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和周長的比較》觀課報告

2022-08-12 05:36:06 字數 779 閱讀 4875

面積和周長一直以來是平面幾何教學中的難點。很多時候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很多孩子分不清是求面積還是周長?對於兩者的意義混淆不清。

因此教材在學生學習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後,特意安排了這一節周長與面積的對比。旨在對已學知識加以區分和歸納,同時又為今後學習其他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掃清障礙,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面積和周長》這一課的教學中,老師結合主題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裝修房子」要買石膏線和木質地板需要花多少錢?這個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通過讓孩子親手畫一畫石膏線,摸一摸看一看地板,理解感受求石膏線的長度就是求長方形的周長;求木地板的大小就是求長方形的面積。

在對比、辨析中理解周長和面積的不同,從而建立概念。

而後利用學生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實物,如:黑板、桌子、手絹、學校操場等,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求周長,哪些時候要求面積,並指指周長,摸摸面,親身體會面積與周長的不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再加上課件的動畫演示,使學生更形象地感受周長與面積的不同。

最後進行總結:面積和周長1、意義不同。2、計算方法不同。

3、計量單位不同。

老師的教學中始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討論、交流、動手操作,真正實現了學習方式的轉變。在整個操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提供討論交流的時間、空間,引導學生交流、合作、互助、欣賞,真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好玩

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危機」、「碰撞」與「挫折」。課堂上老師也並沒有刻意去幫助學生避免、繞開這些困難,不是強牽著他們走,而是靈活地引導學生,盡顯智慧型;不是把結論硬塞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獨立思考、自我發揮,自我**。

傳統教學觀和建構教學觀的比較

知識觀傳統教學觀 建構主義教學觀 知識是通過在真實的環境裡,由專業與 認為知識是根據經驗或理性的分析得非專業人員的合作夥伴式的相互交流共同構出的客觀的真實 久經考驗的策略 文化 建起來的意義實踐和價值觀 知識是基於特定的風俗習慣 價值觀和文化實踐而建構起來的意義 認為知識是普遍真理 知識是個體在自身...

數學教案 面積和周長的對比 教學教案

1 通過面積和周長的比較,使學生正確區分 理解 掌握面積和周長這兩個概念,熟練掌握長方形 正方形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 2 運用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 概括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絡和發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正確區分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

將相和觀課報告

張店區華潤實驗小學田歌 將相和 這篇課文以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通過記敘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和 負荊請罪 三個故事,來讚揚藺相如的勇敢機智 不畏 的鬥爭精神和以國家利益為重 顧大局 識大體的政治遠見 廉頗勇於改過的精神,讚頌他們的愛國思想。本課欒老師設計巧妙,教學紮實,我覺得有以下幾大亮點值得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