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的精細化

2022-08-10 10:09:02 字數 4703 閱讀 7867

每個學校都有明確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及管理特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學校管理制度的適應性一般就會降低,各部門執行制度的有效性也會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因而導致教育教學管理的目標達成度或實現值也隨之降低;另一方面,隨著教師對自身工作的逐漸熟悉,隨著工作負擔的加大,教師就容易陷入封閉式的教學重複之中,這樣的重複性教學既容易使教師失卻工作熱情,又容易使教學活動失卻創造力:這實質上是學校深層次教學管理機能下降的反映。

為了防止管理機能的這種下降,使學校教學管理具有持續的創造性,我們提出了「管理精細化」的理念,即為了實現管理的創造性特質,提前考慮管理過程的細節和創造性操作程式,用科學的規章制度和富有創意的管理程式規範每一位管理者的管理行為和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行為,達到個人責任和集體責任的透明化。

一、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的發展已由低質量的規模增長轉向擴大優質資源總量,由粗放型的學校管理轉向集約型學校經營,由只關注學生公升學轉向全面關注學生的發展。

學校管理精細化,有助於學校管理邁上科學、規範與可持續的發展之路。教育是個戰略問題,質量也是個戰略問題,一所學校的精細化管理質量和水平決定著教育、教學、服務等方方面面的質量和水平,代表著一所學校的形象,體現著一所學校的校本精神。

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說:「管理好的企業,總是單調無味,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事件。那是因為凡是可能發生的危機早已被預見,並將它們轉化為例行作業。

」這是企業管理達到的境界,學校也同樣可以借鑑。如何做到讓教學管理歸於平淡,讓平時可能發生的教學問題都轉化為例行作業,關鍵是要切實貫徹精細化管理的思想。

精細化管理就是管理責任的具體化、明確化,它要求每乙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乙個環節都要精細,每一項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結果。精細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愛心育人,真心服務」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體體現,其重要性就是把大家平時看似簡單、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

學校管理的精細化既是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的目標,還是我們的標準。

二、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精細化管理是源於發達國家的一種管理思想,它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它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並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關鍵一步。我校結合辦學實際,在「系統管理學」和「行為科學」的指導下,經過不斷探索和科學實踐,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學校「精細化」管理思想和操作方法,即「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結果」的管理理念和「事事有人管,時時有人管,處處有人管,人人用心管」的管理方法。

為此,我們首先確立了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機制:

1.組織建設

重視層級結構和扁平結構的有機結合,重視學校黨政工團、學生自治組織和各種社團組織的整體化運作。提出了黨政合力、分層管理、責任到崗、重心下移的管理體制,旨在將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並凝聚在一起,在同一作用點上,朝同一方向,同時發力。

2.分層負責

組織的層級管理有扁平化管理不可取代的優勢,但優勢的發揮需要在責任分工上突出明確性和可行性。校黨政一把手主要的任務是概念化管理,即重點研究理念、目標、方針、策略和決策等問題,為全校教職工導引方向;副職和部門主管的任務是實施思路化管理,將學校已確立的理念、目標等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思路;中層幹部和年級、教研組負責人的主要任務是措施化管理,將已經明確的思路,細化為操作性極強的措施和方法;崗位教師、員工和學生的主要任務,則是行為化的管理,將措施具體化為管理行為。

3.評價激勵

在制度建設中,擴大激勵性規章制度比重。主張將線性評價、立體互動式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讓評價主體具有廣泛性,體現評價的民主、平等,增強評價主體間的互動。旨在使全校師生員工隨時隨事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發展的快樂和貢獻的自豪。

4.約束規範

沒有紅燈的約束,就沒有交通的暢通。在關注激勵制度建設的同時,約束、規範、懲戒性制度的建設永遠是必須的。精細化與人性化是辯證統一的,治亂必先重典。

新制度的建立,人性化應服從於制度化,因為新的規章制度更多的是一種規範和引導,久而久之,約束、規範下的行為就會變成一種習慣。還需要強調的是約束、規範、懲戒應只有一把「尺子」。

5 .原則指導

精細化的管理源自對管理活動的認識和對相關原則的把握。思想領先原則、目標導向原則、科學規範原則、層層負責原則、民主參與原則、情感催化原則、科學評價原則、機制激勵原則等八條原則既是全程管理的基礎,反過來又成為全程管理得以實施的保障,保證了全程管理以人為核心、以人為主體,以人為物件、以人的發展為根本目的。

三、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步驟

如何解決粗放型的學校管理的問題,在教育教學中實施精細化管理措施呢?

第一,要讓精細化管理思想成為教職員工的共識。

通過各種學習、研討,鼓勵教師把精細化管理思想轉變為自己的認識。學校鼓勵教師用自己所學到的和領悟到的思想大膽實踐,不斷積澱,並逐步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幾乎所有的教師都經歷了乙個學習——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學校的各種思想不再是文字或書面上的東西,而是已經落實了的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的具體行動,並能夠加以例證和說明。

轉變不是乙個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時間和反覆磨合,要允許教師有乙個逐步認識和吸納的過程。在教學理念的最初學習和研討中,教師們習慣說的一句話就是「校長說如何如何」,當教學管理的精細化思想形成教師的共識以後,教師不論在怎樣的場合發言,無不都是「我認為怎樣怎樣」。

第二,把「小事做細,細事做精」。

要把「小事做細,細事做精」,就要從大事著眼小處入手。一是從目標抓起,細化目標,層層簽定目標管理責任書,形成乙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團隊。二是從組織上抓起,組織是學校管理的基礎,通過健全組織,實行崗位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使各項工作和活動之間和諧同步,讓學校目標變為行動。

