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中學體育與健身課堂教學的幾點意見

2022-08-19 19:51:05 字數 4348 閱讀 4011

喻歡中學體育與健身教學,應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發揮「健身育人」的課程功能,切實貫徹「陽光體育運動--大課間」的精神,運用先進教育理念,倡導體腦結合、身心協調、健體益智、適度有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投身體育健身學習、自主鍛鍊、合作交流,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從而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身體基礎。

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中學體育教師認真學習《普通中小學課程方案》、《中小學體育與健身課程標準》,內化教育理念,在改革課堂教學的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經驗。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縱觀現狀,仍有一些中學體育課存在著教學目標寬泛、教學方式陳舊、學練內容單一和教學效率偏低等現象,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發展要求存在著落差等問題。

為進一步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增強學科教學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效能,改進課堂教學,達成課程學習目標,現提出下列幾點意見。

一、落實課程目標

課程總目標包含身體發展、知識技能、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四個方面,反映課程方案所規定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是體育教師設定學習目標與計畫、確定教學內容與策略、取捨教學方法與手段、組織教學實施與評價的出發點和依據。

學習目標的全面性。在制訂具體目標時,要綜合考慮、四者兼顧、有所側重、達成有度。要在深刻理解和領會課程總目標、階段目標及主題模組學習目標之間關聯性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和單元內設計教學內容的特點,尤其是七年級學生的身心需求,將課堂學習目標直接和教學內容相聯絡,有機滲透心理發展目標、社會適應目標,自然融合《兩綱》的教育內容,關注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過程中的習慣、態度、能力和品質等顯性和隱性表現,達成學習水平及活動建議要求,從而發揮課程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的作用。

學習目標的針對性。在制訂具體目標時,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動作技能形成規律,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已有學習經歷和經驗、存在的主要學習問題及發展的可能性,提出針對性的課堂學習目標。在身體發展方面,以內容主題的學練為線索,提高基本運動能力,達到並保持健康的體能標準,強化良好的身體姿態和行為,表現出遵守課堂常規和選擇適合的練習程式,以利於學會和掌握一些健身專案的技術動作、活動方法,促進身體機能的全面發展,獲得體育與健身的直接經驗;在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以知識與技能的具有為主線,融入培養學生鍛鍊欲、自信心、責任感,會自主、樂合作、勤思索,形成堅毅、果敢、進取的良好品質。

在具體教學中,乙個單元或一節課可能有多重目標,會涉及教學多個方面,應將最主要的目標(主要解決的問題)放在首位,並充分體現在「過程與方法」之中。

學習目標的操作性。在制訂具體目標時,要依據課的型別、內容主題和教學程序,細化和物化學習目標,即清晰地闡述目標的具體內容及達成度,描述情感、意志、合作、交流等可觀測的行為表徵,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方法、手段,促使學生在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能力。如新授課知識技能目標的確定,應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能力為基礎,兼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鍛鍊習慣,要求體驗、了解或初步掌握所學內容的知識、技能和方法等,體現單元學習目標的漸進要求。

二、鑽研教學內容

正確理解課程標準所闡述的學習內容與要求、梯度和組織方式,保證全體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內學習必要的基礎知識,掌握必備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教學內容的取捨。應確保基本內容i教學任務的完成。對基本內容ii和拓展內容的選取,應充分考慮中學生的興趣意向和能力基礎,結合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條件和特色,按照課程標準內容中的規定,選擇若干專案作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學校確定的範圍內,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學練內容,尤其是在選取運動專案作為教學內容時,可以降低運動專案的難度和強度,簡化規則,使其更具教育性、健身性和趣味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教學內容的優化。應悉心鑽研、分析和處理教學內容,把握所授內容的知識點、重點和難點,了解各內容主題內部或相互之間與其它學科知識的關係,梳理其縱向的知識聯絡和教學過程,科學搭配、適度調整或重組有關內容主題。初中階段應優先發展速度、靈敏等體能,高中階段則應加強力量、耐力等體能,要改變單一的跑、跳、擲等基本運動練習,嘗試跑與跳、跑與擲、跳與擲,基本運動與佇列隊形、健身專案與運動專案等相結合,豐富體育與健身經驗。

教學內容的優化,取決於教師對其理解的深度和廣度。

教學內容的活化。應以教材為載體,從落實「民族精神」和「生命教學」兩個綱要的要求出發,充分挖掘教學內容的德育內涵,引導學生在體育健身活動中積極參與、主動合作、動中思變、探索前行、遵規守紀和尊重生命、關愛同伴,逐步具有自覺鍛鍊的習慣、克服困難的意志、競爭進取的精神和良好的思維品質,塑造健全的人格。教師要創造性地工作,重視對教學內容的再加工、改編和創新,注重對中華民族體育文化的汲取和生命安全的關懷,創設符合實際的教學情景,設定一定的體驗過程(知識點、方法和情感),增強學習內容的教育性、健身性和綜合性,真正發揮教材的活化作用。

三、優化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應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全面和諧發展的需求。要主動了解學生在知識掌握、運動技能與能力以及學習動機等方面的資訊,為不同狀態和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適合他們最佳發展的教學方法、充分條件和良好環境,以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

