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小學生提出數學問題能力的思考與實踐

2022-05-19 02:49:55 字數 3217 閱讀 2049

「提出問題是創造發明的源泉,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提出乙個問題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等等論斷都是在強調提出問題的重要性。在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出數學問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人長期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培養小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的一些思考和實踐,以供參考。

一、 思考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材基本上按照「例題——解答——習題」這樣的模式編寫,而例題是教師引導學生要解決的數學問題,這些例題常常條件不多不少,結論唯一。小學生學習數學就是去解決教材中已經提出的問題。而對於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則重視不夠。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編寫的小學數學教材,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方面有了一些關注,開始重視提出數學問題能力的培養。應該說這是乙個可喜的變化。本人結合教學實際,談談一些認識和想法:

1、 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是乙個相對獨立的數學活動。問題提出的本身就應該是數學教學的目標。

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有多種活動的形式。例如對某個情境中的資訊加工處理,提出數學問題,或在解決某乙個數學問題時,不斷尋找中間問題等等,這些活動都是相對獨立的數學思維活動。學生只有經歷這樣的活動,才能不斷提出數學問題,提高數學能力。

在《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總體目標中,分成四個領域來闡述目標,其中乙個重要的領域 「解決問題」。在這個領域中,標準指出:「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可見,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是數學教學的一大目標。或者說「解決問題」這個目標領域中,包含了「提出問題」這一目標。

2、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並非朝夕之功,而是需要有乙個比較長的時間和過程。必須要讓學生有一定「量」的積累。

一種意識的形成,一種習慣的培養都需要有乙個過程,有時甚至是乙個長時間的過程。培養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也需要有乙個過程。從本人的教學實踐看,開始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特別是提出一些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比較難,但經過教學對提問內容的系列安排,教師不斷地組織、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就會有較大的提高。

教師要重視學生去經歷提出問題的過程,要讓學生積累關於「提出問題」的「量」。當這種「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學生的提問能力就會產生較大的飛越。

3、 教師要轉變觀念,要充分認識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能夠善於組織和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要培養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師的數學教學能力首先遇到了挑戰。在原來傳統的教學中,當遇到乙個數學問題時,教師有引導學生提出中間問題的經驗,以便最終解決問題。但面對乙個情境,如何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斷實踐,逐步提高自己在這方面的教學能力。

二、實踐

數學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主渠道,新編寫的小學數學教材已經十分注重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我們一線的教師應該及時地掌握新教材對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一些做法,並不斷地結合自己教學的實際,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引導學生敢於提問、善於提問、樂於提問,以此來培養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下面談談本人的一些心得和做法:

1、讓學生勇於提問

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養成了解決教師或教材提出的問題的習慣,而不善於也很少機會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一旦學生有了質疑,也不敢提出。現在的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有目的地創設「問」的情境,使學生引起認知衝突,激發學生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例如:

在學習減法時,我首先出示了商店裡的一角裡的物品以及價錢,問學生,看到這些,你想提什麼問題?學生在思考後提出了如下問題:乙個羽毛球和一枝鋼筆一共多少元?

一本書比乙個練習本多多少元?乙個桌球比乙個籃球便宜多少元?三個羽毛球和三個桌球一共多少元?

等等。這些問題有學過的加法的問題,我就及時解決,複習了舊知識,而也有新知識,可儘管這節課無法一一解答這些問題,但這些問題是學生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提出來的,他們渴望將這些知識弄明白,因此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索知識。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運用猜謎語、講故事、比賽、遊戲等方式,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的實物內容聯絡起來,激發學生心理上的疑問,形成懸念問題。也可以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創設問題情境,通過多**教學的特點,充分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給課堂教學增添無窮魅力。例如,在教學「圖形的認識」時,教師先出示利用各種不同顏色的圖形組合成的乙個個漂亮的圖案,在利用多**的動畫功能讓他們動起來,組成了一幅畫,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在學生欣賞這幅畫的同時,讓學生說說圖中有些什麼,從而激發學生產生深入了解的慾望:

「是用什麼圖形拼成的?」「我們也來做一幅吧」。進而爭先恐後地提出了許多數學問題。

2、讓學生善於提問

首先要為學生做如何提問的示範。比如,「分數乘法」的教學,有2個知識點,即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教材中安排兩個環節,分別是分數乘整數、乙個數乘分數。通過每個環節的教學,強調兩種不同的意義和計算方法,從而形成緊密相連的知識結構網路。

在教學「分數乘整數」時,教師可這樣為學生示範提問:a.例題有什麼特徵?

b.算式表示什麼意義?c.

計算時為什麼要用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通過遷移為學生對乙個數乘分數的乘法進行較正確的提問做好鋪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就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認識較模糊或有不同看法的地方進行提問。

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感到學習中處處有問題可提。

其次要教會學生發現問題的方法。發現問題的前提要認真觀察並思考,如在知識的「生長點」上找問題,也就是要在實現從舊知識到新知識的轉變中發現和提出問題,在知識的「結合點」找問題,也就是要在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絡上發現和提出問題,從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認識不清楚的地方找問題。使學生認識到只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就能發現處處有數學問題。

再次要鼓勵學生在比較中提問,比較是在思想上將物件和物件的各部分,個別方面和個別特徵仔細辨別,確定它們的異同及其關係的思考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習慣於比較這兩種事物的異同點,從而提出問題:他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最後要教給學生分析與綜合的方法。從結論出發,追溯到必須知道的條件,或從條件出發,逐步推導出結論。如,要求這個問題,必須知道哪些條件?根據這些條件,能解決什麼問題。

在教學中,教師不要為提問而提問,要逐步提高問題的質量,盡可能清楚明白地表述問題,鼓勵學生提出具有獨創性的問題,使提問切實有助於學生的發展。

3、讓學生樂於提問

適時進行正面評價,給一些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就會樂於提問。教學中,學生即使提出一些很簡單或根本就沒有什麼意義的問題,教師都必須根據情況作出積極的評價,並抓住時機進行引導,教學生如何分析題意,怎樣問才有意義。對問得不好的同學,千萬不要責備,譏笑,也決不允許班上其他同學取笑,尤其對學困生,只要他們提出問題,教師就要給予充分的表揚和鼓勵,注意保護這些學生「問」的積極性,他們為了追求一次一次的成功,積極思考,全心投入,只要有機會,有疑問,便會毫無拘束地搶著提問,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怎樣評價和培養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1 問題的提出 數學課程標準 實驗稿 中指出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 自主 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自主 自然會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我們知道,問題是數學的心臟 愛因斯坦也曾指出 提出乙個問題比解決乙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是乙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

如何評價和培養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作者 鞏明李海明 中國科技博覽 2014年第19期 中圖分類號 g8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914x 2014 19 0243 01 愛因斯坦曾指出 提出乙個問題比解決乙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是乙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 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

論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培養

作者 張培瑜 讀寫算 2010年第05期 教學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數學課程就是要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發展兒童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主要策略有創設自由 的空間 發展學生問題表徵的能力 大膽提出假設和積極思考。發展兒童數學問題解決的主要途徑有以發展問題表徵能力為基礎 以發展形式化的能力為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