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承臺施工作業指導書

2022-08-24 21:51:03 字數 4143 閱讀 1277

適用於我標段新建寶雞至蘭州鐵路客運專線起始點樁號dk637+ 809.81~ dk655 +451.1,所有橋承臺施工,包括特大橋兩座(清姜河特大橋、東星村特大橋);大橋兩座(石壩河大橋、塔稍溝大橋);中橋四座(涼泉村中橋、馬鞍山中橋、瓦峪河中橋、太寧溝中橋)。

(1)《高速鐵路橋涵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2-2010);

(2)《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

(3)《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

(4)《寶蘭客專施橋01》。

表3-1 承臺允許誤差和檢驗方法

表3-2 模板安裝允許誤差和檢驗方法

表3-3 鋼筋加工允許誤差和檢驗方法

表3-4 鋼筋安裝及鋼筋保護層厚度允許誤差和檢驗方法

(1)基坑開挖前應按地質、水文資料,環保要求,結合現場情況,制定施工方案,確定開挖範圍、開挖坡度、棄土位置和防、排水等措施。

(2)基礎施工完後基坑必須及時回填,部分基坑應及時用不透水土(表層0.6m夯填3:7灰土)分層夯填,高出原地面0.4m,以利排水。

(3)位於河道部位的墩承臺施工時設草袋圍堰,開挖採用鋼筋混凝土套箱,封底採用c20水下封底混凝土厚50cm。

(4)位於既有鐵路、公路、管線和建築物側的墩承臺開挖採用鋼筋混凝土套箱。

(5)為加強橋路過渡段,橋台基坑在臺尾側回填c15混凝土至原地面,其它三側回填3:7灰土至原地面。

(6)墩台下需拉槽開挖,拉槽開挖部分設縱向排水側溝,將水流引至低窪處排水,施工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地形情況,調整側溝位置,以免水流直接沖刷橋墩,拉槽開挖及邊坡防護參照本線參考圖施工。

審核圖紙(承臺的尺寸,鋼筋的規格、數量等),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熟悉規範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編制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施工要點和關鍵部位卡控重點,對參加人員進行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後持證上崗。

施工前應先對施工場地進行平整,準備好材料、勞力及機具,並檢查其效能達到要求。收集施工地點外部地理環境、施工作業層中所涉及的開挖尺寸、標高等外部技術資料,用全站儀測量放樣,水準儀標高控制,做好開挖前準備。

6.1.1 測量定位

先根據施工圖紙計算出承臺四個角和承臺中心的座標,然後根據座標按照所佈導線進行樁位測量。樁位放線完成後利用水準儀測出承臺頂地面標高,計算出原地面下挖至承臺底面的高度。根據高度、坡度和規範要求推算出上口開挖線的位置,並向外延展1m作為施工作業面。

6.1.2 基坑開挖及基坑防護

(1)基坑開挖採用人工配合機械開挖,開挖前作好基坑頂、基坑底的排水工作,並根據現場情況在基坑的一角處做1-2個集水井,防止基坑浸水,並保證基底各尺寸及承載力達到設計及規範要求。

(2)基坑開挖的土方應集中堆放,不得影響施工,並為承臺灌注預留通道。棄土堆坡腳距基坑頂邊緣的距離不小於基坑的深度。

(3)基坑底澆築墊層混凝土,其頂面高程不得高於承檯底設計高程。

(4)基坑平面位置及基底尺寸必須滿足設計及施工要求。採用挖掘機放坡開挖,坑底預留0.3m人工清底。並根據地質情況,設定木樁或鋼管樁等臨時支護措施,防止邊坡坍塌。

(5)基坑防護,基坑周邊做底寬50cm高40cm 頂寬30cm 的防水土坎,安全防護設定雙橫桿鋼管防護欄,圍欄立柱設定1.5m高,埋入地面以下0.3m,地面上1.

