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調查報告

2022-05-13 08:55:41 字數 4208 閱讀 7338

龍鳳鎮人民**黃猛

按照**推進現代農業的總體要求,為切實加強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程序。2023年6月,筆者對龍鳳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現狀進行了調查,以弄清龍鳳鎮在農業產業的結構調整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推進全鎮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一、龍鳳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現狀

龍鳳鎮位於恩施州城北郊,中心集鎮距市區12公里,全鎮轄18個村1個社群(居)委會,全鎮人口6.7萬,其中農業人口5.4萬,全鎮共有耕地56589畝,農業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畝,境內兼有高山、二高山和低山,海拔最高1480公尺,最低460公尺,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

近年來全鎮因地制宜,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極大促進了全鎮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增加。2023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775.8元。

從總體上看,目前龍鳳鎮的農業產業調整現狀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發展初具規模

近年來,龍鳳鎮圍繞本地資源以國家產業政策為依據,以市場為導向,著力實施農業產業布局、產業型別和產品結構的調整,發展了一大批特色產業,建立了初具的規模板塊基地。基本形成了以向家村、三龍壩為主的12000餘畝柚子基地,以青堡、碾盤、佐家壩為主要發展區域的5000畝藥材基地,以貓子山、佐家壩、龍馬村為主要發展區域的8000畝無性系良種茶基地,以三河村為中心向全鎮輻射的肉雞、青腳雞養殖繁育基地,杉木村已建成兩個萬頭生豬養殖場,並帶動全村成為年養殖生豬3萬餘頭的生豬養殖專業村。從種植業看,2023年底,全鎮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已達58156畝,糧經比例達到50:

37。從養殖業看,2023年,全鎮年出籠生豬42000餘頭,出籠家禽442993羽。比2023年分別增加6000頭和22萬羽。

(二)調整初顯效益

近年來,全鎮農民收入的持續增加,除了黨的惠農政策及外出務工人員增加外,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貓子山的茶農,近年來每年在茶葉上可收入160萬元,戶均收入4000元,比原來種植單一的糧食收入增加3000元。另如小龍潭村種植的枇杷,豐產年每畝可收入8000元,比單一的糧食收入增加7000元。

2023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2.2億元,其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的收入達到7700萬元。佔農業產業總收入的44%。

(三)認識逐步提高

受前些年發展桑蠶、生薑、梨樹等影響,部分農民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心有餘悸,認為**發展什麼,通常以失敗而告終,因此,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部分農民不敢嘗試,有所顧忌,但通過近年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的驅動,一些農民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嘗到了甜頭,使群眾普遍看到了結構調整帶來的效益,農村幹部和廣大農民群眾對產業結構調整的認識逐步得到提高。部分農民開始自覺擴大農業結構調整的規模,變「要我調」為「我要調」。

(四)結構趨於合理

通過不斷探索,特別是近年來對全鎮農業產業的進一步調整,全鎮農業產業布局逐步趨於合理,如在高山、二高山村發展魔芋、藥材,在貓子山、佐家壩、龍馬村形成茶葉發展帶,杉木、古場作為生豬養殖專業村予以建設,在城郊和國道沿線的村積極發展蔬菜和小水果,都充分利用了本地優勢資源和地理條件。使產業結構逐步趨於合理。

(五)農業龍頭企業及服務組織帶動作用得到增強

產業結構的調整,特色農產品的加工,農產品附加值的增加,離不開農業龍頭企業和服務組織的拉動。近年來隨著全鎮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特色農產品的增加,一些農業加工企業和服務組織應運而生,如貓子山、佐家壩分別建立了茶葉加工廠,向家村建立了全州聞名的兄弟薯片廠,雙堰塘村花椒種植戶和杉木村生豬養殖戶分別組建了九葉青花椒合作社和聯強生豬養殖協會。這些農產品加工廠和專用合作社,極大的拉動了農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使品質不斷提公升、規模不斷壯大、效益不斷增長。

二、存在的問題

從調查情況看,龍鳳鎮產業結構調整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具特色

從種植業上看,近年來發展了小水果、茶葉、藥材、魔芋、菸葉、蔬菜等經濟作物,但沒有一特色產業,沒有乙個支柱產業,沒有乙個名特產品。可謂是「樣樣都發展,門門無特色」。農業產業格局基本屬傳統型。

近年來,針對這一現狀,也發展了如花椒等新特色產業,但尚處在萌芽期。

(二)質量不優

調整後的部分農特產品品質不優,不適應市場需求。如發展的1.2萬畝白柚,已逐步進入豐產期,但柚子品質不適宜外銷。

發展的棗子品種混雜,果實大小不一,品質不高,難以銷售。使得農特產品**不高,農民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獲得的經濟效益尚不明顯。

(三)加工滯後,銷售不暢

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離不開農產品的加工增值。目前龍鳳鎮農業龍頭企業少,規模小,且生產能力低,生產的產品難以上檔次。社會化服務組織在銷售服務、技術指導上作用發揮不明顯。

農產品的銷售仍然是自產自銷的傳統模式,沒能形成產業鍵條。

三、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缺乏資金投入。農業結構的調整成效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的素質密切相關,對「三農」的資金投入有限,使調整處於較低層次。同時,因資金限制,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也使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受到一定侷限。

