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在樂趣中識字

2022-06-20 07:48:04 字數 3302 閱讀 9986

塘樂小學李靜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乙個孩子在接受啟蒙教育時識字數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會對他今後的繼續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因為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而識字教學是基礎中的基礎。然而識字過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的識字質量呢?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我得出的結論:激發小學生識字的興趣、教給識的字方法、培養識字的能力,讓他們在樂趣中識字。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小學生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就能在自覺地學習中,掌握漢字的音、形、義,並在識字中獲得樂趣。

怎樣才能做到使小學生在枯燥的漢字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樂趣,並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呢?我認為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有效方法。

一、形象激發——樂意學。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小學生年齡特徵的話題,激發他們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他們樂意學。

例如在一年級上冊〖識字一〗中,根據漢字的發展歷史:具體形狀→甲骨文→篆字→現代漢字,在1 《觀察人體識漢字》詳細介紹「人」、「手」、「足」「耳」、「目」 等漢字的「形」演變過程講深講透,在學生心中形成象形字的印象。到2 《看圖識字真有趣》的教學時,學生大部分能根據形象認識「日」,「月」、「水」「火」、「鳥」、「馬」、「魚」、「蟲」等漢字。

再到「語文百花園一」 的教學時,學生很容易認識 「刀」、「禾」、「雨」、「門」、「牛」幾個字了。從形象激發興趣,使他們覺得漢字很有意思而樂意學習、認識漢字。

二、創景挖潛——引導學。

低年級的學生,平均每天要識字十多個,從孩子好動好玩的年齡上考慮,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創設一定的情景,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他們的潛能。如教學一年級下冊〖課文〗6《 陽台上的小鳥》中的「身」時,先提醒孩子在小鳥「身」各部分似什麼,小學生七嘴八舌,各抒已見。有乙個學生說:

「身」的第一筆撇,就像鳥的頭部,中間部分就像鳥的身,下面的折勾像鳥的爪子最後一長撇就像鳥的尾巴,有的同學說不像,(因為)長撇向下,尾巴上翹,又有乙個同學說,我見寸小鳥起飛的時候尾巴是向下的。再讓孩子講人座怎麼似這個字,有乙個學生說:「身」的第一筆撇,就像人的腦袋,中間部分就像人的整個軀幹,最後一長撇就像人蹺起的一條腿。

說完還站起來做了乙個側面踢腿的姿勢。瞧,通過這樣一比劃,學生很快就記住了「身體」的「身」字。再如「兩「和「唱」, 學生是這樣說的,「兩」就像下雨了,兩個小人躲在房子下面;「唱」是你也唱,我也唱,大家天天(日日)開口唱。

每一次的識字教學總會出現諸如此類的識字方法,真是不勝列舉。由此可見,學生儘管年紀小,但他們內心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認知的角度也是多種的,與大人是不同的。因此我們老師應提供各種教學手段來創造情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小學生得天獨厚的想象力,使他們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三、多種形式——「玩」中學。

低年級的學生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而且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根據這一特點,在一年級下冊〖識字一〗2《合在一起成新字》的教學時,把「日」、「月」、「田」、「力」、「大」、「小」、「土」字分別寫在八塊硬紙板上,讓他們拿著去找乙個朋友組成字,能夠組成正確漢字的給予表揚,組合不對的加予糾正,學生很快就認識了「明」、「男」、「塵」、「尖」等字。而「林」、「森」……,則重用「雙三訣」,並擴充到「雙口呂,三口品」,「雙三日」,……。

「泉」、「巖」則側重情景意識,把學生帶入思維的景象之中;從「鮮」、「甜」的「魚羊」、「舌甘」引發了學生的味覺神經,他們怎能無興趣呢?。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親切自然的稱呼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自然喚起學習的注意力,學習的樂趣也隨之調動起來。

少年兒童天真活潑,又有好勝心,對教科書中「認一認」、「比一比」、「連一連」、「猜一猜」「認一認」、「比一比」、「填一填」這些競爭力較強的內容,我都用競賽方式進行教學,給予不同層次的小紅花獎勵,使他更樂意去識字識詞。

