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方法與藝術

2021-03-04 04:26:13 字數 4898 閱讀 7573

培訓教師: 羅甸縣董當鄉中心學校------ 奉獻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

承蒙學校的厚愛,讓我給老師們做培訓,我很感動、接著是激動,現在是衝動!衝動地想和老師們分享我當了15年教師的感受…….. 在這次培訓中與老師們共同學習,希望老師們在培訓過程中多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一、課堂教學常用教學方法

1.講授法----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

運用講授法要求教師:

(1)講授的內容具有科學性、思想性、觀點正確、概念準確,對學生有積極的思想教育作用。

(2)講授要有系統性、條理清楚、層析分明、重點突出。要注意學生理解問題的認識秩序,注意從已知到未知,從感性到理性,注意觀點和材料的統一。使學生在重點、難點等關鍵問題上能夠得到透徹的理解。

(3)講授的語言要清晰、鮮明、洗練、生動、盡量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快慢適度。

(4)講授中要引起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思維活動。

在講授活動中,教師應掌握以下基本條件:

(1)教師要熟悉並掌握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

(2)教師講授時,要引起學生足夠的注意,使學生能注意聽講;

(3)教師講授內容要有啟發性,有時要穿插使用一點其他教學方法,相互結合起來。講授絕不等於滿堂灌,但講授時,照本宣科,呆板生硬向學生灌輸,而且是一灌到底的,就是滿堂灌,效果不好。

(4)教師講授的儀態端莊自然。教師講授時,學生要專注,講授時的儀表就會給學生以重要影響。教師既不可舉止生硬,也不宜手足舞蹈。態度要自然大方。

(5)教師講述的聲音要清晰,音量適當,有抑揚頓挫,並附有情趣。

(6)教師講授的速度要適當。速度太快,學生沒有思考的時間,不易理解消化,速度過慢,則容易倦怠,分散注意力。重要問題稍作停頓,給學生思考或記筆記的時間,建議的問題可以講快些,一堂課快慢時間利用預先統籌計畫安排。

(7)講授使用的語言,要能被學生所接受。要適合學生既有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對新出現的術語,要先做好解釋。講述要有系統,有條理,邏輯嚴密,用詞準確恰當。

2.問答法—又稱談話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或經驗,提問學生,並引導學生經過思考,對所提問題自己得出結論,從而獲得知識發展智力的教學方法。

運用問答法,對教師的要求是:

(1)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提問的問題,提問的物件,學生可能如何回答,如何進一步做好啟發引導,教師在備課時就應擬出提問的提綱、對談話所需要的時間,並給學生能順利的回答創造哪些條件,都要做好準備。

(2)提出的問題,要難易適度。對有些有困難的學生,要善於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逐步引導,提出問題要明確、鮮明,是學生所能理解的。

(3)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不宜限於死記硬背的記憶題,而要使學生積極思考,層層深入,逐步得出科學的結論。

(4)提出的問題要面向全班,要使全班同學都積極做準備,回答所提的問題,然後再點名要某個同學具體回答,以利於全班同學都積極思維,發展智力。

(5)在師生談話後,要進行小結,對同學的回答做出科學的評價,對回答好的學生要給以鼓勵。總結要使全班同學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明確是非,提高認識。

(一)課堂提問的藝術

1.要有總體設計

課前,教師在深入教材,弄清問題的實質的前提下,緊緊圍繞中心,針對重點、難點,著重設計幾個關鍵性的提問,這些提問,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2.選準突破口

提問,最忌大而空和細而淺,因為二者都不用一引起學生的思考。應把突破口選在乙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上。

3.要給思考時間

提問之後,要讓學生動腦筋,想一想,爾後在適當的時間回答提問,以其達到調動全體學生思維積極性的目的。

4.要注意最佳角度

應該從針對學生實際疑難,開闊學生的思路,落實文道統-----三方面去考慮。

5.要有應變能力

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有錯誤時正常的事,教師應能對學生的答案錯在**?為什麼錯,迅速而準確地作出判斷,從而提出針對性很強的新問題,就能上出一堂生動活潑的課來,這是教師應變能力的反映,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表現。

6.要善於抓住思維的過程

提問不應該滿足於學生根據初步印象得出的判斷,而要強調學生說出怎樣理解的道理來。因為理解的過程,就是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把這個思維過程擺出來,就能看出學生的思維合不合邏輯,能否辯證地看問題,理解得深了,還是淺了,教師就能因勢利導,開拓思路,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

7.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深刻性。提問的內容,必須建築在對課文中所描述的事件和人物進行由形象思維導邏輯思維的抽象開闊的基礎上。

(2)邏輯性。即思維具有嚴密性和條理性。需從教材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邏輯關係上設計問題。

(3)輻射性(發散性)。思維的輻射性,體現思維的靈活性,舉一反三和合理性,要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某些知識點,巧妙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靈活思考,尋求問題的多方面答案。

(4)凝聚性。教學中,要站在文章立意的高度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各部分是怎樣圍繞中心描寫的。

(5)創造性。要根據課文內容設計有利於培養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問題。

(6)啟發性。提問要對培養學生生疑、質疑的能力,有示範和啟發作用,使學生從教師的提問中學會質疑。

(二)設計提問的要求

1.提問要力求精當。「精」指的是要精練扼要,言簡意賅;「當」指的是得當。所提的問題,恰是重點、難點。

2.提問要富於思考

要緊扣教材,突出重點、難點,並有一定的思考價值。使學生理解詞句豐富而深刻的含義,及它在課文中的作用。

3.提問要緊扣文脈

要緊扣文章的思路,主要有兩種思維方法:(1)整體到部分。先提出一兩個問題,再按重點詞、句、層、段設計若干小問題來說明大問題。

(2)由部分到整體。根據重點詞、句、層、段先設計若干小問題,再提出總結性的大問題。這兩者可以有機結合,構成:

