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

2022-08-11 06:42:05 字數 3612 閱讀 5788

精細化管理:要求對於管理工作要作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強調執行力。

精細化作為現代工業化時代的乙個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業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天下大事,必做於細。」精細化管理的理論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所接受,精細化管理就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

管理,從古至今的哲學,也作為一種藝術,被世人研磨。市面上林林總總的管理論著、管理模式,大多一如翩翩的候鳥,從黎明飛至黃昏,從激盪歸於靜默。勤懇的企業家們(在中國這塊被古老文明薰染過的國度裡,好像從來就不缺乏勤懇),全面質量管理、iso9000、流程再造、零庫存管理、無邊界管理、scm(現代物流與**鏈管理)、crm(客戶關係管理)、erp(企業資源管理)……每一種模式基本上都掀起過一陣熱潮,熱潮過後留下更多的是:

無奈的沉寂與漸趨理性的思考。

精細化是一種意識、一種觀念、一種認真的態度、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

現代企業對精細化管理的定義是「五精四細」,即精華(文化、技術、智慧型)、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質量、品牌)、精通(專家型管理者和員工)、精密(各種管理、生產關係鏈結有序、精準),以及細分物件、細分職能和崗位、細化分解每一項具體工作、細化管理制度的各個落實環節。「精」可以理解為更好、更優,精益求精;「細」可以解釋為更加具體,細針密縷,細大不捐。精細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徵就是重細節、重過程、重基儲重具體、重落實、重質量、重效果,講究專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乙個細節上精益求精、力爭最佳。

[, ]

[, ]

[, ]

[, ]

[, ]

[, ]

[, ]

[, ]

[, ]

古人提倡「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成於易。」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細節,從小事做起,這是實踐告訴我們的。從企業角度來講,也許我們不缺少雄才大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不缺少各類規章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

所以,一方面,企業管理者需摒棄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在精細化上下功夫。同時,企業要想達到良好的精細化管理效果,還必須要抓住精細化中的瓶頸,進行重點管理,集中突破。

瓶頸一:崗位「砝碼」不合理

基層員工的工作內容往往是由基礎性工作、臨時性工作、階段性工作、協助性工作等多種方式構成的複合體,事情多雜,為了完成任務,就「哪一樣都抓,卻又哪一樣都抓不好」。

管理者應站在員工「執行狀態」的角度,正確考慮員工承受專業難度和強度的「極限」,合理地設定崗位職責和工作量。

1、盡量不要超越「專業」極限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是精細化的特點。不熟悉的「異域之事」,未能經過培訓的「意外事件」,只會使應變能力有限的員工感到困惑。勉為其難,從而影響工作效率,寧可另設崗位,或深入培訓,也不亂了陣腳,才能達到高質高量的理想效果。

2、工作量要適當

無論是人、動物,還是計算機,都有乙個正常工作的時限和節奏。如汽車每小時行駛不超過多少公里,創意人員需要多少小時才能產生乙個好創意,運動員每隔多久要中場休息等,都有乙個極限標準。一味地追求挑戰極限,讓員工疲憊作戰,只會讓精細化變成粗耕化。

一會扯到東,一會又扯到西,也定會造成哪一方面都顧不好的結果。

瓶頸二:補充性規劃和部門性規劃不到位

隨著精細化管理在中國程序的推進,企業間的競爭日漸激烈,消費者對企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做好補充性規劃與部門性規劃,不僅僅是為了贏得第二次競爭的勝利,對前面的整體規劃更起著調整、補充、提公升的戰略性作用。

1、補充性規劃

資訊化和知識化的今天,市場瞬息萬變,任何一項決策,都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地進行更新。企業必須不停地增高木桶的短板,填補木桶的漏洞,並由專業的人員進行護理,水才會越積越滿。反之,因為某個小小的漏洞,或者根本就不懂補漏的人,導致「細水長流」,桶裡的水定會越來越少。

2、部門性規劃

與終端使用者和消費者直接「面對面」溝通接觸的部門,是構成木桶一塊重要的板。部門領導擔任著領導者與執行者雙重角色,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更習慣於做乙個執行者。規劃對於他們來講,並不是他們的專業長項或者說根本就抽不出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規劃部門必須給予技術指導,或引進諮詢外腦協助處理。

瓶頸三:執行不到位

「贏在執行」是乙個陳舊卻新鮮的話題。說其陳舊,是因為這個道理似乎高、中、基領導無人不曉;說其新鮮,是因為執行不力而造成任務失敗的例子周而復始。也許正如《醜陋的中國人》中所說,中國人有不求精的習慣。

