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2022-08-22 08:36:06 字數 1145 閱讀 1364

實踐活動是兒童發展成長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形成實踐能力的載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重視通過觀察、操作、猜測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主動參與意識和勇於探索創新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一、實踐操作是兒童智力活動的源泉

實踐操作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由於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缺乏興趣。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一的自覺能動性,讓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為活生生的動作,從感受中獲得正確認知。

實踐操作有利於促進學生左右腦協調發展。腦科學研究表明,大腦的左右半球各有不同的優勢功能,右腦以形象的感知。

記憶、時間概念、空間定位、**、想象和情緒等活動佔優勢。由於大腦的功能具有整體性,只有左右半球相互配合,協調發展,人的智力發展才能獲得最佳效果。數學思維活動主要受左腦支配,而使用直觀的教學材料,由於其具有形象的特點,再加上兒童實際動手操作,使多種感官一起發揮作用,從而促使左右腦的協調發展,充分發掘兒童的智力潛能。

二、實踐操作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把人類的知識成果轉為個體認識的過程,科學家的認識過程是一種生產新知識的過程,而小學生的認識過程則是一種再生產知識的過程。如果教師能為他們創設乙個實踐操作的環境,讓他們動手擺擺、弄弄,加大接受知識的資訊量,使之在探索中對未知世界有所發現,找到規律,並能運用規律去解決新問題,這樣使他們在獲取新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學習。例如:

「10以內的加減法」是利用數的組成來計算的,數的組成即是數的分與合,在5以內數的分與合教學中先讓學生拿出2個木塊,分成左右兩堆(1,l)。得到並學會用分與合說組成。再讓學生拿出4個木塊。

也要分成左右兩堆,想想可似怎麼分,要求同桌要分得不一樣,通過交流發現有三種:(1,3)、(2,2)、(3,1)。老師提問:

「剛才大家每人又擺了其中的三種,誰有本領能把這三種分法乙個不漏而且又是很有規律地找出來?」學生們互相討論,邊議邊擺擺弄弄。他們想出了好辦法,發現可以先把4個木塊都放在左邊,每次移l個到右邊,就(3,l)、(2,2)、(l,3);也有的講可以先把4個木塊都放在右邊,每次移1個到左邊,這樣也是有序地分,就成了(1,3)、(2,2)、(3,l)。

兩種分法都有道理,教師及時地給予表揚,同學們得鼓勵,主動探索的勁頭更足了。

從小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三 實踐操作有助於發展學生思維操作不是單純的身體動作,而與大腦的思維活動緊密聯絡著的。操作中學生不但要觀察 分折 比較,還要進行抽象,概括,從中發展思維。如教學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時,讓學生通過觀察,觸控,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面,學生用多種方法數出長方體有6個面。這時,老師追問 為了不重複也不遺漏...

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作者 孔令清 散文百家 下旬刊 2014年第11期摘 要 實踐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源泉,是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途徑,是學生思維發展創新的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主動參與意識和勇於探索創新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

談小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

作者 特格多 速讀 中旬 2014年第11期 摘要 新課標對於語文的教學目標規定 語文最為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課程,要著重培養學生在語文方面的實踐能力,而對作為培養這一能力的主要途徑還是要 於實踐。下面筆者將對如何培養語文實踐能力提一下自己的觀點與見解 關鍵詞 實踐能力 培養 一 提公升興趣 建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