2m。第一排橫桿設定在立柱0.9m處,第二排橫桿設定在立柱0.

5m處。鋼管均按照0.3m間隔刷紅白相間油漆。

上下兩節橫桿同一位置油漆不得相同。並懸掛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各種警示牌。鋼管必須採用扣件連線。

防護欄外側均設定綠色安全網。

(1)基坑開挖後由人工採用風鎬對鑽孔樁樁頭進行鑿除,鑿除直至露出新鮮混凝土面。標高以承臺底設計高程以上10cm控制。樁頭鑿除完成後,樁長小於40m時,在樁的周邊鑿平三個等分點及中心點,並用手動砂輪機打磨平整,用水沖洗乾淨,為樁基低應變法檢測做好準備

(2)及時通知樁檢單位做無損檢測,檢測時請現場監理旁站;並提供工程名稱、里程、墩號、樁徑、樁長、各樁灌注時間、混凝土等級、樁位平面示意圖。

(3)樁檢時現場質檢工程師必須到位,記好施工日誌,樁檢報告經現場監理工程師簽字確認後方可施工下道工序

(1)承臺施工採用組合鋼模,用鋼管支架進行加固。必須確保模板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夠承受澆築混凝土的重力、側壓力及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項荷載。

(2)模板在安裝前必須進行機械拋光,拋光後清理乾淨。

(3)模板間的接縫處用雙面膠帶貼密實,不得產生漏漿。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必須平整光滑,並在模板表面塗刷脫模劑。

(4)模板加固採用鋼管支架配合木撐加固。其中豎向鋼管的間距為0.6m,然後在外側橫向加箍兩根併排豎向間距0.

6m,四角的鋼管用扣件鎖死,承臺頂上用鋼管對拉和三角鎖死,橫向鋼管外設10×10cm木撐,一端支撐模板,一端支撐在基坑邊坡的方木上。

(1)檢查鋼筋的品種、規格與設計圖紙相符後進行製作,下料時力求準確。

(2)鋼筋在加工前必須調直,表面的鐵鏽、浮皮、油汙必須清除乾淨。

(3)鋼筋焊接接頭採用雙面焊,焊縫長度不得小於5d;「同一截面」內同一根鋼筋上接頭不得超過1個,即分段後的鋼筋接頭應相互錯開,保證同一截面內的接頭數目不超過主筋總數的50%,接頭錯開間距不小於35d(d為鋼筋直徑),且不得小於50cm。

(4)鋼筋與模板之間用水泥砂漿墊塊支墊,其強度不得小於設計的混凝土強度,墊塊布置要相互錯開,呈梅花形布置,且數量不少於4個/m2,不得橫貫保護層的全部截面。

(5)現場進行綁紮,底層承臺鋼筋網片與樁身鋼筋焊接牢固;搭設鋼管架綁紮、定好上層承臺鋼筋。

(6)預埋於承臺內的墩身鋼筋直徑為φ16mm,深入承臺1m並鋼筋一端製作90的標準彎鉤,插在墩輪廓尺寸邊線內10cm處並避開承臺中心線處。

(7)墩台沉降點可在墩頂、墩身或承台上布置,每個墩、臺的測點總數不應少於4個。沉降觀察點鋼筋預埋具體布置見圖號:《寶蘭客專施橋參12》。

(8)接地鋼筋的埋設及檢測

綁紮承臺鋼筋的同時安裝綜合接地鋼筋。綜合接地鋼筋採用φ16的鋼筋;單面焊接長度不小於10cm,雙面焊接不小於5.5cm,焊縫厚度均不小於4mm;在混凝土澆築前進行電氣迴路測試,且確保接地電阻不大於1ω,若貫通地線的接地電阻大於1ω時則採取另設附加接地極。

注:具體布置見《鐵路綜合接地系統》圖號:通號(2009)9301-8和圖號:

通號(2009)9301-40。

鋼筋和預埋件施工完成自檢合格後,經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檢查簽字確認後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1)混凝土澆築前應將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汙等清除乾淨;當模板有縫隙和孔洞時,應予堵塞,不得漏漿。將樁頭上鬆動的混凝土塊、泥土清洗乾淨,按有關規定填寫檢查記錄。仔細檢查鋼筋、模板、支架(1.