(二)缺乏科技支撐。一是新調整的農產品種植、管理缺乏科技、重發展、輕管理的情況仍然存在,管理不到位,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必然受到影響。二是農產品的儲藏、保鮮、包裝和深加工上技術落後,使得農產品的增值受到制約。

(三)缺乏科學發展規劃。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沒有乙個科學發展的規劃,致使發展難成規模,難以形成特色。

(四)缺乏龍頭企業拉動。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主要目的是實現農業產業化,而產業化的發展,需要龍頭企業的拉動,乙個產業缺乏生產或銷售龍頭企業,其發展必然受到限制,也影響農民調整結構的積極性。

(五)資訊不靈、農展素質不高、經濟方式分數制約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一是資訊制約,由於農村資訊不靈,使農民在市場經濟面前顯得束手無策,生產和調整仍然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如碾盤村一農戶在外看見別人養蝸牛賺錢,回家後便發展蝸牛,等他把蝸牛養出來,市場已發生變化,結果賣不出去。

二是素質制約。由於農民自身的文化素質不高,掌握科技難,不適應調整後的產品的管理、生產、加工。

三是經營方式制約。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模式,導致難以形成規模,形不成市場主體,更難與國內外大市場接軌,缺乏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四、對策及建議

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全鎮要按照「定規劃、突特色、擴規模、強龍頭、育品牌、增效益」的思路,以工業化理念抓好現代農業的發展,推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一是定規劃、優產業。進一步從抓規劃入手,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具有一定地域特色、區位優勢的當地農業結構調整規劃,並按計畫、分步驟嚴格按規劃進行推進,以確保突出自身特色,科學發展。加快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推廣適用的生態農業技術,建立生態農業生產技術規範體系。

在確保糧食穩產的基礎上,提高經濟作物、畜牧業和林業在農業中的比重。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從本地實際基礎條件出發,從發揮本地優勢出發,從挖掘本地資源潛力出發,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確立和發展主導產業、產品,形成與資源特色相適應的現代化農業生產的新格局。就龍鳳鎮的資源特點和發展基礎來看,應以林果、茶葉、菸葉、魔芋、水稻、蔬菜、養豬、養雞以及特種培植(如蘑菇)和城郊休閒旅遊為主導產業,要實施遠抓林果茶,近抓煙和菜,基礎抓糧食,發展畜禽養殖的農業發展戰略。

二是擴規模、壯產業。堅持區域布局、規模經營的原則,相對集中連片地安排主導產業、產品生產,實現一村一品、以優促勢、以優聚勢,向規模要效益。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龍鳳鎮農業總體布局框架及遠景規劃應是:

山地林果菸藥,平地稻糧,庭院畜,環路菜等。三是強龍頭、帶產業。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緩慢是龍鳳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最大的弱點,嚴重制約了農民收入的增加,現有的農業企業規模小,吸納農產品的數量少,加工檔次低,附加值不高,經濟效益不明顯。

必須盡快出台有關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的政策,扶持一批集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為一體的農業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提公升技術水平,採用綠色環保生產工藝,增加農產品附加值,進一步發揮聯絡市場、基地和農戶的核心作用。加大農業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鼓勵、支援和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建設,積極培育農產品流通企業,提高農業的集約化程度和農民組織化水平。當前應著重培植柚子生產加工企業,精品茶葉生產企業,進一步扶持九葉青花椒協會,杉木村聯強生豬養殖協會的發展,充分發揮企業、協會、基地、農戶的聯絡紐帶作用,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

四是育品牌、興產業。樹立品牌意識,豐富品牌內涵,擴大品牌知名度,積極爭取潤邦國際收購、兼併龍鳳鎮現有的幾家小型茶葉加工廠,統一「恩施玉露」的品牌,進一步扶持和壯大九葉青花椒、兄弟薯片、三河禽業等農產品品牌。著重培植一批優質農戶產品的品牌,增強農戶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

五是建設施、固產業。要加大投入,不斷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改善農村發展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大農業科技和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力度,促進農業增收,農民增收,積極推行節水灌溉,科學使用肥料、農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加快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採取嚴格的農地保護措施,形成科學的農業要素轉移機制,促進農林漁業全面發展,用全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實績促進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

畢節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研究

作者 蔣基勇梁翠玲何春豔張艷李應桃 鄉村科技 2017年第29期 摘要 貴州省畢節市氣候資源豐富,具有發展特色農業和綠色食品產業的許多有利條件。在畢節市發展勞動密集型而又不利於機械化生產的農產品最具有比較優勢,是畢節市農業生產的主要發展方向。基於此,本文從氣候學角度 如何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關鍵詞...

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面臨的問題與建議

農產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場條件的根本性變化,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因素由單純的資源約束轉向了需求約束。在此形勢下,農業進一步發展,須在 的支援和引導下,以市場為導向,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70年代末,我國農村率先實行改革,主要是實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1981年,我國 又制定了 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開展多...

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研究

作者 李愛紅 河南農業 科技版 2018年第01期 摘要 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改變現有的農業發展結構,還需要改變以往的發展模式。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就是要重新建立各種農業生產秩序,使農業經濟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形勢。由此可以看出,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基於此,...