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錄影方法與技巧

2022-08-23 06:00:06 字數 2879 閱讀 3557

(1) 前期拍攝

攝象機的狀態 — 拾音狀態;光圈位置(自動與手動);色溫片與色溫;聚焦方式(自動與手動);快門與場頻同步設定。

● 基本要求:

明確製片目的和拍攝要求;教師/學生/課件/作品/現場音/

水平最重要 — 垂直物體是參考線。

畫面穩定 — 用好的支架;少運動鏡頭;交代平穩,不頻繁切換;避免攝像機找鏡頭。

聚焦清晰 — 運用景深;運動中的聚焦與跟焦;自動對焦與人工調焦。

拾音清晰 — 避免電平過幅;教師、學生、課件電平盡量一致。

運動畫面 — 推拉搖移和緩均勻、有目的性。

情緒與節奏 — 有目的的選擇景別;控制鏡頭長度;根據製片需要,確定教師-學生-多**課件等畫面的節奏。

● 畫面與構圖: 平、穩、勻、準。

* 構圖和景別要舒適;

畫面飽滿,但避免主體頂天立地的充滿畫面。

布局合理,合理布局的核心是注意畫面的平衡性,畫面結構的穩定性,基本方法-**分割。

* 景別的取捨。

* 畫面內容與構圖的基本禁忌:

圖象扭曲;頭重腳輕;

人物面壁、橫線切脖、頂天立地、透視變形;

主體缺少陪襯、顧此失彼;(例如:實驗過程)

畫面雜亂、抖動、長焦搖晃;

鏡頭移動快慢不均勻;起落幅不穩;

運動隨意;猶豫不定;

主體游移;表現空洞;反軸。

梁**\構圖不當.mpg

* 背景的干擾;

養成眼觀畫面主體四周的習慣;

運動物體的干擾:運動的物體不管多小都比靜止的物體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

注意背景人物的動作和表情;

梁**/背景干擾.rm

● 聚焦:

測算距離,運用鏡頭標尺;運用景深;

自動聚焦的條件:拍攝物件在鏡頭軸線上、面積較大且無大面積前景和背景;

● 色溫:

色溫對色調的影響;

自動白平衡與手動調節白平衡;背景對色溫的影響;後期色溫調整;

使用自動白平衡的條件:順光,單色光線及有足夠的照明亮度。

梁**\問題.rm

● 照明:

有條件盡可能使用照明;

不影響教學效果為原則;光線均勻,避免聚光點;

梁**\佈燈 梁**\燈光

● 光圈調整:

自動光圈: 順光、被拍攝物件大面積平均受光。

手動光圈:

在逆光或拍攝物件只有小面積受光而又想把小面積部位(如臉部)拍清晰時,必須採用手控光圈方式才能拍出**準確的畫面。**量至拍攝物件出現斑馬紋為止(拍人物時,一般以人臉作為測光點)。

逆光拍攝以及教師與投影之間**量的問題;

動態反差控制(對比度控制) dcc+開關可以有效的降低高亮區的色度訊號的損失;

梁**\背光.mpg 梁**\亮和暗背景.rm

● 拾音:

拾音點;話筒的選用(點、面干擾);攝象機話筒的動態拾音問題;運用調音台;老師與學生聲道分開;音量控制切忌過幅;

● 拍攝機位:

同側;盡可能多的學生畫面;計算機課的機位;機位-教師-投影螢幕不在一直線上;根據需要調整學生位置;教師機位高於學生站立高度;

● 課件和投影的匯入:

現場匯入和後期補拍匯入;切入時機和長度;必要時做特效(如畫中畫);

附:對教師課件製作(字、背景、音效等)的一些要求;

梁**\課件 梁**\課件

● 特殊課程的拍攝

活動課 — 定機位;定拾音點;善於捕捉精彩鏡頭; 梁**\活動特寫.mpg

計算機課 — 機位(捕捉盡可能多的學生螢幕);調整學生座位;游動鏡頭;crt屏場頻調整;

實驗課 — 強調實驗過程與結果(現象、資料等); 梁**\實驗特寫.rm

美術課 — 學生作品;特寫鏡頭;游動鏡頭; 梁**\美術.mpg

聲樂課 — 拾音要求高;配樂的比例;注重學生反應;

體育課 — 預先了解活動範圍; 移動機位;雙機位避免反軸;教師拾音;

梁**\室外體育課.mpg 梁**\體育游動.mpg

● 多機位拍攝的要求

預見人物的動向;配合默契(對講機),為對方著想,給出切換時機;

教師鏡頭:全場要保證教師的音畫同步;以中近景為主、適當拉全景交代環境;學生做練習或活動的拍攝;能預見教師的教學進度。

梁**\停留.mpg

學生機位:全場要保證有一定數量穩定的全景、中景、和特寫鏡頭;抓拍細節;要預見教師的教學進度;靈活運用景深。

● 景別

全景鏡頭:交待了時間、地點以及整體的狀態,是場景的客觀性描述。通過全景鏡頭渲染整體氣氛,體育課可多用。

中全景鏡頭:畫面下邊框在主要人物的膝蓋以下。即能較清楚的表現教態以及與學生的互動。

中近景鏡頭:半身人像,教師講課最時常用的畫面。

特寫鏡頭:由於視距貼近,取景範圍小,畫面內容單

一、集中、突出,把所表現的物件從周圍環境中突現出來,放大,因此可以造成強烈和清晰的視覺形像,得到強調的效果。多用於拍攝學生的反應和實踐課。

梁**\景別.mpg

● 可能出現的問題

背景與背光; 課室風扇的干擾; 教師無線麥的固定;學生拾音的定位;攝像位置的遮擋;中途停機做好場記;必要時補拍備用鏡頭。

* 雙機位拍攝

前期使用人員和裝置少,拍攝準備期短,便於轉場;

拾音效果差;後期需要剪輯,製作周期長;

* 多機位現場切換攝錄

切換點好;現場感好;拾音效果較好;參與人員多;呼叫裝置多;拍攝前的準備期長;用於大批量的課程錄製。

(2) 後期剪輯要點

基本原則:畫面隨著聲音走;刪剪無用畫面;

調色;特效的運用;字幕處理; 同期聲處理。

梁**\色溫校正.rm

片頭字幕製作要求: **\標題.jpg

流**格式:wmv ; r m ;r mvb ;700 k bps (質量「較好」至「高」即一節課總資料量控制在300 m左右)

課堂教學藝術與技巧

首先老師提到了教學前的準備藝術,其中包括情景預判與推演 突發問題預設與推演 形象設計與個人儀表這三個方面。我們大四實習有兩個月的時間,第一月的時間我們一定要利用好,對所在的課堂大小 環境布局 硬體裝置都要有了解,更要對所在班級學生人數 年齡層 性別比例 學習水平和教學要求以及他們的學習經歷與經驗有一...

課堂教學方法與藝術

培訓教師 羅甸縣董當鄉中心學校 奉獻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承蒙學校的厚愛,讓我給老師們做培訓,我很感動 接著是激動,現在是衝動!衝動地想和老師們分享我當了15年教師的感受 在這次培訓中與老師們共同學習,希望老師們在培訓過程中多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一 課堂教學常用教學方法 1...

課堂教學中的藝術與技巧

記得蔡老師上過一節有關課堂教學藝術與技巧的課,在課上,他給我們講到了應該如何開始上課 上課要注意些什麼,還有一些肢體語言的運用,這些看似沒什麼用,但其實掌握了這些小技巧,我們的課能上的更為生動,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更好。除了蔡老師說到的,我覺得課堂中的提問也是需要技巧的。其實提問在課堂教學中起著十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