5m一排橫撐共三排)、預埋件(綜合接地的焊接,觀測標的埋設數量、位置)的緊固程度保護層墊塊的位置、數量等,並由專業工程師會同監理進行檢查。

(2)冬期施工時,混凝土入模溫度不應低於10℃,夏期施工時,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宜超過30℃,而且每次灌注必須按規範留足強度試件。

(3)混凝土採用分層連續灌注,一次成型,分層間隔灌注時間不得超過試驗所確定的混凝土初凝時間,以防出現施工冷縫,其分層厚度應根據攪拌機的攪拌能力、運輸條件、澆築速度、振搗能力和結構要求等條件確定。

(4)澆築混凝土時間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的穩固情況並應注意防止混凝土離析。

混凝土澆築前各種原料經試驗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後可以開盤,混凝土運至施工現場後,現場試驗人員必須對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氣量等效能檢測,經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確認合格後即可澆築混凝土。

(1)混凝土到場後試驗員對砼的坍落度、含氣量、入模溫度進行檢測並留置試件。在澆築過程中,每30cm一層,逐層澆築一次性完成承臺的混凝土澆築。混凝土採用幫浦送入模的澆築方式,在每層混凝土澆築過程中,隨混凝土的灌入及時採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密實。

振動棒應避免碰撞鋼筋、模板,不得直接或間接地通過鋼筋施加振動。為防止混凝土在水化、凝結過程中,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致使表面產生裂縫,混凝土澆築完後,一般2~3小時(以預拌混凝土檢驗報告為準)及時收面。

(2)對混凝土進行振搗並使其均勻密實,振搗方式宜插入式振搗棒(直徑50 mm)垂直振搗,其移動間距不宜大於作用半徑的1.5倍且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宜為50~100mm,與側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每一振點的振搗時間宜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現氣泡、表面泛漿,防止過振漏振。混凝土在澆築振搗過程中產生的部分泌水,應及時排除。

(1)混凝土養護期間,當周圍大氣溫度與養護中的混凝土表面溫度之差超過20℃時,混凝土必須覆蓋保濕。

(2)新澆築的混凝土與地表流動水或地下水接觸時,必須採取防護措施,直到混凝土達到50%以上的設計強度為止,並不得小於7d。

承臺施工作業指導書

質量體系作業檔案 黃花山特大橋承臺施工 作業指導書 檔案編號 t11zz shh 實施日期 受控狀態 蓋章受控 發放編號 傳送給 中鐵十一局商合杭鐵路站前十二標專案經理部一分部 編制概況 編制部門 工程技術部編制人 日期 審核人職務 一分部總工程師姓名 日期 批准人職務 一分部經理姓名 日期 作業檔...

承臺施工作業指導書

目錄1.編制依據及原則 1 1.1 編制依據 1 1.2 編制原則 1 2.工程概況 2 2.1 工程簡介 2 2.2 地形地貌 3 2.3 工程地質特徵 3 2.4 水文特徵 4 2.5 氣象條件 4 2.6 主要工程內容和數量 4 3.承臺施工 5 3.1 陸地承臺施工 5 3.1.1 陸地承臺...

承臺施工作業指導書

一 目的 1 二 編制依據 1 三 適用範圍 1 四 工程概況 1 五 作業準備 2 5.1內業技術準備 2 5.2外業技術準備 3 六 墩台施工工藝流程 3 七 施工要求 4 7.1測量放樣 4 7.2承台基坑開挖 4 7.3鑿除樁頭 樁身檢測 4 7.4承臺鋼筋加工及安裝 5 7.5承臺模板及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