遵循教學規律。要研究體育教學一般規律和特有的規律,掌握學生學習的起始能力,以認識活動變化為線索,從體驗、感知、理解、鞏固、運用知識與技能的角度,設計達到目標應具有的過渡目標,考慮目標達成應支援的條件及順序,設定並幫助學生攀登目標的階梯等路徑,主動考慮「先教什麼,後教什麼」,「為什麼教」和「怎樣教」等問題,聯絡多種「學習環境」,合理設計教學流程,科學安排運動負荷或練習時間與次數,關注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學習經驗,用教師的「教」去啟用學生的「學」。

善用教學機智。要充分認識體育教學是乙個身體練習多、動態活動多、集體形式多、人際交往機會多的過程,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運用教學機智,合理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關心體育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善於觀察、分析學情變化,及時蒐集新的教學線索,提出有效教學的策略,以體現對學練興趣的培養與引導,求知慾的激發與保持,自主鍛鍊習慣的養成與良好生活方式的整合和對特殊學生的關愛。同時,有條件的學校應根據課的型別,科學、合理地設定班級人數,採用男女分班或走班的形式組織教學,讓學生「動」得充分、「動」得有效,使課堂教學活動與體育課程改革相匹配。

注重課堂內外。要正確處理學得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既關注學生在課內的學習表現,也關注學生在課外的健身實踐活動。教師要改變單一的接受式學習的方式,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將體驗性學習、接受性和研究性學習相結合,善於把學習體育的經驗加以提煉和拓展,珍視學生課外的「習得」。

為學生疏通必要的資訊渠道,提供線索和實踐方法,使其在家庭、社群、社會的廣泛資訊背景中,自主或合作地進行體育鍛煉,產生思維火花,解決學練體育中的問題,提高綜合實踐能力。

四、強化評價效能

探索評價內容、主體和方法的多元化。凸現以健身體能、健身技能、健身參與、健身能力和情意表現等為主要內容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和方法的程度,也要關注其在達成體育與健身學習目標過程中所表現出的道德水準、鍛鍊習慣、愛好意向、交流合作、創意實踐和良好的思維品質,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同時,以課程目標、學習水平和單元學習目標為依據,將學生的個體評價、學生間相互評價與教師評價,以及測試專案限定與可選、定量與定性評價等有機結合。

體現評價過程、結果的綜合化。學習評價應採集不同的資訊**,如觀察、測驗、技評、展示、記錄及量表等方法,進行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口頭、肢體動作、比較演示、書面評語等),尤其要重視課堂教學程序中的即**價和單元學習的過程評價,將各評價的「點」連成線,描述學生的學習軌跡,切實體現評價的過程性、激勵性和發展性,做好日常的形成性學習記錄,留下全面、綜合和縱向的學練足跡,與學生一起填寫好《上海市學生成長記錄冊》中體育與健身課程學習情況表。

發揮評價對學生近期、長遠發展的激勵作用。注意探索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方式,使評價在發現學生多種潛能、幫助學生自我認識、建立自信、關愛同伴、關注健康、學會防護、發展個性和鼓勵創新等方面產生積極影響。

五、規範教學行為

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並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練行為、思維方式和人格健全等形成起著重要的顯性和隱性作用。因此,學校和教師要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基點,強化體育教學的科學、合理、安全和有效管理,重視師德修養,規範教學行為,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教師專業發展。

課前,制定教學(學段、學年)工作計畫、教學進度和課時計畫,注重單元教學流程的研製,設計靈活的主題單元模組,供學生、教師結合自身實際選擇與組合,做好場地器材的準備;課中,學練相關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安排適宜的運動負荷,機智地修正課時計畫,合理採用口令、講解、示範等手段,引領學生參與互動和評價;課後,完成教學隨筆,主動反思,及時調整教學方案。要分清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與課堂教學的關係,非教學專案(學生健康體檢專案)的測試應安排在課外,重視教學的計畫性、有效性,杜絕隨意性。

要充分重視並確保校、塊、區(縣)和市級學科教研活動的質量,保證一線教師參加相應活動的時間,通過理論學習、專題講座、技能演練和備課、上課、觀課、評課教學實務及評選活動等形式,落實學科專業知識的再學習,尤其是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更新與運用,促進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完善理論,提高課堂教學的設計能力、組織能力、應變能力和反思能力。學校要重視教學研究制度的建設,關注體育教師的情感需求和體驗,圍繞發生在身邊的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在實踐中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積累形成性經驗,不斷改善學校、教師的教學行為。

課堂教學評價方法的改進

科學的評價方法是實現正確評價目的 落實全面評價內容 執行靈活評價標準的保證。關於評價方法,課程標準 進行了仔細說明。結合這些說明,我們認為積極改進評價方 可以從以下幾條途徑去努力。1 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結合,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形成性評價是平時教學過程中的隨機評價,主要用以診斷 發現和解決問題。總...

改進中學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意見

徵求意見稿 上海市 二期課改 以學生發展為本,提出了三維課程目標,不但關注 知識與技能 目標,還關注 過程與方法 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目標,注重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得到認知能力 創新精神和積極情感等方面的培養,全面提公升素質,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落實 二期課改 理念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教...

改進與加強課堂教學的若干意見考試版

關於進一步改進與加強課堂教學管理的若干意見 為進一步規範全市中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切實改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提公升教育教學質量,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改進與加強課堂教學管理的若干意見。一 改進與加強課堂教學管理的意義 1 提高對改進與加強課堂教學管理的認識。學校以教學為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