三是從制度上抓起,學校規章制度是精細化管理的前提,便於把事情做到公平、合理。四是從問題抓起,那兒有問題就研究到那兒,就解決到哪兒。五是從質量上抓起,在實際工作中形成一種質量觀念,而且把質量觀貫穿於整個工作的始終。

第三,明確職責,責任到人。

實行「誰分管的誰負責」、「誰的崗位誰負責」、「誰的班級誰負責」、「誰的課堂誰負責」、「誰的宿舍誰負責」的崗位責任制,一方面可激發其主人翁意識和工作責任感,提高教師自我成就感,增強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於教職工參與學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與可信度,增強認同感,使學校與教職工形成乙個整體,人人明確自己的成長、發展與學校事業發展的密切關係,提高了教職工的自豪感、責任心和使命感。

第四,教學工作日日清。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渠道,重視教學的「五環節」,杜絕課堂「顯性」和「隱性」浪費。為使教學管理工作進一步精細化,就課前、課內、課後的教學和管理細節提出了具體的規定:要求全校教師要牢固樹立質量形成於過程的思想,使每一堂課、每堂課的每個步驟以及各個教學環節都科學、規範、高效,力爭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把教學質量管理從傳統的質量檢查、「事後把關」、「秋後算賬」轉移到質量形成全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上。

第五,變「結果管理」為「過程管理」。

學校管理不同於足球比賽,不能只看輸贏,只有把結果與過程有機統一,才能提高管理效能,如在教學質量評價上,不能只用及格率、公升學率及分數的高低來衡量教師工作成績,而應側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教師的評價與考核,應改變那種單純總結過去的評定方式,給教師貼上「優,合格,不合格」的標籤,把教師分等分級。而要慎重選擇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採用激勵性的評價方式,立足於教師的發展,幫助教師分析過去,**如何使教師明天更好地發展。

第六,管理的關鍵在落實。

管理的關鍵在落實。要特別賦予學校辦公室新的職能,除了日常工作、接聽家長意見外,更重要的是加強管理監督,過程控制。校辦直接對校長負責,擔負起全面檢查、監督權,發揮了對過程管理的監控作用,隨時檢查各部門工作,定期通報,及時反饋,獎罰分明。

在探索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重點抓領導幹部蹲組包級制度的落實,所有中層以上幹部全部按照專業相近的原則,劃分到相應的教研組參與教研活動;各年級組則由校級幹部任組長,其他幹部任副組長,全面承包本年級的管理,明確責、權、利,要求人人會管理,時時在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獎懲每月兌現,期末總評表彰。通過落實管理責任,變校長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權力層層有,任務個個擔,責任人人負。這樣一來,學校幹部辛苦了,但管理效能提高了,大家心裡高興了。

四、凸現精細化管理的效應。

學校的精細化管理要找到與人本管理的最佳結合點,組合各種教育元素,如師生關係的調整、物力資源、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的發展及學校與社群、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關係相互協調,形成學校發展的良性迴圈機制,包括學生**質量與學校畢業生質量的良性迴圈機制,教師合理流動的良性迴圈機制,學校特色的形成與社會聲譽提高的良性迴圈機制,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間的良性迴圈機制等等。要實現這一精細化管理效應,形成精細化管理的良性迴圈機制學校必須做好兩方面工作:

1.建立、健全和完善學校的基本規章制度。

與精細化管理相適應的合理的規章制度與人本管理不是「兩張皮」,而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制度與人的素質是相輔相成的,高素質的人在完備的制度環境下會養成一種自覺遵守規章制度的習慣。真正健全、完善、合乎情理並得到有效貫徹落實的學校制度,只會有利於學校的持續發展、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個性發展。

2.加強學校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

人才是第一資源。古漢語講「領導即接生婆」,就是能讓他人順利生產的人。用人,調動員工們工作的積極性是領導的首要職責。

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要不斷推進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明確教師的主體地位,完善用人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要不斷推進學術自由,鼓勵教法創新,深化教學改革;要改革和完善教師繼續教育體系,提高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在培養、引進和使用教師問題上,要注意選人一定要選最適合的,而不一定是最好的;要格外注意人品與工作作風;要注意考查與使用上的公正與公平;要防止人才的特權感和優越感。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訓體系,使教師培訓從「外部培訓」逐漸轉向學校內部進行的「校本培訓」,以取得最佳人才教育效益。

「教無定法,但有良法」,管理也應有良法。精細化管理能有效實施優化學校的管理品質,提高管理的效能,繼而提公升學校的教育力。

談談學校精細化管理

太和縣城關鎮第八小學 王立新2014年6月28日 一 學校精細化管理的意義 一 精細化管理的由來 精細化管理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企業管理理念,他們以 精益 相號召,切實改進了產品質量,優化生產流程,達到 零缺陷 準時化 零庫存 目標,推動了經濟發展,使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國。我國教育引入精細化...

學校精細化管理方案

天生炕分場學校精細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2012 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管理,規範辦學行為,深化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凸顯辦學特色,提公升辦學品位,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重心由重硬體建設向重內涵發展和質量提公升轉變,努力營造 重學 實幹 正風 爭先 尚廉 的教育教學精細化管理工作氛圍...

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它是社會分工精細化 以及服務質量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現代管理學認為,科學化管理有三個層次 第乙個層次是規範化,第二層次是精細化,第三個層次是個性化。摺疊編輯本段基本簡介 精細化管理 1 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它是源於發達國家 日本20世紀50年代 的一種企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