去體驗感悟;另一方面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聯絡對數學已有主觀認識對學生加以引導、延伸得到新的認知。

首先,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絡,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絡起來,能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讓他們體會到數學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學習數學並不難。這樣在學生的心理上就縮短了與數學的差距。著名數學家華羅賡說過:

「人們對數學早就產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脫離實際。」因此,必須從數學的學科特點出發,盡可能地將數學知識同生活實際聯絡起來,喚起體驗感悟的原動力。例如,啟蒙一年級學生「認數」時,我先讓學生在班級裡找數——說說班級裡有幾塊黑板、幾盞日光燈、黑板上面牆上有幾個字等,接著啟發學生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有數的存在——家裡有幾口人、桌子有幾條腿、人有幾根手指等,再帶領學生來到教室外面讓他們在校園裡發現數——數數校園裡有幾個年級、幾層教學樓、幾個桌球臺、幾個花壇等。

這樣就把生活中對數的認識帶入課堂,在課堂上得到提煉,由直觀到抽象;又把課堂上學到的抽象的數應用於生活,在生活中發現數的更多應用,由抽象又回到直觀。學生通過反覆體驗感悟掌握了數的抽象概念,從而得到質的飛躍。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數學,學得輕鬆、愉快、印象深刻。

其次,數學與知識經驗的聯絡。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新舊知識聯絡很緊密的學科,在教學中我們要找準新舊知識的聯結點,準確把握知識的遷移規律,設計好匯入,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以實現知識的內化和順利遷移。例如,教學「圓的面積計算」我們讓讓學生先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倒過程,從而向學生滲透轉化思想——把新的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

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把圓分成若干等分拼成近似的長方形,再進一步滲透極限理論——分的等分越多就越接近長方形。最後把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原來圓的周長、半徑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推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二、 在「主動**」中體驗感悟

新課標指出:自主**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活動應當是乙個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知識不能簡單的由教師或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知識經驗主動地去**,在**過程中體驗感悟,促使學生自己認知框架的不斷變革和重組。

教學《軸對稱圖形》時,課堂上將學生分組,各組拿出準備好的紅領巾、衣服、蝴蝶、双喜等剪紙圖案,讓學生自由摺疊一次,學生的摺疊方法多樣,結果也是五花八門。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將剪紙對稱摺疊,正好左右重合。在此基礎上各小組討論:

這些剪紙摺疊後都會出現同樣的結果嗎?是什麼結果?然後在班級組織交流,最後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體驗感悟得出「這些圖形都是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左右兩側正好能夠完全重合」,這便是「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接著讓學生以互相提問的方式列舉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比如數字、字母、漢字、人體、班級裡的物體等),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歸納、模擬、推理等體驗學習過程。通過這樣的體驗學生經歷了學習「軸對稱圖形」的全過程,掌握了軸對稱的特點,體會到了獲得新知的樂趣,同時也啟用了學生的學習思維。這不正是新課標要求所倡導的嗎?

三、在「動手操作」中體驗感悟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單純的、不假思索的勞動,只能算蠻幹;單純的想,只是空想。只有將操作、思維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操作的目的。

」學生操作的過程是他思維過程的體現;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提供操作的機會,通過操作形成表象,直接感知和體驗,以此來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例如,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時,我讓學生用邊長1厘公尺的小正方形擺出各種不同的長方形,再引導學生看看每個長方形一排擺了幾個小正方形?

擺了幾排?最後要求學生思考長方形所含面積單位的數量與長方形自身的長、寬有什麼關係?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歸納出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長方形的面積=長ㄨ寬。由於學生親自動手擺放,並參與了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所以學生對它的長和寬各意味著什麼有了深刻的理解,結論不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類似的例子不勝列舉。

再如,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我讓每位學生事先準備乙個土豆和一把小刀,上課時先讓學生在土豆旁邊切一刀,然後讓學生摸摸切過的地方有什麼感覺,學生回答「是平的」,我適時的指出這叫「面」接著讓學生把「面」朝下,在土豆旁邊再切一刀,然後讓學生摸摸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麼感覺,學生回答「是一條線」,我指出這叫「稜」。然後繼續讓學生把切出的「面」朝下依次切出相對的兩個面,再在土豆的兩端各切一刀,三條稜相交一點,叫「頂點」。這樣乙個完整的長方體就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觀察有幾個面,幾條稜,幾個頂點,再想想,使長方體的特徵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裡。

總之,學生總是對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最感興趣,在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的基礎上順勢利導,自然點撥得出抽象的概念或結果,使結果不再空洞。這也使數學學習回到了本位。

四、在「猜想」中體驗感悟

學生總是有幻想的,猜想也是學生認識的開始。在數學教學中,適時的引導學生去「猜想」,可以促使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加快大腦中表象形成的速度,從而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得出結論。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我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學具:

幾個大小不等的圓、一根棉線、一把尺子、乙個圓規。問「要測量圓的周長,你想用什麼方法?」學生經過觀察、思考、動手操作,提出大膽的猜想:

「先用棉線環繞圓一周,再把棉線拉直測出它的長度可以嗎?」「把圓直接放在直尺上滾動一周,量出圓的周長可以嗎?」「對於這個圓,用棉線量出它的兩個直徑的長度,看能不能再圍成這個圓。

如果不行,再量出

三、四個直徑的長度,看可不可以圍成這個圓。猜想:圓的周長是不是

三、四個直徑的長度?」顯然這是乙個很了不起的猜想。教師追問:

「你為什麼會這麼想呢?」學生回答:「半徑確定圓的大小,直徑是半徑的2倍,也就是說直徑也決定著圓的大小,用直徑來求周長是非常合理的。

」客觀地說,學生理解圓的周長,以上的種種猜想在驗證的基礎上都是切實可行的。但哪種方法最優,在猜想的基礎上好中選優,不僅消除了學生認知數學的單一性,而且領悟到認知數學的最新方法。由此可見,通過學生一系列的自主猜想誘發了跳躍思維體驗,加快了知識形成的程序。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迫切需要提倡這種「體驗感悟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境中,調動各種感官去體驗、感受,學習數學既輕鬆又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數學認知。只有注重實踐,多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具體形象的問題情境,才能填補學生經驗的不足,從而促進學生的體驗學習獲得成功。

韋經水2011.10.24

在情境體驗中感悟數學

作者 高春香 教師 中 2013年第11期 摘要 數學課程標準 明確指出 數學教學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數學 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教學時要植根於生活,將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

在活動體驗中學習

作者 王家娟 職業 中旬 2012年第03期 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如果一味地說教 講理,學生會感到厭煩,使得課堂上睡覺 偷玩手機的現象屢禁不止,教學處於一種無效或低效的狀態。那麼怎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認真 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呢?答案是需要我們在教學模式或者說在教學方式上進行積極探索。比如...

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昇華

作者 廖聞茗 讀寫算 2013年第06期 摘要 思想品德課的課程價值不僅僅著眼於知識與技能的強化,更在於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滋潤情感 端正態度,內化正確的價值觀,為此把思想品德教育寓於活動之中,有效開展體驗性活動教學,讓學生在親身體驗與實踐中建構知識,感悟人生,以培養健全人格和提高心理素質,增強道德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