所以,我們必須強化員工的意識,特別是基層領導的意識,通過學習、考核等強制措施將以下幾個要點在他們的腦海中打上烙印。

1、布置不等於完成

一項工作,市調和規劃僅僅是事先的準備,工作的正式展開是從布置以後才開始的。工作的內容貫穿著執行始終的全過程,這個過程因實際的需要而長短不等,所以,布置僅僅是工作的第一步——預備。布置完成以後,執行者是否就能立刻弄清執行的意圖、要點、方法、步驟、技巧等,這還需要乙個過程,較為複雜地執行更需要示範、演練、指導等。

真正到了執行的時候,會遇到什麼障礙,該如何去解決等還是未知因素。競爭複雜的社會環境中,任何事情並不可能處在一種理想的「真空世界」。

2、嚴格是保障

精細化是市場競爭的產物,「6西格馬」管理的核心是挑戰極限。形象地說,執行者就像電子遊戲中的主角,除了要戰勝對手、蟲獸的攻擊,還須跨越火山、溝壑等自然障礙,沒有較強的執行力,執行的效果定會大打折扣,甚至根本就執行不下去。

管理中,上崗上線是從情理的角度看問題,嚴格與否是從事理的角度看問題,只要有人開綠燈,就一定有人會效仿。這樣的執行,從開始到結束,執行就會遞減式地打折,最後,乾脆就不執行了。所以,執行必須要嚴格,對於執行力不強的員工,可以通過培訓、示範、演練、指導等方式進行提公升,使其達標。

對於頑固不化的害群之馬,絕對不能姑息。

瓶頸四:治標不治本

治標與治本源於中醫理論。所謂治標,是指針對病理現象進行**,讓其消除,並不針對發病的誘因;所謂治本,是指從發病的誘因開始**,通過誘因的**而達到病理現象**的方法。說到底,治標是針對現象,治本則是針對本質。

管理中,企業為了一味追求目標管理,往往導致絕大多數領導為了目標而工作,領導要求員工方面也只看目標,最終造成員工不擇手段地追求目標的惡果。員工採取什麼樣的手段和方法去達成目標,這些手段和方法是否已經損害了企業既有的形象和利益,是否損害其它部門的利益,是否根本就是為了目標而湊數等則無人問津。

贏了目標,卻丟了形象或損害了其它利益,實際上就是顧此失彼,到底是丟了西瓜去撿芝麻,還是丟了芝麻去撿西瓜?總之,都是在一邊撿一邊丟,所以,企業在治標的同時注重治本,勢在必行。

1、標本同治

管理,管是手段,理才是目標。目標管理可以量化,這是它的優點,但一味地追求「量化」,就會讓員工變成被動執行,並有生活在皮鞭下的感覺,不但會喪失主觀能動性,甚至有人會鑽制度的空子。

企業必須正確考慮管理中的非量化重要影響因素,在實施標準化管理的同時,適當地考慮個性化管理手段進行補充,管理才能優化。盡量避免一刀切,充分調動領導和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將被動式管理轉換為能動式管理,才能達到標本同治的效果。

2、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培養精細化耕耘的土壤

保險業需要「攻堅」文化,服務業需要「微笑」文化,而對於實施精細化耕耘的企業,則需要培養勇於「挑戰極限」的文化和「不折不扣」的執行文化。企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分階段、分層次地圍繞這兩種文化主題展開多形式的活動,培養精細化耕耘的土壤。

精細化管理是市場經濟發展中企業管理必然經歷的過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細節決定成敗,同時微利時代要求企業的精細化程度不斷提高。只有不斷提高企業的精細化管理程度,才能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真正打造出優秀的人力資源團隊,在未來更為激烈的商戰中永立於不敗之地,成為基業常青的贏家。

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它是社會分工精細化 以及服務質量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現代管理學認為,科學化管理有三個層次 第乙個層次是規範化,第二層次是精細化,第三個層次是個性化。摺疊編輯本段基本簡介 精細化管理 1 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它是源於發達國家 日本20世紀50年代 的一種企業管...

精細化管理

2011年是公司的品質提公升年,為了這一目標的實現,從公司到部門,乃至到每個基層管理者都制定了相應的工作計畫和實施方案,全力以赴努力向這一目標邁進。麗晶大酒店客房部在制定規劃時,把提高部門的管理效益作為了部門發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在確定實施策略時,除了運用規劃實施目標導向管理之外,還強調了運用精細化管...

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是以精細操作為基本特徵,關注量化 關注績效 關注執行 關注結果的一種管理模式,也是一種與粗放管理迥異的管理文化。鷹騰諮詢在管理實踐中,總結出來一整套的精細化管理思維框架及操作方法,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內耗減少,協同能力增強,更主要的是讓企業形成以戰略為導向,以流程為中心,追求績效,關注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