整體—部分—整體。

4.提問要講究實效

包括兩方面:一是要從教材和兒童實際出發,要有針對性、目的性。二是要符合兒童思想特徵: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簡到繁,循序漸進。

5.提問要掌握時機

當學生還在「」發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思維處於「困惑」之時,教師要做學生的知心人,要善於了解學生的疑難,掌握「火候」,既是進行「解惑」。

3.演示法----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的種類:按教具區分,可分為四種:實物、標本和模型的演示;

**類(圖畫、圖表、地圖等)的演示;

實驗的演示:幻燈、錄音、錄影、教學電影、多**等的演示。

按教學的區分,可分為單個物體或現象的演示;事物發展過程的演示。

目前,隨著電化教學手段的發展,某些原來很難觀察到的現象都可以用模擬的辦法,將它們的動態通過錄影、幻燈、投影儀、教學電影表現出來,為演示教學提供了更為優越的條件。

演示法教學的基本要求:

1.演示前,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恰當地選擇和準備好各種圖例與直觀教具。

2.演示時,教師要使全班學生都能看到演示的物件,盡可能地讓其運用各種器官,去充分感知學習物件。如有條件,演示時,盡量讓學生能看到,又能聽到、嗅到或摸到,效果就會更好。

3.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演示的東西的主要特徵和重要方面,不要使他們的注意力分散到一些細枝末節上去。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應對演示物件加以必要的說明,告訴觀察什麼,注意什麼,同時應提出一系列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必須進行觀察的事物上去,抓住最本質的問題。

4.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觀察被演示的事物的變化,發展和活動情況。

5.教師要注意演示適時。應當在使用時才展出直觀教具,不要過早地把教具拿出來,否則,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削弱新穎感,降低興趣。

6.教師還要適當配合講解或談話,引導學生觀察,並作出乙個明確的結論來,以總結出規律性知識。

4.練習法

(一)引起學生練習的興趣

引起學生練習興趣的方法有二:一在練習之前,使學生感覺某種技能或某種教材有練習的必要,使他自動地想去練習純熟,以備將來應用。如:

歌詠比賽、珠算、打字等。學生既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為達到這一目標,自然會集中注意力於練習工作。

引起學生練習興趣的另一種方法,就是使學生在聯絡之後立即獲得滿足的體驗,以及發起練習的興趣。如:比賽決勝負、對練習之後對成績優良的學生予以獎勵,或者把優良的作品展覽出來。

成功的經驗,是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此外,以下技巧也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1)限定練習的時間。

(2)採用練習性質的遊戲。如:數學遊戲,語文科的造句遊戲、猜字遊戲;英語課的猜字遊戲;

(3)舉行學業競賽。利用比賽的方法,做練習作業,也可以增加練習的興趣。(速算、珠算、作文、書法、拼字、打字、體育競技比賽,都可以收到練習效果)。

(4)採用練習測驗。語文、數學、英語等,都可以採用。

(5)利用卡片練習。例如教學英語,可以把繩子新詞或句子寫在卡片上,作為聯絡讀音造句、釋義的材料;教學算術,可以把字型寫在卡片上,作為練習心算的教材。

5.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學、自講,以討論為主的一種教法。

(一)討論法的理論依據

1.求同式

以往的教學只引導學生遵循同一標準,同一途徑、同一模式,以求達到同一目標。這種方法,在教育心理學上叫做「求同」式,或者叫「集中式」。如果標準是同一的,那只能按學生的平均程度進行「同步」的講授,根本做不到因材施教,更談不到創造性的能力的培養。

與此相反的方法,就是引導學生。「求異」式或者叫做「開放」式,它給學生以更大的自由度,為學生創造乙個適於他們各自發揮其他獨特才能的機會與場所,使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人。

2.「教學相互作用論」

在學生集體學習和討論中,每乙個學生既是主體,又是客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能否實現,教學目的能否達到,最終取決於這個主體內的相互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主體只能是學生,工作的焦點必須放在學生身上。

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教師要其組織者與領導者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想法設法來創造符合教學要求的學習環境和條件,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討論或者爭論,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

學生學習越主動,表明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越好。

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藝術

我對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藝術的感悟 教師課堂教學,應採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並講究課堂教學藝術。所謂教學藝術,就是教師運用語言 動作 表情 色彩 音響 影象 包括文字 符號 圖表 模型 實物 標本 等手段,遵循教學規律 運用教學原則,創設教學情境,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而組合運用的一整套嫻熟的教學方法 技能和...

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藝術的學習心得

高要區金渡鎮褚國昌中心小學廖小莉 通過學習湯國安老師的 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藝術 後,使我感受到,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藝術在課堂教學中點有重要地位。優美 流暢 動聽的語言能夠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整個課堂教學處於一種張馳有致 輕重適度 緩急合理的良性狀態。這種優美的...

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方法

摘要 在新的課程標準下,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引導者和合作者。在課上,教師要通過新穎的導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啟迪學生的思維。在講課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組織學生在自己 或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關鍵詞 新課標 課堂教學 藝術 中圖分類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