四、變換方式——輕鬆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佔優勢。根據這一特徵,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樂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

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遊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遊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遊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輕鬆中學習,輕鬆中思考,輕鬆中創新。

一年級語文識字所用的方法有 「認一認」 、「讀一讀」、「比一比」、「連一連」、 「唱一唱」 、「背一背」、「猜一猜」、「說一說」、「讀讀背背」、「描描寫寫」、「填一填」這十一種。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注意特徵,在教學中,經常交錯使用,學生輕鬆度過,不至於感到疲倦。例如,在一年級下〖冊識字二〗3《對對歌》的教學中,把學生分開為三個大組,兩個組讀相對應的字詞,乙個組讀「對」字,互輪三遍。

再開展各組擴充對抗賽,學生對出了「黑對白」、「高對低」、「哭對笑」……「光明對黑暗」、「喜歡對討厭」……。儘管有些對得不太帖切,我及分肯定、分析、糾正,整堂課在歡樂中度過,興趣盎然地鞏固了課文中相對的字詞,更擴充認識了很多相對的字詞。

五、教給方法—學會學。

教學是以動態形式呈現出來,而結果則以靜態形式存在於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為了孩子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律。漢字是屬於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聲字。

因此,正確掌握形聲字是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關鍵之一。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一年級下冊〖識字一〗3《添口歌》中說明與「嘴」有關的字大多數都以「口」字作偏旁,表示與「口」有關的意義。

照此類推,學生很容易認識 「人」字旁的字,與「人」有相關的意義;「火」字旁的字,與「火」有相關的意義;「木」字旁的字,與「木」有相關的意義;……。學生正確理解了部首與字的關係,就能舉一反三地認識很多字。

六、走進生活——快樂學。

豐富多彩的生活為學生提供了識字的大背景、大舞台。教師應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在生活中識字。以大街上的招牌、廣告,商品中的商標、說明,家中的電視、電腦為識字的教材,找找你認識了多少,又新認了哪些字,把它記下來,和你的同學說一說,比一比,看看誰新認的字多。

同時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到識字的需要。識字有什麼用?識字是用來看書,讀報,寫日記的。

讓他們酷愛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識字。即使是小孩子,一但對某一事物產生了自覺的需要,便會興趣盎然,樂此不疲。課外書向學生展示了生活的多彩,讓他們感受其間的真、善、美。

教師應引領學生走進乙個無聲而多彩的世界,你的周圍有美麗的花草,有多變的天氣,你身邊有愛你的人,你有時快樂有時煩惱,面對這些不一樣的生活,你沒有什麼想說的嗎?從一年級開始,我便鼓勵學生,把想說的話寫下來,讓他們在寫話的需要中去識字。在不知不覺中學生不但認識了很多字,還增強了生活的能力。

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學習漢字的學習中去

小小漢字,蘊藏著無窮的奧妙。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如能以滿腔的熱情引起學生的興趣,為他們鋪路搭橋,幫助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那麼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一種樂趣。

讓小學生在識字教學中享受樂趣

新課標在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中對識字有這樣乙個要求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在編排上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生理心理特點,體現多認少寫的原則,把認字和學習漢語拼音 學習兒歌韻文以及學生生活緊密相連,其目的就是要激發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但是,具...

讓學生在快樂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狀態的研究 結題報告 享受學習 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被動接受的地位。我們的研究主要從創設寬鬆 和諧的學習環境,改變學習方式 學習評價 學習內容,心理調節等幾方面入手。在課堂中創設愉悅的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中教師轉變自身角色,從傳授者轉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

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美的樂趣

摘要 美育是教育的乙個重要目標之一,教師在教育中應該將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從內容到形式體現著美 頌揚著美 凝聚著美。如果教師善於挖掘教材中蘊含的美,再輔助以美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之趣味化 藝術化 讓學生在學習語文課文中感受審美,滿足成長中的審美需求,從而促進他們的心靈美 語言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