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和導學案的區別

2022-08-29 01:00:06 字數 1554 閱讀 9727

八年級語文組

兩者的區別如下表:

兩者的聯絡是:導學案是在教案的基礎上,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直接參與並完成的一系列的問題探索、要點強化等全程學習活動的案例。它最大的優點是學生在學案的指導下進行自學,在老師的點撥下完成知識的構建,通過自我檢測達到每節課知識的掌握與落實,不留死角。

一、導學案的準備階段。學案在形成之前同年級同科老師都必須先熟悉教材和課標,真正把握每個知識點、重難點、易混點,與其他知識的前後聯絡等等,然後通過集體備課敲定學案成型,在集體備課中先有主備人陳述自己的觀點、備課的思路,其他教師進行完善和補充,最後由主備人執筆形成學案,學案形成後,每個教師根據自己學生的情況,對學案進行變通,使學案能指導自己的學生自學,順利的掌握知識。由此可知,學案的形成是同年級同科教師共同智慧型的結晶。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敵乙個諸葛亮」,「眾人拾柴火焰高」,都說明了集體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克服單打獨鬥的弊病,實行資源共享,使每個教師都能從中受益,達到互相取長補短的目的。同時也說明集體智慧型的重要性,它需要每個教師都必須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觀點展現給其他老師。

由此看來,用學案之後,教師在課前較以往要忙得多,並不是想象中的「一人備課大家享用」的輕鬆狀態。

二、導學案的應用階段。原來上課就是老師在教案的指導下去施教,上到哪兒,都是老師自己決定,只要按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把該上的課上完就可以了。而學案準備好了,教師用學案去指導學生自學,上課45分鐘,大約用20分鐘時間讓學生在目標指導下進行自學,獨立或交流去解決學案中的各個問題,並將易混點討論後還不清楚的問題記錄下來,及時請教師幫助解決,正是有了這個時間教師才有機會參與到學生中去,為乙個或幾個學生解決一些學生不容易弄清楚的問題。

通過教師這段時間的收集,為後面10分鐘的精講做準備。緊接著教師用大約10分鐘的時間為學生解決困惑,教師先將多數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幫學生點睛,使學生解開心中的疑惑,再就是由學生根據自己自學的情況舉手發問,教師給予及時指點。最後剩下約15分鐘就是學生自我檢測,根據學案學生獨立完成,目的是檢驗學生自學情況、對疑惑問題是否真正解決。

上課的45分鐘教師僅僅安排了大約10分鐘時間,這就給教師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必須精講。這是以往沒有的、也是不可能的,回想以往教師總是一人在講,占去了一大半的時間,有時甚至滿堂灌。現在不存在了,教師講多了,多佔了時間,下乙個環節就完不成了,逼著教師少講、精講,這是比以往改變最大的地方,教師慢慢由不放心達到真正放心。

三、導學案反饋階段。原來老師上完一節課,作業一般都留在課後,根本不知道學生的作業是否獨立完成,而學案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按目標指導進行自學,獨立或交流去解決學案中的各個問題,同時教師能夠及時批改學生的練習,及時了解學生在自學中還存在哪些問題,並及時解決。真正做到堂堂清,天天清。

由此可見,學案能有效地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通過「導讀、導聽、導思、導做」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的效率。

導學案能指導學生以本課學習的內容為中心,在課前預習和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讓課堂教學成為學習創造活動,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快樂。

導學案能激發學習的興趣,推動教學過程的互動、對話,培養學生掌握研究性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創新能力。讓教學真正實現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在交往與互動的立體教學過程中師生分享彼此的思維、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和觀念,彼此形成乙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教案與導學案區別

教案 是教師認真閱讀課程標準和鑽研教材後,經過分析 加工 整理而寫出的切實可行的有關教學內容 教材組織和講授方法的案例。教案 體現的是教師的意志,是為 教師的教設計的 它的著眼點和側重點在於教師講什麼和如何講。它主要從教師自身如何完成教學任務以及怎樣傳授的角度來考慮,重在解決 教什麼 怎樣教 的問題...

學習單與導學案的區別

移動學習與微課程 聽後感受 聽首都師範大學焦寶聰老師的課後,感受頗深的是 學習單 與 導學案 是不同的。它們的區別在於 學習單 是用微課程翻轉課堂的產物,是與製作微型教學 微課 課堂教學方式創新緊密聯絡融為一體的微課程學習法的組成之一,最早為昆山市朝陽小學在微課程實驗中採用,今年7月,在全國中小學資...

教案和導學案並用後如何備寫

教案和導學案的區別 它的著眼點和側重點在於教師講什麼和如何講。它主要從教師自身如何完成教學任務以及怎樣傳授的角度來考慮,重在解決 教什麼 怎樣教 的問題。即以老師和課本為中心,更多是考慮教師如何把課本知識內容講得準確無誤,精彩完美。它是老師自備 自用,是老師工作的指令碼。沒有學生的參與,缺少公開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